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乘沐天晟早朝之際,雪竹將自己關在屋中。掏出昨日的布帛,反鋪在桌案上。又拿起毛筆蘸了些墨,在上麵慢慢塗起來。原本潔白的布帛漸漸被墨染黑,與此同時,一些白色的字也赫然眼前。原來雪竹生怕白鴿傳遞的信件落入沐天晟之手,便與小蝶等人議定在布帛正麵寫了一些抒情散興的詩句。在反麵卻用白蠟寫好信件實意。若要看時,隻需塗墨便可。蠟不沾墨,故而那些字原原本本的呈現出來。
雪竹細細看罷,暗自喜道:"二王兄已依我計起兵,南邦複國指日可待。"再展開布帛,卻又沉思起來。隻是怕沐天晟親率大軍再入南邦之地,豈不攪了南邦大事?如何才能讓沐天晟知難而退,不再輕視南邦?正想到這裏,便聽小蓮敲門。雪竹忙把布帛扔到火盆裏,見布帛化為灰燼,打開門問小蓮有何事?
小蓮將一碗參湯端了進來,道:"娘娘。大王說過了,這幾天天冷最好不要再出去。讓我熬了碗參湯給娘娘補補身子。"
雪竹笑道:"又讓大王為我擔心。對啦,小蓮。大王還沒下朝嗎?"
小蓮道:"大王正和張輔陽丞相在拾菊齋議事,想必是有緊急軍情。"
雪竹一聽拾菊齋,便問道:"拾菊齋連我都不能隨便進,為何大王卻讓張輔陽進去?"
小蓮笑道:"不瞞娘娘,張輔陽是大王最信任的大臣,國中一有大事大王便召張輔陽商議。"小蓮收拾了一下桌案,又道:"有時政務繁忙,大王一整天都在拾菊齋。有次小蓮提著食盒進去送飯,卻見大王正好從一密室出來。大王見密室被我發覺,把我狠狠痛責了一番。並下令,以後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
"怎麼拾菊齋中還有密室?"
"是呀,娘娘。小蓮知道大王與娘娘已經合好,此時娘娘也不會再生異心。所以告訴娘娘。不過娘娘,沒有大王的命令,最好不要去那裏。"
雪竹笑道:"小蓮放心,任那密室藏有什麼寶貝,我也不會好奇。軍政大事都有他們男人擔著,我隻要在邀馨樓過的安心舒服也就知足了。"
這時樓下又有宮女喚小蓮,小蓮笑道:"娘娘,我先去忙。有什麼吩咐隻管叫我。"說罷便出門向樓下走去。
雪竹見小蓮出去。一個人站在窗前暗想,看來南邦起兵之事,沐天晟已經知曉。但不知他和張輔陽又作何打算?如果他真的出兵,我當用何計助我王兄?不行,拾菊齋裏那個密室我一定要設法進去。看看裏麵到底有何名堂?正要向樓下走去,又覺不妥。若沐天晟真的出兵,等他離宮後,我再設法進入拾菊齋也不遲。
再說,黎麟領數千精兵直逼如意城下。潘南月見黎麟突然起兵,頓時心亂如麻。忙召霍虎、衛龍二人進入自己府中。霍虎笑道:"黎麟區區數千人馬竟然想奪如意城,真是不自量力。我城中有兩萬雄兵,有何畏懼?"
衛龍拱手道:"城主,我願與霍將軍領兵出城,擒得黎麟。以解城主之憂!"
潘南月忙道:"既然如此,城中人馬都有兩位將軍調遣。務必要掃除南邦餘孽,不可辜負沐王重托。"
霍虎道:"城主放心,隻需在城中等我捷報便是!"說罷,便與衛龍出去點兵迎敵。
如意城下,南軍陣勢磅礴、殺氣騰騰。隻見黎麟銀盔銀甲,手持長刀縱馬來到陣前,向霍虎、衛龍罵道:"無恥匹夫!奪我土地,占我城池。現在大軍已至,若不獻城投降,讓你等死無葬身之地!"
