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年,黑燈瞎火的生活(3 / 3)

改革開放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經濟發展加速,石角鎮的用電量節節飆升。1980年,廉江市供電局向石角鎮的供電總量為61.5萬度;2008年,向石角鎮的供電總量數字,已被改寫為963.8萬度,增長了14倍以上。

但是,如此巨大的用電量,並沒有改變石角鎮居民的電價,廣大水庫移民仍是在享受1987年核定的優惠電價——每度0.083元。

廉江市供電局屬於南方電網。南方電網向發電企業買電,目前的購進價已達每度0.3元。也就是說,如果廉江供電局向石角鎮供電,按照水庫移民優惠價0.083元計算,那麼,廉江市供電局每向石角鎮輸送一度電,就要虧損約0.2元。

經過專項審計認定,廉江市供電局1980年至2008年間,向石角鎮庫區供電,虧損合計約6600萬元。

一邊是水庫移民的優惠電價每度0.083元,一邊是無底洞的虧損。這種很嚴重的虧損買賣,讓廉江市供電局感受到了巨大的經濟壓力,覺得再也承受不起了,決定提高電價。

然而,提高電價的事,遭到了石角供電所的反對。其理由是:鶴地水庫移民,為國家建設作出犧牲,每度0.083元的電價,是國家給予的優惠與補償。如果擅自提電價,則會引起廣大移民的不滿,如果因提高電價引發大規模的群體事件,誰來負責?

廉江市供電局當然不敢說負責任。於是,上調石角鎮電價的事,就此擱淺。

但是,麵對石角鎮的移民優惠電價,廉江供電局總不能這樣無限製的虧損下去啊。怎麼辦?於是就有了裝流量表的事件。

這個流量表,是廉江供電局為減少虧損而設置的。就是說,廉江供電局每天供應石角鎮的電,有一個總量。如果超過了這個總量,這個流量表就會自動跳閘停電。

這種裝流量表控製虧損的方法,徹底打亂了石角鎮居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八年噩夢一樣的抽風電,由此形成。

四 石角鎮的獨立王國

看了上麵的這一段抽風電的始末緣由,肯定有人說:這不能怪廉江供電局裝流量表限電,要怪隻能怪石角鎮的這些移民。當初每度0.083元的優惠電價,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好意思享受啊?如果想正常用電,那還不簡單,按照正常的電價付費,不就完事了嗎?

那麼,石角鎮的這些水庫移民,果真是在享受每度0.083元的優惠電價嗎?不是。在石角鎮移民的電費繳費單上,實際繳納的電價,卻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目前,石角鎮的電價,都是由各個行政村自行定價,收取電費。高的電價達到每度1.2元,低的每度0.4元。而南方電網在粵西地區的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每度為0.63元。這就是說,石角鎮的移民們所謂享受每度0.083元的優惠電價,實在是冤枉的,他們實際付出的電價要高得多,甚至超過了南方電網居民生活電價將近一倍。

是誰收取電費呢?是石角鎮供電所。石角鎮移民們交來的電費中,石角鎮供電所按照每度0.083元,以移民優惠電價的名義上交給廉江市供電局。而石角鎮廣移民們多交出來的那部分電費,則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數目,石角鎮供電所卻沒有上交給廉江市供電局。石角鎮供電所,為什麼不把電費全部上交給廉江供電局?

說出來令人驚奇,因為石角鎮供電所是一個特殊的單位。說它特殊,是因為它與廉江市其他20個鄉鎮供電所截然不同:石角鎮供電所與廉江市供電局之間,沒有任何上級與下級的直係關係。由於曆史的原因,石角鎮供電所,交由石角鎮政府主管,鎮政府才是它的上級部門。

目前,石角鎮供電所按照每度0.42元的標準向石角鎮各移民村收取電費。然後呢,按照每度電0.083元上交廉江市供電局,石角鎮供電所每度電可賺得0.337元。

石角鎮供電所用這賺得的電費,除了負擔供電所29名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外,結餘部分,則上交石角鎮供電所的上級主管部門——石角鎮政府。

在石角鎮采訪時,一位離開石角鎮的幹部向我透露,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石角鎮供電所每年至少向鎮政府上交剩餘電費200萬——300萬元。

而這0.42元/度的電價,還隻是石角鎮供電所向各村收取的電費。由於各村也有用電管理人員,他們的工資,從變電站至農戶間產生的供電損耗、材料、設備損壞等,這些負擔,則全部加在石角鎮移民們的電價上,這就產生了上麵所說的高電價——每度電高達1.2元。

石角鎮供電所在每度0.083元的優惠電價之外,向庫區的移民們收取數倍的高額附加費用,如果用在電網改造或維護上,也就罷了。可是,長期以來,石角鎮的電網維護、改造投入,卻寥寥無幾。

2010年4月13日,石角鎮的移民鄧先生,打電話給廣東人民廣播電台的“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向廣東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廖建平提出問題:

鄧先生問:“廖總您好,我們老家是廉江鶴地水庫,向您反映廉江石角鎮移民用電問題。以前我們祖輩是靠賣牛、賣樹,才拉起了電網,可是,到現在已經是三十多年了,按照國家的政策,南方電網的政策,對我們庫區的移民,都有什麼優惠政策吧?有優惠政策的話,為什麼我們那裏的電網三十多年都沒有改造?”

