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傳
出生:1967年
籍貫:浙江東陽
畢業院係:複旦大學哲學係
職位:複星高科技集團董事長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生物醫藥、房地產
行業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複星實業(600196),1998年6月IPO
郭廣昌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89年,郭廣昌從複旦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92年,25歲的他和4個同學(號稱複旦五劍客)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先後從事過市場調查、食品、電子以及化工產品的生產。1993年進入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藥領域,開始生產乙肝診斷試劑。靠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1993年5月,郭廣昌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開發上。1996年10月開始,郭廣昌先後斥資近5億元,在現代醫藥產業、信息產業、房地產業領域裏,積極參與了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合資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開展了資源優化配置和“1+1>2”的共同發展。1997年郭廣昌把市場拓展的眼光瞄準國際市場,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家積極拓展業務,並首批獲得民營科技企業自營進出口權。1998年,“複星實業”上市,是上海現代生物醫藥領域首家民營上市企業。“複星集團”開始多元化曆程,涉足房地產、鋼鐵、金融等行業。郭廣昌的投資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參股5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70多家公司。包括“複星實業”、“豫園商城”、“友誼股份”、“羚銳股份”、“天藥股份”、“南鋼股份”等,是內地赫赫有名的資本大鱷。複星投資3.5億元於張誌祥的“建龍鋼鐵”,並於2002年組建德邦證券。複星還通過友誼股份持有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聯華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產企業複地集團是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正計劃在香港上市。“複星”還持有著名財經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的股份。
據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披露,複星集團2004年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80億元,淨利潤為人民幣23億元。郭廣昌持有複星集團58%的股份,在2005年《福布斯》富豪排名表上以10.95億美元的身價位列第七。他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複星集團早就想通過“紅籌方式”在境外上市,此事籌劃已久。據知情人士透露,郭廣昌已通過自己的境外資本全資收購複星集團,準備將複星集團變身為外資企業,整體打包上市。
這幾年資本市場上,有不少擅長資金運作的商業大鱷出事,或者是資金鏈繃不住,或者是因為違規操作,對此,郭廣昌說:“還是一句話,‘現金為王’。複星堅決貫徹兩條,一是從來不炒股,二是任何事都要求有價值創造。沒有現金流流出來,也就沒有回報,沒有價值創造,我們不會去做。”事實上,有人總結出郭廣昌最擅長的功夫是資本運作。他采用“從投資入股,到逐漸控股,再到絕對控股”的方式,用股權滾雪球,用小資金控製大資產,已成為複星不斷壯大的利器。因此,有學者對郭廣昌的評價很高,認為郭廣昌是中國資本市場最活躍的企業家之一,雖為多元化經營,但因科技創新,追求陽光利潤,熱心公益事業,使其成為陽光財富的代表。
論民企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我覺得首先要鍛煉自己寵辱不驚。在別人說你好的時候,你要想想看,也許你並沒有那麼好;而在別人罵你的時候,你要考慮一下,其實你並沒有那麼壞。這可能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第一要具備的素質。
所有的民營企業都在歡呼36條的出台,但並不意味著36條一出台,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正如我們看到的,首先在我國33萬億元總資本規模的信貸和直接融資中,隻有1.1萬億元是給民營企業的,而絕大部分都是在國有企業的名下。再就是我國的外資企業一直享受著所得稅的優惠,而民營企業得不到這樣的優惠。
盡管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所有這些,都不會減少我們對36條的歡呼和歡迎,因為就我個人理解,36條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徹底堅持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核心價值觀,即我們強調發展是硬道理,而強調發展,我們得走市場經濟,而走市場經濟則要強調效率優先,即堅持以發展為核心,以市場經濟規範為原則,以效率為優先。強調效率優先首先就得出台這樣一個文件來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或是一家企業,我們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對企業公平、公正的評價體係。一家企業的好與壞,不是媒體或是領導說了算,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良性的評價體係。這個體係建立後,還需建立一整套企業是否應該上市的標準,而不是讓某個行政資源來壟斷,這一點我們已經在做改變。再就是債券是否可以發行,也應當有一個標準,不應為某種行政所壟斷。
其次,在股市的改革過程中,在強調公平規範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對效率的追求,如果缺少了效率,整個股市就缺乏存在的基礎和必要。
同時,我們對宏觀經濟的可預測性也充滿了期望。對大多數企業家而言,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一直是一種不可承受之痛。企業的環境是整個社會公共環境的支柱,如果缺乏對整個宏觀環境的可預見性,對我們來說,決策會變得非常艱難。另一方麵,我們在這種狀況下生存,還要學會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尋找確定性的因素,繼續往前走。
我們應該形成一個民營企業的群體,這個群體要用行動向投資者證明:首先,我們是規範的,我們不會因為一種誘惑而阻礙我們前進的道路;第二,我們是透明的,我們會堅守原則;再就是我們能讓別人看到,我們可以用同樣的資源,創造出比別人更高的效率。這樣,投資者當然願意將我們作為投資對象,我們不但要讓他們願意支持我們的發展,同時還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建立起投資者對我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