衛龍大怒,拍馬來戰黎麟。不到三十回合,黎麟打馬便走。衛龍隻道此人不敵自己,正要掩殺追擊。霍虎忙攔住道:"賢弟莫追,恐其有詐。"
衛龍隻得調轉馬頭與霍虎回城,哪知黎麟又領兵殺了回來。衛龍再次來戰黎麟,未戰二十回合。黎麟又引兵敗走。反複三次,衛龍持刀大罵:"南邦餘孽!敢戲耍天朝上將。看我這次把你生擒活捉!"
霍虎忙阻道:"不可,黎麟故意激我二人追他。切不可中計!"
衛龍怒道:"為將者當以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為榮,怎能貪生怕死?"
霍虎見他執意要追。便道:"賢弟可先領一萬人馬掩殺過去。我領一萬人馬守住如意城。若黎麟在前麵設有伏兵,我立刻領兵救援。"
衛龍聽罷此言,覺得有理。便領一萬人馬直追過去。哪知追出數十裏,卻聽身後一聲炮響,不知從哪裏冒出無數南兵。從四麵八方向衛龍殺來,衛龍見陣勢大亂,知道中計。正要領兵撤回,卻見來路已被堵死,隻得領兵向一條小路殺去。可是小路崎嶇不平,黎麟又事先撒下絆馬索。衛龍所領騎兵一個個被摔到馬下。還未來得及起身,丁銳又領一千刀斧手從小路兩旁衝殺過來。而衛龍所領之兵大多是在綾水關與潘南月一起投降的南邦士兵。見今日勢微,紛紛又向南軍投降。
黎麟領兵追到,知道他們當時跟潘南月一同叛國是迫不得已。遂命道:"你等若能助我奪回如意城,不但無罪,還有獎賞!"眾兵一聽紛紛倒戈向衛龍殺去。衛龍見勢不好,忙棄馬領數百親兵向山林中竄去。
丁銳正要追時,黎麟笑道:"我已令人將此山各個路口封死,料他也逃不出去。現在就等著霍虎前來,將他二人一並擒獲。沐天晟素有愛將之心,有此二人在我手裏,他就不會為難雪竹。"
霍虎見夜幕降至,衛龍還未有消息。心中頓覺不妙。忙留下三千人守城,自己領兵前去救援。半路之上正好遇到敗退散兵,才知道衛龍中計,已被南兵圍在山林之中。霍虎不敢耽擱,忙快馬加鞭向前衝去。衛龍見霍虎援兵已至,便領兵向山林外衝殺。哪知還未衝出,一張大網便從天而降。衛龍見此,忙就地一滾躲開那網。
黎麟卻衝他罵道:"甕中之鱉,還不束手就擒!"
衛龍此時已身中數槍,又見南兵將自己團團圍住。知道今日難以逃脫,何不與南兵來個魚死網破?想到這裏便使出全身力氣,輪刀向黎麟撲去。哪知,還未到黎麟跟前,就已被南兵砍成肉醬。霍虎見此慘相,心中甚淒。知道黎麟已有準備。又見夜幕已至,不敢戀戰。忙回兵奮力殺出重圍向如意城方向逃去。
就當霍虎來到如意城下之時,卻見城上已是燈火點點。忙喊,快開城門。城上士兵見是霍虎,便打開城門放他進來。哪知剛剛入城,就有一將領一隊人馬向自己殺來。霍虎見城上守兵無動於衷,心中大惑。忙喝道:"你等是何人?盡敢設計害我!"
那將笑道:"我乃南邦簡洪。奉二王子之命已擒獲潘南月,奪下如意城。那些守兵俱已投降。現在你已被困,若再執迷不悟,教你人頭落地!"
霍虎見如意城已失,不敢向前。忙調轉馬頭向城外殺去。哪知黎麟、丁銳已領兵趕到,簡洪又從城內追出。霍虎見已陷入重圍,手下士兵死的死、降的降。不敢再奮力拚殺,忙解下紅袍,棄掉銀盔。換乘一匹青驄馬,乘著夜色,從亂軍中殺了出去。
黎麟見跑了霍虎,對丁銳道:"此人必會到麒麟城報信,你速派兵追襲!"
