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野竹鼠
距離村委會不遠,約有400米遠的地方,有一戶農家,仍然是庫區常見的泥磚牆房屋。主人名叫許誌雄。1973年出生,是村裏少有的幾個留守的年輕人。許誌雄原來是在東莞打工。前幾年,世界金融危機,工廠把工資開得很低,賺不了什麼錢,就回到了樟溪村。那是2008年底。許誌雄回到村裏,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他知道,目前的形勢,到哪裏打工,都是碰壁。怎麼辦?
樟溪村蕉嶺坑村小組許誌雄自述(根據錄音整理):
我的父母都是新豐江水庫的移民。聽父親說過,1958年清庫的時候,我們家正好位於116米以下。政府要我們搬,我們就往山上靠了。其實,我們哪裏想搬呢,家裏房前屋後的十幾棵栗子樹,年年結果,我們哪裏舍得砍呢。我母親說,砍樹那天,她躲到山上去哭。等她回來的時候,一棵樹也沒留下。她哭得更傷心。
我們比別的移民,可能幸運,因為沒有移民到別的地方。怎麼著都在原來的地盤,也算是很滿意的了。就這樣,我們家就落戶在這裏。就是這間泥磚房。挪了窩,搬了家,原以為僅僅是搬家而已,卻沒想,麻煩來了。水庫蓄水之後,地變得少了,口糧不夠吃。那時還是人民公社。每個勞動日才幾分錢。
我的父母都是老實人,像牛一樣老實。心裏的苦楚,從不去向別人說什麼。一直到1980年以後,日子才稍有好轉。但是,最根本的問題是,這裏山地多,田地少,分到戶的水田,隻有幾分地。我們一家人就靠這點土地,勉強生活著。一直到後來,我長大了,沒考上大學,隻好外出打工。這樣,家裏的經濟情況,才稍有緩和。
原先在東莞做工,後來金融危機,就不幹了。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出路。我一無文憑,二無一技之長,那哪兒都是打工的料。可是,就這樣耗下去,我又不甘心。我想,很多做老板的人,文化程度並不高,有的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他們為什麼能成功呢。我想,就是因為他們找對了適合自己的路子。
我一下子明白了這個道理。我決定找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可是又一想,我一無資金,二無技術,就連最基本的啟動資金都沒有,我能做什麼呢?
我待在家裏,整整想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到底要做什麼?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個名堂。當時,我很鬱悶,渾身沒勁。一個人茫茫然,也沒個人幫助。我就獨自走到山裏去。我想讓自己的思緒清一清,理出個頭緒來。我在我們這個樟溪村的山頭四處遊蕩。我不知道我的出路在哪裏。忽然間,有個小動物從我的身邊穿過。我一看,是竹鼠,一隻很大的竹鼠,大約有3斤重。我看到竹鼠肥嘟嘟的樣子,我的眼裏一亮,有了!
我準備飼養竹鼠。我在電視上看過這個節目,江西、湖南那邊,很多人養竹鼠致富。我們這裏有成片的竹林,氣候非常適宜竹鼠生長。下定決心之後,我查資料,跑市場,聯係種鼠。
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基本上摸清了竹鼠的飼養與銷售渠道。原來,河源市的大小餐館,都有竹鼠這道菜。
河源的竹鼠菜的做法是,將竹鼠洗刮幹淨後,除去內髒和骨頭,如果是散燜或者生炒,也有不除骨的,將骨頭煲水與竹鼠肉一起烹製,以增加原汁原味。宰殺好的竹鼠做法有很多種,可進行燜、扣、清燉、紅燒、幹鍋、生炒等多種烹製,可以依據客人的口味做一道豐盛的竹鼠大餐。
目前,竹鼠價格不菲,很有市場。更主要的是,目前河源的大部分餐館的竹鼠,都是由江西、湖南的養殖大戶供應貨源,貨源足,但是運輸的成本也高了,所以價格一直降不下來。
經過考察,河源餐館很少有河源本地的竹鼠,其原因是,河源的竹鼠養殖,還沒有形成規模。為了保證貨源,河源餐館的老板,都是與外地的竹鼠養殖場訂貨。
既然有市場,那就更增加了我養殖竹鼠的信心了。首要的問題是種苗。我按照一些資料上提供的信息,打電話向江西、湖南的一些竹鼠養殖場打聽種鼠的價格。當時就嚇了一跳。一隻半斤到8兩的種鼠,要580元一對。天啊,十對就是5800元。我到哪兒弄來這麼多錢呢?
