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新不是設計出來的
我從不使用谘詢公司,也很少理會學者的說法,因為他們的理論都是事後歸納出來的。創新絕對不是提前就設計好、按圖索驥地一步一步走下來。創新沒有理論,也沒有公式,就是一個個地解決問題。我相信,天下有1000個問題,就有1000個回答。
1994年底,我在美國上網時,發現當時的互聯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中國商品的信息,當時就有了稀裏糊塗的想法,有一天能夠把中國企業的信息放到網站上去,讓老外查,讓老外去幫中國企業做事情。
回到杭州,我谘詢了大批的老師,他們都反對。我又請了我在夜校的24個學生在家裏討論,經過兩個小時的討論,23個人反對,隻有一個人說你要試試就試試看,我就決定試試看。到工商局注冊公司的時候,我花了一個多小時解釋互聯網公司是什麼,工作人員卻說這個在字典裏沒有,於是我建了杭州第一家電腦資訊服務公司。我的創業正是從這家公司開始的。
從一開始,我們就定下了通過電子商務幫助小企業的戰略,今天看來這是成功的。如果你要問我,阿裏巴巴怎麼這麼厲害,怎麼這麼早就預測到電子商務?我要告訴你,其實當時我們沒有其他路可走。當時的網絡經營模式隻有三種:做門戶網站,沒錢沒資源;遊戲網站,我不想要小孩子們泡在遊戲裏;所以我們隻能做電子商務。
支付寶,現在看來也是一個很成功的創新,但在我這裏,也是被“逼”出來的。淘寶當年做得很熱鬧,但是沒辦法交易,中國的網上誠信現狀逼迫我們必須解決支付的問題。但是,這個事兒得國家發牌照,我們做還是不做?大的國有銀行不願意涉足這個領域,但是它們不做,花旗銀行、彙豐銀行這些外資銀行就會做。
那年我參加會議的時候,聽一位領導人講:“什麼讓你創新和做出對未來的決定?那是使命。”所以我告訴同事們,我們做“支付寶”。但是我會每個季度向央行等有關部門報告我們到底是怎麼做的。要做得幹淨,做得透明。
支付寶的模式其實也談不上創新,甚至很愚蠢,就是“中介擔保”,你買一個包,我不相信你,錢不敢彙過去,就把錢放在支付寶裏麵。收到包後,滿意了中介就把錢彙過去,不滿意就通知中介把錢退回來。和學者們談到這種想法時,他們說:“太愚蠢了,這個東西幾百年以前就有。早就淘汰了,你幹嗎還要做?”
但是,我們不想去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隻不過是為了解決很現實的問題,至於它在技術上有沒有創新,那不是我們關心的話題。經過幾年的“盲人騎瞎虎”,到今天為止,支付寶的用戶已經突破5.6億人。
——摘自《馬雲2011年3月〈創新的源泉〉演講》
背景分析
在這場名為《創新的源泉》的講話中,馬雲坦言無法給出創新的定律,因為創新不是設計出來的,而且他一次次的創新經曆也是被“逼”出來的。企業要在21世紀有發展,這四個要素必須具備:開放、分享、責任和全球化。
在業界,馬雲也被人評價為“不走尋常路”之人。有人曾說:“中國互聯網這10年裏迅猛發展且又變化莫測,有不少能夠經得起大風暴,又獨具判斷能力的成功人士,其中的代表就是馬雲。”馬雲有著料事如神的獨到眼光和創新能力。他總是能夠運用他準確、銳利的洞察力,總能比同時期、同行業的人棋高一籌。
2013年5月,馬雲被胡潤研究院評為“2013中國十大創新企業家”,並名列榜首。被胡潤研究院評選為“十大創新企業家”的馬雲、馬化騰、任正非等人,都是在各自的領域中,擁有獨特的創新精神,並通過創新帶領企業的發展和繁榮,從而引領了整個行業的方向。
胡潤研究院對馬雲的評價是“創立了阿裏巴巴,引領了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而且,在胡潤研究院推出的中國品牌榜百強名單中,淘寶、天貓和支付寶這三個上榜品牌都是由馬雲創造的。
在馬雲看來,要創新必須扛得住壓力,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他最早被人說是騙子,到後來被說成瘋子,到今天被稱為狂人,但不管別人怎麼說,阿裏巴巴始終相信自己,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隻在乎自己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如何按照既定目標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是做企業或者做任何事一定要走的路。
有人曾說,因為阿裏巴巴的B2B沒有被世界認可,馬雲推出了C2C;又因為他的C2C也沒有被認可,所以阿裏巴巴並購了雅虎的引擎。這些都是外界的猜測而已,馬雲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在未來幾年一定會出現突破性的發展,也許3年,也許5年,電子商務在中國一定會超越美國電子商務的模式,這是他堅持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