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王站在門口,看著這兩個姑娘開心地打鬧著,像失了魂兒一般,在那裏呆呆地看住了,也許在這朝廷中偽裝地累了,也許天性使然,如今的他更是喜歡這些簡單的,純粹的東西。看著她們,自己也覺得舒心。
“這花是叫油桐花,不過它還有一個更美的名字叫人間五月雪,隻因其花色雪白,花團錦簇,花瓣伴著清風飄落,宛若天降大雪。”彥王見兩個小姑娘疑惑,竟忍不住解答。倒是把兩位姑娘嚇了一跳。
“呀,你是何人?怎麼會在這裏?”尋漪驚訝地問道。
彥王解釋道,“我是單府的客人,被這油桐花吸引,想著過來欣賞一番。竟驚擾到兩位姑娘,是在下魯莽,還望姑娘見諒。”
尋漪見這位公子翩翩有禮,不忍責怪,竟害羞了起來。
“昔日蘇東坡在《蝶戀花》裏寫道‘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以此描寫巧遇佳人之緣分,想不到在下今日有幸,也同古人一般偶遇佳人,又在這油桐樹下,伴著這片片飄落的油桐花,甚是美哉。”彥王說地有些得意了,竟滔滔不絕起來。“此花晚開,花期短,有著恬淡的氣息,就像那少女情竇初開時那樣美好而短暫的感覺,故此油桐花就代表那些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在桐花雨中相遇,也會被祝福的。所以很多尋愛之人,都會在此樹下祈禱尋得知心人。”
尋漪聽完此番言論,覺得自己被調侃,故而有些氣惱,“公子此話,莫非覺得小女子是那隨意私定終身之人,小女子不才,略讀過幾本薄書,也懂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請公子自重,莫失了分寸。”
彥王剛想解釋,卻被尋漪再次打斷,“還有世人都道,男子多情,而女子長情。公子剛才那番話是指女子薄情嗎?倒有些違背常理,正如公子剛才所提的《蝶戀花》是蘇東坡被貶任密州時所寫,當時蘇軾已有妻子,卻在外麵眷顧佳人,如此多情,豈不是對自己妻子不忠,無一心待之。還請公子收回剛才的言論,天下女子若背此罵名,那可實在是莫大的冤屈。”
如此伶俐一女子,讓彥王有些吃驚,不免想為自己分辯幾句,“姑娘言重了,在下並無此意,正所謂食色性也,人人都喜歡美好之物,多看幾眼而已,並沒有什麼僭越,更談不上不忠心了。還望姑娘不要對男子有如此偏見。”
“我對男子並無偏見,隻是不免會憎惡那些薄情郎,他們將自己的薄情美化為食色性也,可天下美好事物眾多,難道每一樣都要被他們得了去。”
彥王一時間不再是那個能說會道的彥王,自責自己剛才的得意忘形,“姑娘所說有理,在下受教了。”
尋漪一臉嚴肅地繼續說,“公子若找我哥哥,他在正廳。這裏是西院,你這樣隨意出入,恐怕有失禮數。”
彥王聽到此話才意識到這是單覓桭的妹妹,想起單覓桭還受著傷,就趕緊告知尋漪,“在下先行告辭,隻是有一事方才在下疏忽,忘記告訴姑娘,單大人受傷,此刻應該正在醫治。姑娘須得回去看看才行啊。”
尋漪聽到哥哥受傷,便急忙地往正廳趕。
彥王也回府去了。回去的路上,彥王品味方才所發生的事情,不禁苦笑,好好的一段緣分,卻被自己弄得一團糟。還真是多情卻被無情惱,親身體會了蘇東坡的所遇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