我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什麼辦法來解決種鼠的問題。我急得直想撞牆。為什麼我們移民做點事就這麼難呢?我再一次到山裏去,走到無人的地方,大聲喊叫,以泄我心中的鬱悶之情。
這一聲大喊不要緊,周圍一下子躥出幾隻大竹鼠。我一下子愣住了。這不是上天賜予我的種鼠嗎?於是,我不顧一切,去捉這些野竹鼠。山上的竹鼠主要靠吃竹根生活,住在竹篷下麵的洞穴裏。捕捉時,可用煙熏或水灌,都能捉住。因為它們的身體肥胖,一般跑不快。
好家夥,我此次捉了兩隻,一公一母。都是很肥的家夥。我一下子醒悟了,沒有錢,不要緊。山上有的是野竹鼠,捉不完的。就這麼幹。
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整個人都泡在山上。另外,我還組織了村裏的幾個小夥,和我一起捉野竹鼠。我按照50元一斤收購,或者100元一隻,當天,我就收了8隻。就這樣,我開始用野竹鼠進行繁殖。
這當然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還不錯,老天眷顧我。每次上山,都不會空手而歸。野生的竹鼠比較難養。我就盡量讓它們的環境與山上的環境相似,讓它們吃竹葉。而且,在它們繁殖之後,要看管好,不然,餓急了的話,竹鼠就要吃掉幼仔的。一般來說,正常的竹鼠長到兩斤或兩斤半時,就可以出賣。65元一斤。竹鼠從出生到出售,大約要半年時間。
竹鼠吃得很簡單。主要吃竹子,還有米和米糠。城裏呢,一般做一個竹鼠菜,要280元。一隻竹鼠,可以做兩盤。竹鼠的飼料的成本很少,竹子,米糠,一天八分到一毛,一個月算下來,也就三四元錢。竹鼠的銷路很好。新豐江水庫周圍,有很多農家樂餐館,見我的是野生竹鼠,個個要來和我洽談供貨。可是,我的規模這麼小,兩年了,才養到了現在的80隻種鼠。要滿足周圍餐館的需要,還是要擴大規模。現在,我已準備貨款,把野竹鼠的規模擴大。
後來,我來到了樟溪村的焦嶺坑村小組,見到了許誌雄和他的野竹鼠養殖場。我看到了一隻隻肥肥的竹鼠,都很健壯。這些竹鼠都是山上野生的種,見到人後,不停地磨牙齒,以示警告。竹鼠一年可以三胎。我在許誌雄的家裏,看到一隻4斤多重的竹鼠。我第一次觸碰這種動物,放在手上很沉。捉竹鼠時,隻要拎著尾巴,它就動彈不得了。
三 竹子王國
到樟溪村庫邊村小組的時候,我們才見識了什麼叫庫邊村。村子依水而建。村中沒什麼人。但是,可以看到水邊有成片的竹簽放在露天下晾曬。
我看到不遠處,有個老人走過來,我去打招呼。一打聽,老人姓賴,叫賴蘆,今年78歲,是新豐江庫區的老移民。老人把我領到他自己家裏。這是一套很特別的民房,說特別,是因為這套房子像個大圍屋,裏麵分成了很多小房間。賴老告訴我,這裏最多的時候,住過七八戶人家。現在,大家都遷出庫邊村了,隻剩下4戶人家還住在這裏。賴老是本地的老村長,是樟溪村德高望重的“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