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樂華:3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我們現實的基礎,因為我們現在做衛浴已經做了5年,在業界已經有一定的名氣,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我個人的思路,目前有很多中小衛浴,全世界或者全中國衛浴生產企業最起碼有幾千家,但是真正開拓自己思路的人,或者具備這個理念的人是非常少的,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聯盟。第三個理由,就是我對自己的信心和實力。
馬雲:拿TOT0說,它在你前麵做,你準備怎麼應對,像TOT0這樣的公司或者美標這樣的企業,挺不錯,錢比你多,你有5年曆史,那哥們兒說有l00年曆史,做得比你更好,你怎麼辦?
石樂華:這是市場定位的問題,就算TOT0來整合都沒有關係,就像我們理解奔馳跟廣州本田沒有市場衝突一樣。
馬雲:談一下我的看法,我感覺你的條理很清晰,心態很好,你的激情跟別人不一樣。很多人把創業者看成激情澎湃的人,你對自己的信念非常堅持,堅持自己的並購、整合是有意義的,盡管也許評委也好,其他人也好,說你不靠譜,你憑什麼整合,雖然你自己內心信念的堅定很符合創業者的素質。
但是我這裏想講的是,在整合的要素當中你講到理念和信心,我自己這麼看,值錢的東西好像不是理念,真正值錢的東西就是你創造的價值,腳踏實地的結果。很多人說我有非常優秀的理念,我聽太多了,這世界上沒有優秀的理念,隻有腳踏實地的結果。所以不要用你的理念去整合別人,而是用你創造的價值給別人帶來好處。
——摘自《馬雲:〈贏在中國〉點評》
背景分析
馬雲曾和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水平,與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平,哪一個更重要?”兩位“時代先鋒”給出了一樣的答案: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平。
“你們立刻、現在、馬上去做!立刻!現在!馬上!”酒店房間內,突然傳出馬雲憤怒的叫喊聲。
是什麼讓馬雲如此氣憤呢?原來,馬雲有一次在長城看到塗鴉式留言,如“某某到此一遊”“某某到此留念”這樣的話語,深受啟發。他認為阿裏巴巴應由網上論壇BBS按行業分類發展,因此,馬雲要求技術人員對BBS上的每一個帖子進行檢測並分類。技術人員認為這樣的人工分類,有違互聯網自由的傳統習慣,但馬雲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用戶方便、快捷地利用阿裏巴巴,所以他堅持己見,要求技術人員照做。當時很多人不同意,拍著桌子同馬雲吵。爭吵最激烈時,馬雲仍不改初衷,他始終認為方便用戶才是對的,自己的思考也是對的。
後來,馬雲出差到了外地,通過電子郵件要求技術人員立即完成這一程序,結果他們還是不同意。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後來,馬雲回憶說,當時自己真想立刻飛回去,猛拍那些技術人員的腦袋。
馬雲的憤怒讓技術人員不得不做出讓步,也正是因為他的強硬要求,阿裏巴巴的發展方向最終才確定下來,獲得有效的執行。他的這種作風,也使得企業在網絡泡沫時期不僅堅持下來,而且實現了贏利。
工業時代的發展是人工的,而網絡時代一切都是信息化的。信息瞬息萬變,難以預測,因此,馬雲認為成功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立刻、現在、馬上”幹出來的。
高效率的執行,是阿裏巴巴成功的一大法寶。馬雲曾將阿裏巴巴稱為“一支執行隊伍而非想法隊伍”,他多次強調,迅速地去執行一個錯誤的決定要好過優柔寡斷或者沒有決定。因為馬雲知道在執行的過程中,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發現並改正錯誤。
馬雲在創業之初就懂得這樣的道理:企業隻需要一個思想家,其他的都必須是“立刻、現在、馬上”的執行者。
阿裏巴巴創建初期50萬元的原始資本就是馬雲與18個創業同伴在家中募集的。從此,馬雲的家成了阿裏巴巴的辦公室,員工住的地方不能離馬雲家超過5分鍾,每天深夜回家睡幾個小時馬上又開始工作,“立刻、現在、馬上”的思想得到充分的體現。
阿裏巴巴唯一的思想家,就是馬雲自己,他不僅像個布道的牧師,更像一個極具魄力的教練,能將自己的思想化為員工超強的執行力,來書寫阿裏巴巴的傳奇。
拓展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