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的策略與技巧

學習目標

1.了解麵試前的準備活動及注意事項;

2.了解麵試的著裝準備、麵試應注意的禮儀問題;

3.掌握與主試人交流時應注意的問題。

[案例6.1]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家大型的外企,招一名會計。因為這是一家跨國公司,所以這是許多年輕人向往的地方,終於到了麵試的那一天,公司裏人山人海,經過嚴格的筆試之後,又經過細心的篩選,最後隻剩下三位非常優秀的女大學生了,經理讓她們明天再來進行口試。

到了第二天,三位女大學生都穿著漂亮的衣服來了,而經理卻給她們每人發一件衣服和一個黑皮包,對她們說:現在我所給你們的每一件衣服上都有一塊汙跡,你們必須在八點十五分之前到總經理室去進行口試,並且我提醒你們一句,總經理喜歡幹淨整潔,落落大方的人,你們身上的汙跡最好不要被總經理發現,否則會被淘汰出局的。這時,女大學生A趕緊拿出手帕紙來擦,而其結果是汙跡越擦越髒,越擦越大。這時,女大學生A非常的著急,苦苦央求經理,想讓他再換一件,可是,經理帶著遺憾的口氣說:“不好意思,你已經被淘汰了。”女大學生A哭著離開了。女大學生B看局勢不妙,便飛奔向洗手間,想設法用水將汙跡衝洗幹淨,她洗了一遍又一遍,果然,汙跡沒了,胸前卻濕了一大片,這時,女大學生B一看表,已經快到八點十五分了,她整理了一下,飛奔向總經理室,到了總經理室門前,一看表,正好八點十五分,女大學生B緩緩地打開門,隻見女大學生C正從屋裏出來,B看見C胸前還有那塊汙跡,她這才放了心。她胸有成竹地走了進去,總經理看到他眼前的那塊“濕地”,對她說:“現在我公布勝出者,就是女大學生C!”女大學生B非常的驚奇,很不服氣,總經理看出了她的心思,微笑著說:“女大學生C用她的黑皮包掛在胸前,擋住了那塊汙跡,我想,假如我沒猜錯的話,大概你的黑皮包落在洗手間裏了吧!”女大學生B心服口服地離開了總經理室。

點評

機會,是每個人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鑰匙,隻有把握好現在的每一次機會,才能在其中鍛煉自己,將自己置身於競爭的行列當中。

如何做好麵試準備,隨機應變,最後勝出,是這一章探討的主要問題。

第六章麵試的策略與技巧

第一節麵試前的準備

麵試是選聘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步驟,它比筆試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綜合性。它不僅可以考核應聘者的知識水平,而且可以麵對麵地觀察求職者的身材、體態、儀表和氣質,還可以直接了解應聘者的口才、應變能力和某些特殊技能等。所以,麵試已成為用人單位選擇人才最普遍的方法,它在現代招聘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由於大學生在整個麵試中一般處於被動地位,所以要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了解麵試的基本知識,講究麵試的方法和技巧。

一、麵試的類型

所謂麵試,就是指為了更深入了解應聘者的情況,判斷應聘者是否符合工作要求而進行的招聘人員與應聘者之間的麵對麵的接觸。麵試是招聘者對應聘者的口頭測試過程。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麵試可以分成以下幾種形式。

(一)單獨麵試與群體麵試

單獨麵試是指主考官單獨與應聘者麵談;群體麵試就是由3~5個主試者同時對單一的應聘者進行麵試,這是為了考驗應聘者的抗壓性和社交與溝通能力,應聘者要專心聆聽和回答每一個問題,或許每一個主試者問的問題差異很大,但還是要以從容的態度來應對。

(二)一次性麵試與多次麵試

所謂的一次性麵試,即用人單位對所有應聘者一次性進行麵試。多次麵試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依序麵試和逐步麵試。依序麵試一般分為初試、複試與綜合評定三個步驟。逐步麵試,一般是由用人單位的主管領導、科組人員組成麵試小組,按照小組成員的層次,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對應聘者進行麵試。

(三)結構化麵試與非結構化麵試

正規的麵試一般都為結構化麵試。結構化麵試,也稱標準化麵試,是相對於傳統的經驗型麵試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製定好的麵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並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麵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麵試方式。非結構化麵試,這種麵試的組織非常“隨意”,非結構化麵試對麵試過程的把握、麵試中要提出的問題、麵試的評分角度與麵試結果的處理辦法等,主考官事前都沒有精心準備、係統設計。

(四)常規麵試與情景麵試

常規麵試,就是通常我們見到的雙方麵對麵以問答形式為主的麵試。情景麵試,突破了供求雙方一答一問的模式,引入了無領導的小組討論、公文處理、角色扮演、演講、答辯、案例分析等人員甄選中的情景模擬方法。

