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二人先自己分享彼此的感覺5-10鍾。
7.二人再回大團體,和團體分享15-20分鍾。
8.角色互換(可換新同伴,或仍是舊同伴)繼續以上活動,仍先由二人分享,再到大團體分享。
【注意事項】注意隊員的安全。
【引導討論】過程中你是否對你的領導者產生過懷疑,你是怎樣打消這種疑慮的。領導者是怎樣快速建立起同伴對自己的信任的。
(九)生日線
【項目類型】團隊溝通項。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無。
【人員要求】20人左右的小組最為合適。
【項目時間】15-20分鍾。
【項目目標】讓教師盡快了解本次學生在非語言方麵的溝通能力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情況,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溝通的方法很多,言語僅僅隻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另外一個目的也是通過該遊戲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及教師對學生期望的了解。
【項目布置】
1.讓學生在空地上圍成一圈聽教師講述遊戲規則。
2.教師給出規則:每位學生都要按照自己真實生日的月份和日期按順序排成一個“U”形,1月1日出生的在A點,12月31日出生的在B點。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
1.你認為在本遊戲中反映出了什麼問題?
2.你覺得有什麼改進的方法?
3.如果上課之前沒有做過互相介紹的活動或個人期望的活動,那麼也可以介紹一下自己及同伴。
(十)盲人摸號
【項目類型】團隊問題的解決,溝通技巧。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眼罩及貼紙。
【人員要求】14-16人一組比較合適。
【項目時間】15分鍾。
【項目目標】讓學生體會溝通的方法有很多,當環境及條件受到限製時,你是怎樣去改變自己,用什麼溝通方法來解決問題。
【項目布置】
1.讓每位學生戴上眼罩。
2.給了他們每人一個號,但這個號隻有本人知道。
3.讓小組根據每人的號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一條直線。
4.全過程任何人不能說話,隻要有人說話或脫下眼罩,遊戲則結束。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
1.你是用什麼方法來通知小組你的位置及號數的?
2.你在溝通中都遇到了什麼問題,你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
3.你覺得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三、破冰項目
(一)麵對麵的介紹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無。
【人員要求】20人以上。
【項目目標】每個人能迅速融入團隊並相互熟悉和了解。
【項目布置】將所有人排成兩個同心圓,隨著歌聲同心圓轉動,歌聲一停,麵對麵的兩人要相互自我介紹。
【注意事項】
1.排成相對的兩個同心圓,邊唱邊轉,內外圈的旋轉方向相反。
2.歌聲告一段落時停止轉動,麵對麵的人彼此握手寒暄並相互自我介紹。歌聲再起時,遊戲繼續進行。
【引導討論】無。
(二)臥式傳遞
【項目類型】戶外團隊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3塊長形墊子。
【人員要求】10以上。
【項目目標】活躍集體的氣氛,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增強大家相互信任、理解和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通過身體的接觸來實現大家感情上的溝通。
【項目布置】把小組分成兩排,背對背站好,然後平躺在墊子上,雙手向上舉起,兩手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所有的隊員要肩挨肩,並且肩膀要在一條直線上。一個隊員身體繃直,由老師保護平躺在隊員的手上,躺在墊子上的隊員要用自己的雙手把上麵的隊員從隊伍的一側平托到隊伍的另一側放下,然後再從下一個隊員開始,直到所有的隊員都托舉一遍為止。
【注意事項】大家必須集中精力和緊張身體;被傳遞的人到末端時一定要有人接應;傳遞過程中要有1人跟隨保護。
【引導討論】通過大家的合作完成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體會那種興奮的心情;通過身體的接觸來進行與同伴感情上的溝通;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有可能也正需要別人的幫助。
(三)大樹與鬆鼠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無。
【人員要求】10以上。
【項目目標】活躍團隊氣氛。
【項目時間】5-10鍾。
【項目布置】
1.事先分好幾個組,三人一組,其中兩人扮“大樹”,麵向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形成“樹洞”;一人扮鬆鼠,並站在“樹洞”中間;教師或其他沒成對的學生擔任自由角色。
2.當教師喊“鬆鼠”時,“大樹”不動,扮演“鬆鼠”的人就必須離開原來的“大樹”,重新選擇其他的“大樹”;教師或臨時人員成為“自由鬆鼠”也趁機尋找“樹洞”,最後沒有“樹洞”的“鬆鼠”應表演節目。
3.當教師喊“大樹”時,“鬆鼠”不動,扮演“大樹”的人就必須離開原先的同伴重新組合成一對大樹,並圈住某個“鬆鼠”,教師或臨時人員臨時扮演“自由大樹”,最後沒有形成“大樹”的人應表演節目。
