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客人時的姿勢應稍微麵向客人,以125度左右為宜,可隨時注意客人的狀況,並與客人保持二三步的距離,不要隻顧自己、頭也不回地一直往前走,這樣就談不上什麼“引導”了。
(3)引領上下樓
上下階梯,應與客人保持約三四級的距離,注意不要讓客人踩到鞋子。搭乘電梯時不能讓客人自己去操作按鍵,應該主動代為服務,注意電梯門開合的時間,別讓客人被夾到,進出電梯時都應禮讓客人先通行。走在走廊上時,不要走得太快讓客人在後麵追趕,也不能過慢而讓客人難以配合,碰到轉角處,應放慢速度並清楚指引方向。以上各種情況最好配合一些禮貌性的話如“這邊請”、“您先請”、“這裏要小心一點”等,一路上保持謙和有禮的態度,印象分數馬上就會急速地上升。
(4)開門及落座
幫客人開門的時候,如果門是向右邊開,就用右手開門,以左手引導客人進入,並說“請進”,若是向左開則相反。進入接待室後,可請客人先休息一會,稍後再進入主題,不要讓客人一到就立刻談論正事,那是很累人的。此時可對客人說“請稍等一下,我倒杯茶給您喝”之類的招呼語,務必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引領客人的過程中做到上述方麵,你就會表現得很出色,別人也會對你特有的風格伸出大拇指。
2.奉茶待客之道
自古以來,中國人待客就有“坐,請坐,請上座;茶,上茶,上好茶”的說法,由此可見,以茶敬客在待客之際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而從奉茶待客之道也可以看出一個人待客的熱情和周到,從而展示你的待客風格。
有客人來訪,熱情地招待是理所當然,而且打從客人一按門鈴開始,你就得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能讓客人開心地回家才算是成功的主人,當自己變成客人的身份時,也才能享受賓至如歸的感覺。
客人一到達,應立即開門,別讓對方等太久,而熱烈地歡迎是必要的,若客人手上提了東西,要主動幫忙拿,總之要讓對方感到一種愉悅的舒適感。
依客人來訪目的的不同決定接待的方式,如果對方有要事在身專程來拜訪的話,就不必說太多客套話,可以盡快導入主題;如果對方是禮貌性的拜訪,一定要讓對方感覺自己相當受歡迎,且帶著愉快的心情離開;如果對方是常客,也就不必太拘謹,否則會顯得很奇怪。
若不是很熟悉的朋友或客戶來訪,等交換名片、相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才端出點心和茶水招待,而茶水或飲料應在點心之後才送上較適宜。奉茶時應請職位高的人先用,職位較低的人在後,茶杯的握柄應擺放在客人的右手邊,使客人能夠方便飲用。奉茶時記得要用雙手,才顯得誠意十足。端茶時若茶杯沒有握柄,可用托盤托著送上,要注意的是奉茶時不要拿著杯緣,那樣既沒禮貌,又不衛生。
在送上次料前可先詢問客人的口味及喜好,泡茶的濃淡度也要注意,更不要勉強客人食用自己喜愛的食物,以免讓對方因不好意思推辭而吃、喝了自己不喜歡的食品。若是紅茶或咖啡之類的飲料,應準備好糖、奶精等添加品,讓對方能方便地使用茶點。
茶水不是倒很多才能表示出真誠,應以八分滿為宜,且冷熱也要控製好,千萬別讓客人被燙到了。記得隨時照顧到對方的需要,為客人添加飲料或茶水,這是主人應該做到的,也可顯示出貼心與誠意。
在單位會議中展現出氣質
會議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團體處理事務、商討問題、做出決策、總結經驗、交流信息、協助調關係的重要工作形式。參加會議,是一項公務活動。在出席會議時的所作所為,在很大程度上就影響到自己的公眾形象,影響到自己的氣質。要想在出席會議時使自己表現出良好的氣質,做積極嚴守會風的人,無疑是最理智的選擇。
1.尊重他人
參加會議時,尊重他人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品質,在這樣的場合也隻有以謙和的態度去尊重他人,才能顯出自己有禮有節的氣質。
會議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他人,對於別人的意見無論自己讚同與否,都該有氣度地仔細聆聽,在提出疑問時也要有良好的態度。還有該說話的時候說話,別人發言時不在台下自行討論起來,因為這是很無禮的行為。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最厭惡開會時有人在下麵議論紛紛。有一次在開會時,因為太吵,他就說:“怎麼現在好像不隻在開一個會啊?”所以適時做好一個積極發表意見和聆聽者,都是很基本的禮貌。
在會上應始終與人以禮相待,以禮相敬,表現出良好的風範。
2.展現主持者細致周詳的氣質
主持會議者一般來說都是由具有一定職位的人來擔任,因此更要注意一舉一動符合身份,自然大方,展現出主持者應有的氣質。
正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樣,在主持會議時要事先做好準備,才能順利進行而不至於出醜或浪費時間。假如會議氣氛不和或執行上有困難,與會人員心裏一定極不滿意。在會議上,要盡現自己的主持氣質,必須做到:
(1)擬定主題