二、麵試前的準備

(一)公司的資料準備

[案例6.2]

小陳同學是某高職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在學校曾任學生幹部,是個成績不錯的學生,用人單位看了她的簡曆之後也比較感興趣。麵試那天,但主考官問她本人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和項目的理解時,卻發現她對公司一點都不了解。本來可以有一個小時的麵試時間,結果卻因為很多問題答不上來,麵試隻進行了短短的10分鍾就草草結束了。因為她根本不了解這家公司,所以她自稱擁有的表達和策劃的能力,也完全得不到展現。

點評

這位事先沒有做準備的應聘者給負責人留下較差的印象,自然是沒有被錄用了。一般來說,用人單位不喜歡錄用對應聘單位及應聘崗位一無所知的應聘者。小陳同學的失敗也提醒我們,畢業生在麵試前對所應聘的單位要做一定的了解,了解對方,才是推銷自己的前提。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麵試前的準備對於求職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有備無患”,對於畢業生來說,麵試是給用人單位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關鍵,關係到能否成功就業,可謂是關係到就業成敗的一件大事。一家企業隻給你一次麵試的機會,你展現給招聘人員的第一印象是你麵試成功的第一步。麵試對於求職過程好比戰爭中的關鍵戰役,隻有充分地準備,才有獲勝的可能。因此,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麵試前應在以下幾方麵做好準備。

1.了解招聘單位的基本情況。

應聘者應對用人單位的規模、現狀、曆史、業務、產品服務和發展前景有所了解,這樣會使招聘者相信,你是一個對該單位有興趣、工作認真,有責任感的人。

2.了解招聘單位的企業文化。

對麵試企業的深入了解也是接受企業文化的開端。不同的企業喜歡不同的人才,比如說日本公司注重服從和等級觀念,如果麵試時你表現得很有個性,喜歡自由,那麼恐怕錄用的幾率就不高了。而歐美企業則注重授權和創新,如果你在麵試時表現得過於死板,那麼估計機會也不大。企業要找符合企業文化理念的人,所以麵試前,我們就應該了解該企業的文化。

3.了解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的情況。

在麵試前,應聘者最好調查清楚招聘者的類型,根據招聘者的特點準備材料,有的放矢,這是求職成功的訣竅。了解他們的作風、專業、性格等,以便在麵試的過程中更好地尊重他們,盡快地縮短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不同的招聘者有不同的心態,因此,應聘者所應用的策略也應有所不同。根據專家的看法,招聘者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目標導向型。這類招聘者在麵談時,說話直截了當,商業氣息很濃,給人缺乏人情味的感覺。應對這種招聘者要直接、清楚和充滿信心,最忌的是含糊、灰心、不確定。

(2)溫馨家庭型。這種招聘者性情溫和,他喜歡每個人,也期望每個人都喜歡他。麵對這種招聘者要友善、溫和、表現出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讓他覺得你與他是同一類人。

(3)深思熟慮型。這類招聘者以深思與有計劃的方式來進行麵談。他不但對你曾經做過什麼和將來要做什麼感興趣,對你是如何做事和將來怎樣做事也很關注。應對這種招聘者是十分困難的,回答一定要謹慎、完整、有條理。

(4)輕鬆浪漫型。這類招聘者是最難應付的一種,因為他們的情緒和行為非常難以預料。如果你能很有耐心,很有興趣地聽他們講話,並且跟他們適當互動,就會給他們留下好的印象。

另外,了解用人單位可以使你快速消除陌生感並縮短與用人單位的距離。因此,應盡力設法搜集所欲謀職的行業的資料。因此,你可以向下列人員或部門進行谘詢:

(1)學校輔導員、教師。你認識的教師以及教師為你推薦的有關的專業教師。

(2)父母、朋友與親戚。親友們的社會經驗比你豐富,信息來源可能更多和更廣。向他們谘詢,必定會得到熱心、有益的幫助。

(3)向所從事該行業的人員谘詢。他們對本行業和本職工作已經很了解,是很好的谘詢對象。

(4)各行各業的資料。可以從圖書館、網上、職業介紹所和勞動人事等部門獲得。

(二)個人的資料準備

[案例6.3]

每年的畢業生招聘會上,應聘者都是手拿個人簡曆在擁擠的人群中輾轉於各招聘單位的門前。招聘單位的人員接過簡曆,翻閱了之後問:“成績單帶了嗎?”應聘者回答:“沒帶,出門太著急了。”招聘者說:“來應聘,連成績單都不帶,你重視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