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讀者·通訊十(節選)(2 / 3)

對小讀者,冰心格外關注。她說,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世界上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母親懷裏抱的、老師領著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裏的我都愛。幾十年來,她先後為小讀者寫了近百封的通訊,給予小讀者無限的關懷、支持和愛護。她說要把花、光和愛獻給小讀者。除了自己給小讀者寫作外,她還大力呼籲作家都來給少年兒童寫作,並鼓勵少年兒童練習寫作。

鬱達夫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係》中說:“冰心女士散文的清麗,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純潔,在中國好算是獨一無二的作家了。”

在她的作品裏,處處顯示著女性特有的依戀、母親的愛和童年天真的愛,而文字是那樣的清新雋麗,筆調是那樣的輕倩靈活,充滿著畫意和深情,真如鑲嵌在夜空裏的一顆顆晶瑩的星珠。猶如一池春水,風過處,揚起錦似的漣漪。評論家阿英甚至說:當時“青年的讀者,有不受魯迅影響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響的,那是很少”。

讀《寄小讀者》應重點感受那意境的優美絕塵;讀《再寄小讀者》可去體會作者對新生活的欣喜和自豪;而《三寄小讀者》中作者對小朋友的那一份愛心、關心曆曆在目。

徐誌摩(1896—1931)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富商家庭,自幼聰明伶俐,好學勤思。早年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後放棄唾手可得的博士學位,遠赴英倫欲追隨羅素學習哲學,不果,遂成為劍橋的旁聽生。在那裏他博覽群書,廣泛接觸了西方人文主義哲學、政治和文學藝術,也建立了他的人生社會理想。1922年回國,1931年死於空難。

徐誌摩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詩壇上非常活躍且有影響的詩人之一,是新月詩派的主要代表和核心人物。1924年他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同時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對推動新詩藝術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當時,徐誌摩以浪漫的才情聞名於世,在倫敦時他遇到才女、後來的詩人、建築學家林徽因,遂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婚。但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啟超之子、建築學家梁思成作為終身伴侶。不過,徐與林、梁的友誼卻保持了一生。後來,徐誌摩又與美麗而富於才情的有夫之婦陸小曼一見鍾情,最終二人得結良緣。電視劇《人間四月天》講述的就是徐誌摩具有傳奇色彩的感情經曆。

《誌摩的詩》是他的第一部詩集,此外他還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等詩集。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建議閱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誌摩的詩》。

《誌摩的詩》共收錄五十五題七十二首詩,包括《雪花的快樂》《她是睡著了》《落葉小唱》《嬰兒》《沙揚娜拉十八首》《我有一個戀愛》《在那山道旁》《夜半鬆風》《殘詩》《難得》等等。

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題。既有初戀的美好心情,又有期待愛情的焦灼;既有對愛的歡快憧憬,又有愛情破裂的痛苦。在這類吟唱人生風景線的詩作之中,《雪花的快樂》是代表作,它位於詩集的首篇,可以看出詩人對它的喜愛程度,它從內容到形式都充分體現了徐誌摩詩作的風格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