一個會議的舉行必定有主要的目的,需要明確告知與會人員。如果會議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程序就容易雜亂無章而難以控製,效率也會大大地降低,大家不免打瞌睡。
(2)決定場所
開會的地點需要早點決定,因為這關係到出席人數的多寡和會議的氣氛。場所必須考慮到空間的大小、隔音設備是否良好、內部是否有讓人容易分心的裝飾品等,一個讓人感覺舒適的地方,才能營造出合宜的開會氣氛。
(3)通知大家
沒有參與者的會議是無法進行的,通知大家來開會的步驟是絕對不能少的,包括會議目的、時間、地點、方式、出席對象和人數、記錄者等都是通知的內容。而告知的時間則最好是在會議的前3天到一個禮拜為宜,太早怕大家會忘記,太晚則可能令人準備不及或與其他要事衝突。
(4)備忘稿(大綱順序)
事先將需要報告的重點事項及先後順序記錄在紙上,以免因項目繁多或突發狀況而亂了秩序。這項準備工作可以節省時間並使會議進度不至於延誤,否則有時可能會因為沒有計劃而說太多廢話。
(5)相關資料
例如要發給大家的書麵文件、報告時要用的投影片或磁盤等輔助性工具,都必須在開會前準備好,且集中放置在同一個地方,這樣才不會在開會前因找不齊相關文件而手忙腳亂。
3.與會人員如何展現主動敬業的氣質
召開會議的地方是一個正式的嚴肅而莊重的場合,會議本身就要求與會人員以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參加,在參加會議的過程中,展現出一種謙虛、敬業的氣質,會給同會者一種深刻的印象。具體應做到:
(1)服裝齊整
穿著整齊幹淨是對會議主持人的一種禮貌,如果不修邊幅或邋遢不堪就跑去開會,給人很隨便輕率的感覺,任誰看了都會心生厭惡的。在會議開始前一定要留點時間稍微打扮、整理一下自己,讓自己容光煥發地出現在會議上。
(2)保持精神奕奕
主席在台上說話當然希望大家都能仔細聆聽。若有人打起瞌睡或是不專心,會議的氣氛一定大為折扣,而主持者也會失望,無精打采的氣氛就因此蔓延開來,怎能產生可行的決策呢?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讓會議有效地進行。
(3)準備記錄用具
開會當然不能隻是人到而已,心、眼也得到場,因此需要準備記錄的工具,才能準確記錄重點、發現缺點而提出自己的意見,不至於一場會議開下來什麼都不記得。準備文具這種認真敬業的態度會令人印象深刻。
小測試
1.你準備怎樣等下去
你去某家公司應聘,按順序走進了麵試室,屋子中央站著一位公司幹部模樣的人,他看到大家進來後說道:“對不起,因手頭有點急事,請大家在椅子上坐著等一會兒再開始。”可是屋子裏並沒有椅子,這時候你會怎麼辦?從以下選項中選一項。
①什麼也不說,原地站著等這位幹部回來。
②小心地反問一句:“對不起,這裏並沒有椅子。”
③回答說:“這裏沒有椅子,我就站著等候吧。”
④跑出屋子,去找椅子。
⑤作出坐在椅子上的樣子。
解說:
選擇①和⑤的人,是聽命型的人,循規蹈矩,隻在給定的範圍內行事,不善於自己決定事情。其中選擇⑤者,固然可以理解為富於幽默感,但多少有些做作。
選擇②和③的人,對疑惑不曖昧,能以明快的語言作出反應,是善於與人溝通型的人。
選擇④者,固然富於行動力,但稍嫌過激,往往不慮及自身角色的位置,自行其是,反而給他人帶來不便。
2.你想怎麼辦
你到一個新單位上班,不料遇到了過去的街坊,一位年紀與你相仿的女性。不過,過去你是不太喜歡這個人的,對方似乎倒沒有什麼想法。那麼你怎麼辦?從以下選項中選擇一項(如果你是男性,則把對方也考慮為男性)。
①隻要對方沒有看到就不吱聲。
②雖然不太願意,可還是打招呼寒暄了一下。
③新地方有個熟人是個伴,叫住她一起活動。
解說:
似乎是老天作弄人,不喜歡的人卻偏偏再見到,這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
選擇①,屬內心直率反應型:不過要看到,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發現了你,可能對方會先打招呼的,也就是說你把兩人今後關係發展的主動權讓給了對方。
選擇②,保持了最起碼的禮貌,同時也向對方表達了不想深入交往的信息。說明你處事主動,性格明快。
選擇③,說明你對新的環境有些不安,害怕孤立,因此願意與相同處境的人共處。
3.比賽失敗了你怎麼對待
周日你去參加網球比賽,對手是上個月才出道的新人。你相當有自信,不料比賽的結果是你遭到慘敗。接下來你會如何?從以下選項中選擇最貼近你的想法的一項或多項。
①朋友、家人詢問比賽情況時不告訴他們。
②心緒不佳持續到第二天,工作、學習都沒精神。
③憂鬱的心情持續了三天。
④“破網球,以後不玩了!”
解說:
這是測試一個人在經曆了大喜大悲後情感複原速度快慢的問題。選擇多項者,說明你一旦情感上揚,會導致過度的興奮而不能自己,難於回歸原位,特別是在經曆了大失敗大挫折之後,精神受到刺激,意誌消沉要持續較長時間。這表明你不善於調整內心情感,此時倘若有人幫助,或許能盡快獲得解脫,如無人幫助,持續時間一長,會影響同周圍人的關係,甚至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
反之,選項少者,說明你不過分拘泥於過去的得失,內心情感轉換較快,處事冷靜,善於調控自己內心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