4.當教師喊“地震”時,扮演“大樹”和“鬆鼠”的人全部打散並重新組合,扮演“大樹”的人也可扮演“鬆鼠”,“鬆鼠”也可扮演“大樹”,教師和其他臨時人員也加入遊戲中,最後落單的人表演節目。
【注意事項】要提醒學生在跑動中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引導討論】無。
(四)大膽叫出來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訓練幽默樂觀精神的遊戲。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無。
【人員要求】不限。
【項目目標】情緒有正性與負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緒,如興奮、感興趣、幽默等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而許多負性的情緒,如痛苦、焦慮、恐懼等則會阻礙人的創造力。每個人都可能有因成功或失敗而導致情緒波動的經曆,下麵這個遊戲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情緒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強大作用,更可以訓練學生幽默和樂觀的情緒。
【項目布置】這個遊戲要求學生集體進行,而且要求學生要偏離自己習慣的社會行為。遊戲的內容是讓學生學動物園裏動物的叫聲,是決定學生要學的動物是什麼。
每個學生選擇一個夥伴(最好是選擇這些同學中不太熟悉的人作為夥伴)。然後彼此盯著看,目光不能轉移,同時用嘴大聲學動物叫,至少10鍾。
學生姓氏與模仿動物
姓氏漢語拚音的第一個字母動物名稱A——F獅子G——L海豹M——R猩猩S——Z熱帶鳥。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
1.在這個簡單的遊戲中,你的感覺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又有趣,但又有些尷尬?這個遊戲盡管開始時會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結束時已是笑聲滿堂。
2.你是否注意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緒會有助於你在這個遊戲中創造性的發揮,可能會使你靈機一動,模仿出種種出人意料的叫聲而獲得滿堂喝彩,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遊戲中,感到尷尬的心理卻會使你羞於開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學動物叫就更容易開口。
3.樂觀的情緒是創造力的催化劑。因此在最困難的時候,不要忘記幽默可以使你保持樂觀和向上。
(五)好鄰居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無。
【人員要求】10以上。
【項目目標】活躍團隊氣氛。
【項目布置】
1.所有人圍成一個圓圈,一人站在圓心。
2.教師宣布規則:由站在圓心的人隨機問圓圈裏的人,比如問A說:“你喜歡我嗎?”如果A回答喜歡,則A周圍相鄰的兩個人就要互換位置,在互換位置的時候,站在圓心的人就要迅速地插到A周圍相鄰的兩個位置之間,這樣A周圍相鄰的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沒有了位置,那麼就由他來表演一個節目或作自我介紹,然後就由他站在圓心。接著開始下一輪遊戲。
3.如果A回答說不喜歡,則站在圓心的人將會繼續問A:“那你喜歡什麼?”如果A回答我喜歡戴眼鏡的人,則場上所有戴眼鏡的人都必須離開自己的位置尋找空位,而站在圓心的人也迅速地找一個位置站上,最後沒有找到位置的人就要表演一個節目或作自我介紹,然後就由他站在圓心,開始下一輪遊戲。
4.A回答不喜歡之後,還可以回答如“我喜歡男人”,那麼全場的男人必須全部換位,如果A是男的,他自己也要換位。為了增加難度和趣味性,還可以回答如“我喜歡穿白襪子的人”等容易被人馬上發現的細節。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為活躍團隊氣氛可不進行討論。
(六)猜猜我是誰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不透明的幕布一條。
【人員要求】10以上。
【項目目標】使初步認識的隊員再次彼此認識,團隊中的每個人快速相互熟悉起來。
【項目布置】
1.參加的學生分成兩邊。
2.依序說出每人的姓名和希望別人給自己的綽號。
3.教師與助理拿布幕隔開兩邊成員,分組蹲下。
4.第一階段:兩邊成員各派一位代表至幕布前,隔著幕布麵相對蹲下,教師喊“一、二、三”,然後放下幕布,兩個學生以先說出對麵成員姓名或綽號的為勝,勝者可將對麵成員俘虜至本組。
5.第二階段:兩邊成員各派一位代表至幕布前背對背蹲下,教師喊“一、二、三”,然後放下幕布,兩位成員靠組內成員提示(不能說出姓名、綽號),以先說出對麵成員之姓名或綽號者為勝,勝者可將對麵成員俘虜至本組。
6.活動進行至其中一組的人數已少於三人時即可停止。
【項目變化】
1.可增加幕布前的代表人數。
2.可讓組員背部貼緊幕布,另一分組憑其輪廓猜出其姓名或綽號。
3.可在排球場進行,用海灘球互相投擲時,需要叫出對方隊友姓名或綽號,全部叫完前不可重複。
【注意事項】
1.選擇的幕布必須不透明,以免預先看出夥伴而失去公平性及趣味性。
2.成員蹲在幕布前,避免踩在幕布上,以免操作幕布時跌到。
3.訓練員應製止站立或至側邊偷窺的情況發生。
4.組員不可離訓練員太近,以免操作幕布時產生撞擊。
5.組員叫出名字時間差距短,訓練員須注意公平性。
6.本活動不適用於不熟悉的團隊。
【引導討論】
1.各位如果繼續玩下去誰會贏?那誰會輸了?
