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典型筆試題目

不同的用人單位,筆試題目也各不相同。你所要應聘的職位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的回答也就不同。比如說,對於“井蓋為什麼是圓的”這個問題,應聘銷售的人自然要從銷售策略方麵回答,而應聘技術職位的人,可以從材料磨損、耐用性等方麵考慮。

6.筆試的細節管理

(1)注意交流。考前準備切忌閉門苦讀,應通過高校BBS等媒介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與切磋,向那些參加過筆試的人討教。

(2)注意心態。考前一定要休息好,保持自信與從容。筆試時要冷靜,審清題意,回答問題時要注意邏輯性與全麵性。

(3)輔助工具。接到筆試通知時,一定要問清楚考試類型以及需要的考試輔助工具。首先是文具,如鋼筆或圓珠筆,2B鉛筆,橡皮等。涉及運算方麵的筆試特別不要忘記帶計算器。其次是證件,身份證、準考證,要注意筆試通知。再者就是食品準備。在耗時較長的筆試中,水、巧克力等可以補充體力、鎮定神經。

第三節自薦藝術與技巧的準備

自薦就是自我推薦。求職需要的是實力,擇業需要的是智慧,自薦需要的是勇氣。自薦藝術與技巧在畢業生求職就業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學會自我推薦,已成為大學畢業生求職就業的重要能力之一。

一、自薦的種類

簡單地說出“我是誰”這並不難,難的是你“展示的適時,展示的適度”,給招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說自薦是一門很有學問的藝術,目前常見的自薦種類可分為現場自薦、電話自薦、書麵自薦、廣告自薦以及網絡自薦等形式。

(一)現場自薦

求職者到用人單位或招聘現場自薦。優點是直接麵對用人單位,便於展示自己的風度和才華,容易給用人單位留下較深的印象。如表現出色,可能會被用人單位現場錄用。缺點是涉及麵有限,不適宜路途遙遠的單位。現場自薦還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方式:登門自薦、參加人才招聘會自薦和在實習或實踐過程中自薦。

(二)電話自薦

指通過電話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的求職方式,充分利用短暫而寶貴的時間進行有效交流,傳遞重要求職信息,但這隻能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仍需要書麵材料或麵試的幫助。對於談吐自如、反應敏捷的畢業生,此種方式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書麵自薦

即通過自薦材料的形式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自薦材料可以郵寄,也可以當麵呈遞,還可以讓他人捎帶。這種方式覆蓋麵寬,可以擴大自薦範圍,不受時空限製,簡便易行,但反饋率較低。

(四)廣告自薦

主要是借助有關畢業生就業的雜誌、報紙、廣播或電視等媒體進行自我推銷,特點是覆蓋麵寬,可以擴大應聘範圍。部分長線專業、非通用專業的畢業生,以及一些有特殊專長的畢業生采用這種方式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網絡推薦

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產生了一種新的廣告形式的自薦方式——網絡自薦,即通過電腦傳遞求職信息,突破時空界限,使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可以直接在因特網上實現“供需見麵,雙向選擇”。

(六)間接推薦

1.學校推薦。多年來,學校在向社會輸送畢業生的過程中,與一些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密切合作、相互信任的工作關係,學校對畢業生的全麵情況又比較了解,而且以組織負責的形式向用人單位推薦的畢業生,具有較大的可靠性和權威性,也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因此,這也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的一條重要途徑。

2.他人推薦。即通過老師、親友推薦的求職方式。

3.中介機構推薦。即由中介機構根據自己提供的擇業信息代為向用人單位推薦的方式。

需要強調的是,選擇適當的自薦方式,在求職就業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上麵介紹的六種自薦方式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在現實的求職活動中往往要綜合應用才會達到自我推薦的目的。就每一個求職擇業的大學畢業生而言,究竟采取何種自薦方法,首先應當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其次選用哪種自薦方式當然還要看用人單位的需要。

二、自薦材料的準備

自薦材料是廣大畢業生用來和用人單位取得聯係、“投石問路”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後要想適時把自己推銷給用人單位,精心準備一份理想的自薦材料很重要。

(一)自薦材料的作用

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自薦材料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推薦、麵試、錄用都離不開它。

