小傳
出生:1939年
籍貫:重慶
學曆:高中
職務:力帆集團董事長
主要行業:發動機、摩托車、汽車
公司所在地:重慶
尹明善,一個中國商界傳奇式的人物——54歲下海,20萬元起家,10載奮鬥積累了18億資產;自2000年起,年年躋身《福布斯》“中國內地50位富豪排行榜”;65歲步入政壇;67歲又開始了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大冒險——造車。
尹明善1939年出生於重慶市涪陵區。小時候家境極為貧寒,12歲時便隨50歲的母親被“運動”到鄉下。20世紀50年代初,身無分文的尹明善赤手空拳隻身遠行到山城重慶求學。在讀書期間,尹明善很快成為出類拔萃的學生,讀高二就自修完大學數學課程,解答出了當時中國數學界的一些頂尖難題,成為學校的第一才子和傳奇人物。
由於1957年那場“反右”鬥爭的擴大化,厄運降臨到尹明善頭上。因被揭發有“右派言論”而被逐出學校,繼而升級為“反革命”,打入“另冊”,發配到塑料廠勞動。尹明善從此開始了二十多年的困窘生活。
平反後的尹明善創辦了重慶教育書社,成為重慶最早也是最大的書商,在出版行業掙到了第一桶金。1992年,尹明善創辦了力帆集團,實際上是一個小摩托車修理鋪。到2003年,尹明善已經把重慶力帆集團發展成擁有18億資產、產值40億元、年利稅1億元的大型民營企業,個人資產近5億元。力帆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發動機生產企業之一,年產銷發動機150萬台,居世界第一,同時製造摩托車。2001年8月份,尹明善以680萬美元收購中國甲A勁旅,組建重慶力帆隊。尹明善是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還是第一批當選當地工商聯會長的民營企業家。
從2001年到2004年,除摩托車主業外,力帆先後涉足發動機、重柴動力、足球、期貨、媒體、房地產、服裝、酒類、礦泉水等產業,進行多元化擴張。
1992年的一天,當尹明善站在不足40平方米租來的車間裏,向手下的9名員工宣布:我要造出全中國、全世界沒有的發動機時,沒幾個人拿它當真。當時,行業老大“嘉陵”和老二“建設”齊集重慶,尹明善是重慶“摩托幫”裏一個不入流的角色。尹明善隻有劍走偏鋒:他沒有重複其他小企業為大廠做邊角料的老路,一開始就直指摩托車“心髒”——發動機的生產。4個月後,尹明善獨立設計的關鍵配件橫空出世。他又研製出當時全國獨一份的100毫升四衝程發動機。浙江錢江集團主動上門要求一年包銷8萬台。尹明善又開發出100毫升電啟發動機,兩個“全國沒有”,一下子就為尹明善搏回3100萬元。此後,他的企業幾乎半年就推出一個新品,現在每月就能推出一個全國沒有、甚至全世界沒有的新機器。尹明善也坐上了國內摩托幫主的位置。目前力帆已生產出世界首台電噴摩托車,摩托車空調、摩托車防抱死係統、衛星定位、數字導航、車載手機等一係列數字化產品正在加緊研製。“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給摩托車裝上一對翅膀。”
2005年,67歲的尹明善又瞄上了轎車行業。他投資9億多元在重慶北部新區汽車園建立了力帆轎車廠。2005年年底,尹明善終於等來了發改委的汽車“準生證”。2006年1月高舉自主創新民族品牌的尹明善的第一款汽車售價77777元的力帆520全球同步上市。
論人才
愛表現的人,七成有能耐。謙虛謹慎的人,三成真謙虛,七成用謙虛掩飾自己的不足。
有膽少識,尚有50%的機會;有識無膽,機會接近於零。
吃得苦中苦,不過人中人;受得屈中屈,方為人上人。
總的來說,人才都具備三個特點:有膽識,敢幹;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吃得苦,受得委屈。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有膽識,因為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沒有膽識,凡事縮手縮腳,那他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
力帆的人才觀有八個字,“求才、知才、用才、留才”。企業選拔人才,不一定要選聘最好的,但一定要最適用的。最適用的首要標準是對企業的執著追求和忠貞不貳。私營企業人才流動性比國有企業大,對人才忠誠度的要求更有其特殊的意義。“不一定選聘最好的”有兩層意思:一是不片麵追求名牌大學、高學曆、高學位和高分數;二是如果人才又是最好的,企業當然要選聘。什麼崗位用什麼人,不可處處用高人。
人才結構的優化,要考慮諸多因素,比如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學曆結構等。我主張多用年輕人,年輕人有活力,工作氛圍好,能給企業帶來新鮮感。同時,男女比例要適當。另外,一個良性發展的企業,高學曆或高級人才不宜過多,高人民低位,成本過高;高人民低位,矛盾重重。我的主張是,什麼崗位用什麼人。
一個企業,內舉重於外招,也就是說,培訓重於外聘。你把一個剛入門的員工培養成企業的骨幹,你把一個中級人才培養成一個高級人才,他們會從心底對企業產生感恩之情,自然會有一種歸屬感。而引入的外來人才,畢竟是別人的人,就跟小媳婦一樣,要讓她與公婆融洽相處,還得有一段時間的磨合。當然,媳婦是要娶的,而且要對她好,給她空間,讓她有當家的機會。但是也要有約束,不能寵了媳婦冷落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