2.我們所設計的這個遊戲是no loser/no winner?
(七)猜變化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與團隊人數相當的椅子。
【人員要求】10左右為最好。
【項目目標】在短時間內找出有效的記憶方法。
【項目布置】
1.1015位隊員全部排好坐在椅子上,而被選出的兩個觀察者,花一分鍾來記下排列順序。
2.觀察員走出室外,留在室內的隊員趁機交換位置。
3.觀察員進來後要說出誰和誰換過位置,先猜中的觀察員獲勝。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無。
(八)代號接龍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無。
【人員要求】10以內。
【項目目標】訓練個人的反應能力和記憶力,以最快的速度判斷自己的所在位置。
【項目布置】
1.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坐著,先選出1人做“鬼”。
2.學生以“鬼”的位置為基準,從“鬼”開始算來的數字,就是自己的代號,每個當“鬼”的人都是1號,“鬼”的右邊第一位是2號,依次為3號……
3.遊戲從“鬼”的位置開始進行。如果“鬼”開始說“1、2”,其意思就是由第1個人傳給第2個人的意思。
4.2號在接到口令後,就要馬上傳意任何一個學生,例如“2、5”的話,2當時就是自己的代號,5則是自己想傳達者的代號,此數字可以自由選擇。
5.如此一直進行比賽。
6.如果自己的代號被叫到卻沒有回答的人,就要做“鬼”。
7.“鬼”的代號是從1開始,所以當“鬼”換人的時候,則所有人的代號重新更改。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無。
(九)交換名字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無。
【人員要求】10左右。
【項目目標】培養提高注意力的能力。
【項目布置】
1.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坐著。
2.圍個圓圈的時候,自己隨即更換成右鄰者的名字。
3.以猜拳的方式來決定順序,然後按順序來提出問題。
4.當主持人問及“張三先生,你今天早上幾點起床”時,真正的張三不可以回答,而必須由更換成張三的名字的人來回答:“今天早上我7點鍾起床!”……
5.當自己該回答時卻不回答,就要被淘汰。
6.最後剩下的一個人就是勝利者。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無。
(十)人浪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空地。
【器材】大纜繩。
【人員要求】10以上。
【項目時間】10鍾。
【項目目標】團隊默契配合。
【項目布置】
1.全體學生手握纜繩圍成一圈,麵向圓心,同時向後靠,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圈。
2.教師發出指令。
(1)每個方向的人下蹲,另外三個方向的人感覺中間力量的變化。
(2)按順時針方向逐一下蹲,完成人浪的操作。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
1.在別人向下蹲時,你覺得有什麼變化,你會有什麼反應?
2.我們這個團隊是怎樣達成相互配合的效果的?