廖建平回答:“從電網公司這一塊,對庫區移民在電價上是沒有優惠政策的。但是各個水電站在建電網時有承諾給一些移民,全省現在還有457個水電自發、自供的區域,這一塊還是屬於比較落後的地區,還不受我們管。近期我們也打報告給省政府,希望開展電力體製改革,把這一塊也納入我們的管理範疇,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南方電網都不管下麵的電網改造,石角鎮移民村的電網,就更是沒有希望了。遇到電網維護問題,隻能由財力更加不足的村一級自行負擔。

幾年前,石角鎮有個自然村的變壓器被盜,連續停電幾日。萬般無奈之下,村委會賣掉了兩間公有用房,再賣了一台手扶拖拉機,才換回一台新變壓器,恢複了正常供電。而這一費用,最終還是要平攤到每個移民頭上,成為其實繳電費的一部分。

五 渴望光明

就這樣,石角鎮的廣大移民,在“被享受移民優惠”每度電0.083元的時候,身上莫名地增加了兩副重擔:一個是石角鎮供電所,他們收取電費每度0.42元;一個是村委會,他們在每度電0.42元的基礎上,還要再加上電工工資、電網改造、維護等費用。平均下來,石角鎮移民使用的電價,已經高出了南方電網在粵西地區的居民生活用電每度0.63元價格。多花了錢不說,居然還是抽風電。

日複一日的電荒,年複一年的抽風,已經讓石角鎮的移民們苦不堪言,飽受困擾。越來越多的移民都不願再糾結於所謂的優惠電價,他們強烈希望能夠盡快並入南方電網,因為抽風電,抽得人都要發瘋了。

然而,並入南方電網,就那麼容易嗎?

石角鎮移民們的用電難問題,逐漸成為社會上的一個熱點話題,引起了很多人關注。而飽受輿論壓力的廉江市供電局,一直在想方設法收編石角鎮電網。

石角鎮移民的抽風電問題,也將廉江市政府推上了浪尖,很多人開始質問:十八年的抽風電問題,至今都得不到解決,當地政府置民生於何地?十八年間,廉江市政府就沒有進行招商引資,發展生產嗎?

其實,早在1999年12月,廉江市政府就曾作出決定:將石角鎮供電所移交廉江市供電局接管。但是,石角鎮政府說,移交可以,但要有一個條件:以後每年,由廉江市供電局補貼石角鎮300萬元。廉江市供電局當場拒絕:憑什麼要這個條件?!

石角鎮政府與廉江市供電局,進行了多次談判,終因分歧太大,最終釀成了衝突。當地的一些村幹部也加入了衝突當中。他說對移民們說,廉江供電局是罪魁禍首,讓他們沒有電用。這樣的煽風點火,無疑是給憤怒的移民們火上澆油。幾百號人來到了廉江,衝擊廉江市供電局,並將供電局的領導挾持。公安人員即時趕到,這才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經過這次惡性事件,廉江市政府隨之決定,石角鎮供電所移交工作暫停。

那麼,石角鎮的抽風電事件,目前怎麼樣了呢?

2010年9月2日,我來到石角鎮采訪。當時晚上,石角鎮黨委書記李家軍接待了我,請我吃鶴地水庫的魚,而且是石角鎮著名的“全魚宴”。李書記說,到了石角鎮,全魚宴不可不嚐。尤其是“銀湖魚頭湯”,這是石角鎮的招牌菜,湯色乳白,味極鮮美。

他坐在我身邊,為我盛了一碗魚湯。那魚湯雪白,在燈光下瞬間變成一片漆黑,停電了。

等蠟燭上來之時,我向李書記打聽了關於石角鎮供電所與廉江市供電局談判的最新情況。

李書記告訴我,商談還在繼續。初步的意向是:為了彌補供電所移交後的損失,每年將由湛江市財政負責補貼石角鎮政府300萬元。

目前的分歧是:

(1)這300萬元,隻是針對目前1700萬度的年用電量。以後的用電量增加,怎麼辦?

(2)這300萬元,一兩年之內可以保證按時撥款。以後呢?一旦財政有困難怎麼辦?向誰去要?

(3)廉江市供電局隻接收石角鎮供電所的全部固定資產,不接受其工作人員。這也是一個大的分歧。

那天晚上,我和李書記在燭光下談了很久。我看到他很疲憊。因為目前社會上的輿論已經把石角鎮政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有人提出,審計一下這些年來石角鎮供電所每年上交鎮政府的200萬——300萬元資金的去向。

啪,電又來了。李書記抬起頭來,看了看那盞閃爍不定的日光燈,他心裏很明白,在石角鎮上,一個電力上的“獨立王國”開始土崩瓦解,光明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