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牛根生(3 / 3)

論資本

國際資本給了蒙牛巨大的壓力,這種說法是不了解情況的人說出來的。香港上市前,蒙牛是和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簽署過“對賭協議”,很多人據此認為在業績增長的問題上資本給蒙牛施加了強大的壓力,不對。“對賭協議”定的目標並不高,在我看來還低呢。摩根士丹利進入之前,蒙牛的增速是400%,他們進來後要求我們不低於40%,這高嗎?摩根士丹利們進來對蒙牛有什麼壓力?最先他們投了5億元,加上上市融來的10多億元,再加上獎勵兌現的錢,一共20億元。摩根士丹利們拿走的紅利還不到20億元的1%,比銀行的正常短期利率低5倍。外界說摩根士丹利們獲利500%,這是建立在蒙牛獲益5000%的基礎上,各得其所不是挺好嗎?蒙牛和摩根掙的是10多個國家國際股民的錢,這有什麼錯?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這是一次雙贏合作。

火箭點火上升時必須是高速推進,否則不可能入軌,而一旦進入預定軌道,對接時則要求平緩運行。

“傍大牌”是蒙牛堅持到底的戰略選擇,雖然蒙牛還很弱小,但我們選擇國際合作夥伴要求對方必須是全球前三名。摩根士丹利們長期不退出對蒙牛倒是巨大的潛在危險,跟定時炸彈一樣,不定什麼時候出其不意地炸你一下,我需要把定時炸彈改成控時炸彈。

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友誼,隻有永恒的利益。每一個上市公司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都有自己的特點,蒙牛是內地第一家在香港紅籌股上市的民營企業,很多問題,諸如股權結構都很複雜,要想合法在香港上市,隻能請別人,既然是請別人,怎麼能不讓我得利呢?再說,這些外資有多年曆史,之前也同很多國家很多行業的很多公司有很多合作,我們隻是其中一個而已,難道股民都是傻子?

首先,蒙牛的中方股東處於控股地位。第二,蒙牛與摩根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是互利互惠的。所有股東都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其實,我國大部分境外上市績優企業都有外資持股的情況,而且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這是一個普遍的現代資本結構。

摩根在全球投資的國家、行業、企業不計其數,操作規範,它們作為金融投資者而非行業的策略投資者,追求的是通過企業發展帶來的資本增值,而並非控製某個行業或者企業。具體到蒙牛來說,蒙牛上市之後,外資股東已經出售了部分股權,目前的比例已經降到了金牛、銀牛之下。

蒙牛引進外資並在海外上市的目的,是為了“用國際股民的錢,辦中國農民的事情(養牛致富),辦中國市民的事情(喝奶健康)”。6年來,蒙牛融進的20多億外資,為內蒙古增加了80多萬頭奶牛,給農業鏈條上創造了200多萬個就業機會,給運輸環節、銷售環節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用全球的資源,做全球的市場,這是一個國際化企業的必由之路。

論財富

從蒙牛創立那天起,我們就立誌為子孫後代建立一個“百年老店”,為國家民族打造一個世界品牌。可是,我和我的團隊成員都活不了一百年。讓蒙牛活到一百歲就需要建立一種推進機製。於是,就想到成立一個“老牛專項基金”。主要用於褒獎對蒙牛集團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或機構,在員工個人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時,也可向基金申請幫助。金錢能使人生而複死,精神能使人死而複生。我們家庭成員四個人商量過,富貴不過三代,給後代留下有形資產不如留下無形資產……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任何人都少不了走這一步。在有生之年就看到自己從有到無,我看我比許多人都幸運。因為我的父親什麼也沒有,所以,我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才有了今天。如果我的父親給我留下太多的東西,我可能就不這樣奮鬥、進取了。同樣道理,我要給我的兒女留下怎樣從無到有的本事,而不是留下錢財。我想留下的東西,是永久的、永續的。那才是真正的東西。社會上虛假的東西不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大家都背會了,但不少人沒有體會到。我們國家的創新有可能超過西方發達國家。隻有我們創新了,才有可能走到發達國家的前麵。我總是想到社會的事,因為受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總是從社會角度想。局部做好了,全局就是好的。從無到有,不容易;從有到無,特別是有組織、有準備地從有到無,更難,但這是最大的快樂。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小的時候,我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我的錢給大家花,小夥伴就聽我的話,辦點“壞事”也聽我的話。企業能否生存,決定我的收入。如果企業沒有了,我的不到10%的股份還有什麼用?

多年前我是一個窮光蛋,也就是偶然趕上了黨的好政策。當這麼多人的切身利益,家庭生活的好壞,與你關聯:數億消費者的奶食品安全問題與身體健康問題,數千萬股民的風險收益問題,數百萬奶農的脫貧致富問題,數十萬產銷大軍的收入和吃飯問題……當把這些事情想明白的時候,個人利益就太微不足道了。

上市以後據福布斯的排行是七八個億。當時我的孩子們就說,原來的同學朋友,關係都挺好,最近一段時間呀不太正常了。因為爸爸是個億萬富翁了。實際上我們家半分錢也沒進來過。很多場合,大家遠離他們。而另一些場合,比如有公益事業呀,有請客吃飯呀,大家眼睛都看著他們。

捐了以後,我感覺到原來從來沒有的快樂。不僅是我一個人快樂,家人都快樂。姑娘回來高興地說,爸爸這樣真好,因此同學關係也好了,那種眼光,那種場合都沒有了。

老板有兩種境界:為自己賺錢,然後關起門來自己吃肉,這是金本位;以他所經營的生態圈裏千軍萬馬的幸福為幸福,這就是人本位。共產主義是我的理想,跟大家分享成績、結果和收益的時候是最快樂的。這樣可以讓企業活得更長,100年後,大家還能想起我老牛——蒙牛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