(十一)我是記者
【項目類型】團隊破冰。
【場地】室內外均可。
【器材】紙和筆。
【人員要求】不限。
【項目時間】15分鍾。
【項目目標】讓教師對前來上課學生的背景作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幫助掌握課程講授的深淺程度,同時也測試學生的表達技巧。
【項目布置】
1.讓學生們找到自己的拍檔,最好不要太熟悉的人,然後其中一個人作為記者對這位拍檔進行采訪,采訪的內容和形式都由自己定,時間為3分鍾。你的目的是在3分鍾內盡可能獲取有深度的信息,要求你在采訪過程中做筆記,完成後再進行角色交換。
2.完成采訪後,每位學生要把采訪來的信息做一次1分鍾的演講,目的是要把你采訪的人以最佳的表達方法介紹給大家。
3.時間由教師掌握,如果培訓班很大,演講隻能用抽講的形式進行。
【注意事項】讓學生找自己最不熟悉的隊員作為拍檔。
【引導討論】評價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
四、團隊協作項目
(一)坐地起身
【項目類型】團隊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無。
【人員要求】4人以上。
【項目目標】做一個讓大家明白合作重要性的遊戲。
【項目布置】
1.首先要求學生4人一組,圍成一圈,背對背的坐在地上(坐的意思是臀部貼地)。
2.一般來說,一個坐在地上的人,是很難手不著物站起來的。
3.四人手“挽”手,然後要他們一同站起來。很容易吧?那麼再試試人多一點,如6~7個人,應該還不是太難。最後試試十四五個人一同站起來,那難度就會較高了。
【注意事項】無。
【引導討論】成功往往就是再堅持一下。
(二)快速傳球
【項目類型】團隊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一個皮球。
【人員要求】20人。
【項目目標】體會雙贏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項目時間】20分鍾。
【項目布置】
1.把隊員分成4-5個小組,所有的隊員圍成一個大圓圈,一個組的隊員必須在一起,不能錯開。
2.然後將一個小球交給第一隊的第一名,要求小球必須傳過每一個人,不能落地,並規定在30秒的時間內必須傳完5圈。
3.當規定時間到時,若還沒有完成5圈,則小球在哪組隊員手中,該組全體就要“受罰”(原地深蹲或俯臥撐等)。
4.“受罰”後,開始進行第二輪遊戲。
【注意事項】
1.開始後麵的一輪,學生們會發現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傳5圈是很困難的,因此在第二輪中,有的隊可能故意放慢節奏“陷害”其他隊。這時候教師要進行引導,通過幾輪遊戲反複後,使學生們發現:“陷害”其他隊的做法並不可取,因為那是隨機的;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共同努力想辦法去創造紀錄,比如大家把手伸出形成平麵,讓球在上麵滾過去等。
2.有些隊員可能因“受罰”而產生情緒,認為不公平,所以每輪從不同的起點開始,並在開始前打好“預防針”。
【引導討論】人心齊,泰山移。
(三)連環手
【項目類型】團隊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無。
【人員要求】10一組為最佳。
【活動時間】20分鍾。
【項目目標】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團隊問題方麵都有什麼步驟,聆聽在溝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團隊合作、永不放棄的精神。
【項目布置】
1.教師讓每組隊員站成一個麵向圓心的圓圈。
2.教師說:先舉起你的右手,握住對麵那個人的手;再舉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個人的手。現在你們麵對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在不鬆開手的情況下,最後形成一個大家手拉手圍成的一個大圓圈。
3.教師告訴大家:亂網一定可以解開,但答案會有兩種,一種是一個大圈,另外一種是兩個套的環。
4.如果在嚐試過程中實在解不開,教師可允許學生決定相鄰兩隻手斷開一次,但再次進行時必須馬上封閉。
【注意事項】不能抓自己身邊隊員的手,自己的兩隻手不能同時抓住另外一個人的兩隻手,沒有老師的批準,任何情況下,隊員的手不能鬆開。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堅持到底,抓緊不鬆手。
【引導討論】
1.開始時的感覺怎麼樣?是否思路很混亂?
2.當解開了一點以後,你的想法是否發生了變化?
3.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否體會到“勝利往往就是再堅持一下”?
