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運動損傷的預防
(一)預防的重點
(1)根據運動損傷與運動項目有關的特點,做好專項損傷的預防。
(2)根據學校體育的特點,做好輕傷,特別是手、足關節損傷的預防。
(3)做好急性損傷的治療,防止慢性損傷的發生。
(4)科學訓練,預防勞損的發生。
(5)消除場地設備隱患,防止重大傷害事故發生。
(二)預防原則和一般方法
1.預防原則
(1)重視預防運動損傷的宣傳教育工作。
(2)加強身體全麵訓練。
(3)科學地組織教學、訓練、比賽。
(4)切實做好體育活動過程中的保護工作。
(5)開展和加強體育運動中的醫務監督工作。
2.預防方法
(1)學習、掌握預防運動損傷的理論和方法。
(2)配備合適的服裝和必要的護具,活動時不佩戴裝飾品。
(3)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要有良好的心態,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
(4)活動前要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活動中要集中思想,活動後要做好放鬆活動。
(5)按規定標準做好場地設備的建造、維修、檢查和保養工作。
(6)對抗性練習或比賽中要有規則,並做到嚴格執行,不枉不偏。
(7)建立醫務監督製度、運動傷病登記製度,做好傷病調研,探索規律,總結經驗,逐步完善運動傷病預防措施。
(8)在體育活動結果時,可進行放鬆活動。
第二節 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與預防
一、肌肉拉傷
機體的肌肉活動是體育活動中的本體原動力,肌纖維的快速活動(收縮、放鬆)使身體各部位產生激烈的位移,若肌纖維沿力的方向遠離肌肉的附著點,超過了肌纖維的強度,那麼,肌纖維的部分或全部就發生解剖學的結構改變——撕裂或斷裂。這就是一般的肌肉拉傷。
1.肌肉拉傷的症狀
(1)有明確的受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壓痛,肌肉活動受限。
(3)肌纖維斷裂時,可有“撕裂感”,隨即失去控製相應關節活動的能力。
(4)由於斷裂肌肉的收縮,在斷裂處可見(摸)到明顯的凹陷。
2.肌肉拉傷的處理
(1)手臂、小腿和足部拉傷,先用12-14℃的冷水浸泡15-20分鍾。
(2)其他部位肌肉拉傷,用冰塊在傷處按壓1015分鍾。
(3)場地急救應用冷霧劑時,注意用量適中,無痛即止。
(4)患處外敷中草藥(三色膏或“鄭氏一號”新傷藥),包紮固定,抬高患肢。
(5)傷後48小時,視病情換藥,做按摩、理療或熱敷。
(6)根據病情,盡早做康複訓練,練習時戴好護具。
(7)肌肉斷裂傷,應當加壓包紮,固定傷肢,必要時,盡早手術治療。
3.肌肉拉傷的預防
(1)肌肉拉傷發生的時間,一般在運動剛進入基本階段和結束階段,必須控製好該時段的活動量和集中注意力。
(2)充分的準備活動,特別是做好專項活動的各項輔助練習更具重要性。
(3)認真做好活動後的放鬆練習,可避免肌肉發硬,提高肌肉活動功能。
(4)自我按摩、相互按摩對活動前、活動後都是必需的。
(5)準備活動後,戴好合格的護具(彈性繃帶等)可減少拉傷的發生。
(6)避免草率投入快速、激烈的活動。
(7)運動過程中,要注意保暖,休息時間不要過長。
(8)洗熱水浴是運動後放鬆肌肉的有效方法。
二、挫傷
身體某一部位被鈍力打擊或身體碰撞在堅硬物體上而發生受打擊部位機體解剖學結構破壞的傷害,稱為挫傷。橄欖球運動中股直肌中1/3處的頂撞傷,跨欄過欄時脛骨前肌的撞擊傷是較為常見的挫傷。常見的肌肉及其他挫傷見。
1.挫傷的症狀
(1)輕度挫傷:以皮膚、皮下組織受損及淋巴管和小血管破裂為主要病理變化。
(2)重度挫傷:可傷及肌肉而使部分肌纖維受損或斷裂,組織內出血,血液聚積形成血腫(有波動感)。
(3)胸部和腹部的挫傷:可累及內髒器官而發生呼吸困難、休克等嚴重病症。
(4)無內髒損傷的挫傷:主要是局部疼痛、腫脹、淤血、功能障礙。
2.挫傷的治療
(1)急救處理:有皮膚外傷者,首先處理皮膚傷,冷敷方法同肌肉拉傷,但有皮膚傷口者不能冷敷。然後外敷中草藥,加壓包紮,抬高患肢,臥床休息。
(2)胸、腹部挫傷者及頭部挫傷者,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3)股直肌、脛骨前肌挫傷者,24小時後可熱敷處理,48小時後做相應的理療。停止活動4-5天,第6天開始康複練習。
(4)按摩時注意,不要在直接打擊部位(傷處)做深度按摩,多在肌肉兩端做指壓式按摩,盡量活動兩端關節,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骨化肌炎發生。
3.挫傷的預防
挫傷一般發生在對抗性較強及有障礙的運動項目中,人與人相撞或人與器械碰撞均會造成受力的機體組織受壓致傷。因此,為預防挫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必須在做好準備活動後,戴上相應的護具,如足球的護脛,籃球的護膝、護腿等。
(2)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和避讓、緩衝動作。
(3)加強道德教育,不能故意用肘、膝頂撞對方。
三、關節韌帶損傷
關節是機體活動的樞紐,其活動幅度均有一定的範圍,常被稱之為生理範圍。韌帶是關節的穩固組織,由於其起止點的結構關係,在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呈現緊張,在另一角度的位置上便放鬆,自然地抑製著一定的肌肉群,故關節不能過度活動。當外力作用於關節,突然產生超過關節生理範圍的活動時,就可能使關節及其周圍的韌帶、肌肉、關節囊發生損傷。運動損傷中最常見的關節韌帶損傷是踝關節和指關節,多數是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複合損傷。關節韌帶損傷可分為拉傷、挫傷、扭傷及韌帶撕裂、關節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