丁銳應諾,便點齊數百精兵向北追去。簡洪來到黎麟麵前報道:"末將已依殿下之計,擒獲潘南月及其同黨。如意城中其他士卒俱已投降。現在請二王子入城。"
黎麟聽罷此話,心中大喜。如意城中南邦的舊臣也向前賀道:"二王子能夠再奪如意城,重振南邦。乃我等之幸,南邦百姓之幸。"
黎麟笑道:"全仗諸位鼎力相助,方可有今日之功。"遂後,便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如意城。
黎麟進入錦霞宮,見到裏麵的一草一木。不由的想起在朝堂上喋血的父王、母後、王兄。頓時淚湧如泉。這時簡洪走過來,道:"殿下,錦霞宮正門的牌匾已經換下。潘南月也給殿下帶來了。"
黎麟扭頭見潘南月五花大綁的被兵士押了過來。走上前去,怒道:"潘南月!我父王何處虧待你?竟然作出如此叛逆之事!"
潘南月見自己被擒,無計可施。隻好跪地哀求道:"二殿下,背叛南邦是我之罪。但願看在娘娘的麵上,看在我是你母舅的麵上。饒我一命吧。我願為殿下做牛做馬,來贖往日之罪。"
黎麟一聽此話,更是火上澆油,大罵:"你這賣主求榮、貪圖富貴的小人!還有臉提我母後,還大言說是我母舅?南邦危難之時,為何不說此話?來人!推出去,斬!"
眾兵一聽此話,便把已癱倒在地上的潘南月拖出門外。簡洪見黎麟悲痛萬分,又道:"殿下,潘南月那些同黨如何處置?"
"全部斬掉!以絕後患!"簡洪剛要勸阻,見黎麟怒氣正盛,不敢再說什麼。隻好應諾退出。
翌日,黎麟領滿朝文武白衣素縞,祭拜黎霄、黎鋒、潘妃以及東方雲鶴。讓原南邦大臣官複原職。又張貼出安民告示。如意城中百姓聽說二王子黎麟重返錦霞宮,家家張燈結彩,共慶南邦複國。眾大臣見如意城已定,忙勸黎麟早即王位,以攬南邦百姓之心。雖是冬日,錦霞宮中綠帛為葉、紅綢為花,裝扮的格外醒目。更有歌舞琴瑟,仙樂撩人。讓錦霞宮又恢複了以前的情景。朝堂之上,黎麟身著龍袍、頭戴王冠,在文武大臣的簇擁之下,登上王位。
未過幾日,淩秋城方向傳來捷報。隻說段紫雲已領兵圍住淩秋城,並設伏兵擊退北邦援兵。擒拿梅雲夢指日可待。黎麟未及遣使犒賞,阮智武又入宮報捷。說是檄文發布各地,南邦百姓紛紛響應。如今已召集數萬人馬聽從黎麟調遣。黎麟大喜。忙封段紫雲為南邦兵馬大都督,阮智武為靖遠將軍。又封丁銳、簡洪為鎮北將軍、蕩寇將軍。並令他二人領兵北出綾水關沿紅綾河設防,以防北邦出兵。
再說雪竹在邀馨樓中,見沐天晟一連幾日無事一般與自己談詩論賦。心中隱隱不安,便問道:"大王,臣妾聽說前幾日大王召張輔陽到拾菊齋中。不知所為何事?"
沐天晟笑道:"都是些瑣碎小事。有些山賊作亂,孤王已令張禦。劉戩前去平寇。愛妃不必擔心。"
雪竹聽罷,低頭道:"原來如此,大王天威德重。幾個草寇又能成何氣候?"又與沐天晟下了幾步棋,便蹙眉長歎。
沐天晟忙問何故,雪竹凝眉道:"大王,臣妾昨晚做了一個惡夢。夢到江河決堤,大水向南流去。淹死好多人。臣妾與大王乘船過去,有落水之人要爬上船來。卻被大王一戟刺下船去。臣妾夢到那人卻是我王兄。"說罷便小聲抽泣起來。
沐天晟臉色頓時沉下來,又趕緊勸慰道:"愛妃,一個夢而已。何必害怕。孤王怎麼會殺你王兄呢?"
雪竹忙跪道:"大王,南邦是否有兵禍?我王兄是不是反了大王?"
沐天晟一聽此話,心中大驚。忙道:"你如何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