(四)眾誌成城
【項目類型】團隊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數張泡沫拚
【人員要求】20人以上。
【項目目標】讓學生體會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個人在團隊中履行職責的重要性。
【活動時間】30~40分鍾。
【項目布置】
1.先將全體學生分成幾組,每組約10。
2.老師分別在不同的角落(依組數而定)的地上鋪一塊1平方米的泡沫拚
3.各組完成後,老師請各組拿掉一塊泡沫拚
【注意事項】老師要隨時保護學生的安全,考慮異性成員一起參與的可能性,必要時可男女分組進行。
【引導討論】要求得團體或班級的成功或勝利,唯有透過合作才能眾誌成城。每個人在團體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為團體貢獻一己之力,並取長補短,同心協力共同創造團體成功之機會。
(五)人椅
【項目類型】團隊協作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無。
【人員要求】5人以上。
【項目目標】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項目布置】
1.全體學生圍成一圈。
2.每位學生將雙手放在前麵一位學生的雙肩上。
3.大家聽從老師的指令,緩緩地坐在身後學生的大腿上。
4.坐下後,教師再給予指令,讓學生喊出相應的口號,例如:“齊心協力”、“勇往直前”等。
5.最好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看哪個小組可以堅持到最後。
【注意事項】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們的安全。
【引導討論】
1.在遊戲過程中,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發生了什麼變化?身體和聲音是否出現了什麼變化?
2.在發現自己出現以上變化時,是否及時地進行了調整?
3.自己是否有依賴思想,是否認為自己的鬆懈對團隊影響不大?有這種想法時出現了什麼情況?
(六)泰坦尼克號
【項目類型】戶外團隊訓練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木磚24塊(每組6塊),4條長凳子,兩條長繩(長25米)。
【人員要求】1020人。
【項目時間】30分鍾。
【項目目標】讓學生體驗在緊急情況下,應如何計劃行動,如何與人合作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
【項目布置】
1.設定“泰坦尼克號”的場景:“泰坦尼克號”即將沉沒,船上的乘客(學生)須在“泰坦尼克號”主題曲的音樂結束之前利用僅有的求生工具——六塊浮板(木磚),逃離到一個小島上。
2.布置遊戲場景:將25米的長繩在空地上擺成一個島嶼的形狀,在另一邊,擺4個長凳,用另一根繩子作為起點。
3.學生進行10鍾的討論和試驗。
4.出發時,每一個人必須從長凳的背上跨過(就如同從船上的船舷欄杆上跨過一樣),踏上浮磚。在逃離過程中,學生身體的任何部分都不能與“海麵”(地麵)接觸。
5.自離開“泰坦尼克號”後的整個逃離過程中,每塊浮磚都要被踩住,否則大海(教師)就會將此“浮板”“衝走”(踢掉木磚)。
6.全部人員到達小島之後,並且所有木磚將被拿到“小島”上,活動才算完成。
【注意事項】提醒學生在跨越長凳時要注意安全。
【引導討論】
1.小組是否確定出了領導者?是根據什麼來確定的?
2.撤離方案的形成是領導決定的,還是小組討論的結果?
3.你們的方案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中間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
4.事後回顧起來,當初的方案是否很可行?還有更好的方案嗎?如果還有更好的方案,為什麼當時沒有想到或沒有提出來?
5.你們小組是如何決定組員撤離的先後次序的?你們都考慮到了什麼因素?
(七)雷陣
【項目類型】團隊合作項目。
【場地】一塊平整的場地。
【器材】用粉筆畫的雷陣
【人員要求】10以上。
【項目時間】30分鍾。
【項目目標】
1.提高組織紀律性。
2.學習合理利用工具的方法。
3.突破思維定式,進行創新。
4.學會認真傾聽。
【項目布置】老師在布置項目之前,首先要提示學生:“隻說兩遍你們要完成的任務。布置完任務後活動就開始,學生隻能認真傾聽,不能問老師任何問題,老師也不會回答任何問題。”老師開始布置任務:我們這個團隊在執行完任務返回的途中遇到一個雷陣,而且這條路是我們的必經之路,要求我們在30分鍾的時間裏迅速找到一條安全通道通過這個雷區,“IN”為入口、“OUT”為出口。
項目要求:每次雷區裏隻能有一個人探雷,而且隻能走相鄰的格子,不能隔格跨越,不能踏線,不能試探。如果沒有觸雷,老師就說“OK”,探雷者可繼續探雷;如果觸雷,老師就說“對不起請按原路返回”,回來後站到排尾,下一個人繼續探雷。10分為滿分,每觸雷一次扣1分,沒按原路返回扣1分,踏線扣1分,每超時兩分鍾扣1分。
老師手裏有一張雷區
【注意事項】
1.提醒學生要認真傾聽,不要反問,認真記錄觸雷的情況及走過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