(二)準備自薦材料的原則

1.緊扣主題。材料要緊緊圍繞成功就業這個主題,凡是有利於就業的各種材料、各種方式都可以運用。

2.有的放矢。材料應根據大致的就業意向、就業行業、崗位的特點進行組織、安排和撰寫,要有針對性。

3.耳目一新。依照自身特點,從形式到內容,獨具匠心,充分展示自己的優勢,爭取使自己的材料與眾不同。但不要花哨,以莊重、樸實為宜。

4.實事求是。誠信是畢業生立足社會之根本,自薦材料的真實性是求職者的生命線。

(三)自薦材料的內容

1.推薦表

各高校就業推薦表的內容大體相同,大致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本人及家庭基本社會情況,二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及獎懲情況,三是個人評價,四是組織鑒定。其名稱一般都為“××學院畢業生就業推薦表”或“××學校××年畢業生就業推薦表”。這類推薦表在內容結構和欄目格式上都比較規範,畢業生不能隨意增刪。畢業生在填寫該表時,要認真仔細,字跡端正、清楚,內容翔實。切忌馬虎潦草,更不能抱著僥幸的心理,弄虛作假,一旦露出馬腳,將後悔莫及。在畢業生的推薦表上,院係組織審核其真實性後,對畢業生簽署評價和推薦意見,再由學校主管部門加蓋公章。用人單位對推薦表一般是比較重視和信任的。

2.個人簡曆

是指畢業生個人的基本社會情況及簡單曆史。這種資料要求完整、準確。簡曆上的姓名要與學籍、身份證上的完全一致。在內容上大致要涵蓋求職目標、教育經曆、專業水平、實踐活動和社會工作經曆、外語、計算機和其他技能水平、業務課程與研究工作及成果、興趣和愛好、推薦信以及成績單等。在格式上要一目了然,便於閱讀。簡曆用語也要求得體,書寫清楚工整。通常要求求職者的照片貼在簡曆的右上角。

3.自薦信

自薦信沒有什麼成規,也沒有統一的格式,重在內容真實,簡明扼要,措辭得當,工整清晰。一般可針對本人的自身情況和用人單位的具體要求來撰寫。自薦信的基本內容包括開頭(信函的開頭要標明用人單位的全稱,已知官銜的可直接稱呼,搞不清楚的可一律用老師或領導稱呼,這樣比較符合學生的身份。下文可直截了當地寫明就業信息從何獲得和對該單位或職位的興趣,寫清楚姓名、性別、年齡、學曆、生源地以及何年、何月從何學校、何專業畢業等個人的基本情況);結合專業和特長說明求職的願望動機(這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和關鍵部分);結尾(強調希望和用人單位主管人員見麵的願望,並道謝。如果附有個人簡曆,應提醒用人單位留意你附帶的簡曆。最後,別忘了寫清楚郵編和通訊地址,可以寫上電話號碼,落款時要用全稱,不可簡寫)。

4.其他附屬材料

在校期間所獲得的各類榮譽證書及成果證明或發表過的文章的複印件,老師的推薦信等。

在你選定了擇業目標,準備前去應聘時,應事先把自薦材料準備好。應說明的是,除了附屬材料外,自薦信和簡曆不要超過兩頁,否則,招聘者會失去耐心,將你的簡曆棄之一邊。

三、自薦的技巧

在現代社會中,不僅商品需要推銷,人也需要推銷。戴爾·卡耐基說:“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推銷你自己。”對於求職者而言,自薦的過程就是一個推銷自己的過程。掌握了自薦的技巧,你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一)畢業生自薦技巧

1.積極主動

自薦是求職者的主動行為。自薦信、個人簡曆等自薦材料的呈交、寄送要盡量及時進行。在了解到需求信息時,更不能遲疑,否則會錯失良機。為使用人單位更全麵地了解自己的情況,事先應做好各種自薦材料的準備。應做到:不等對方索要,主動呈交;不等對方提問,主動向對方介紹;不消極等待回音,主動詢問結果。這樣往往給人一種“態度積極、求職心切、胸有成竹”的感覺。

2.重點突出

在介紹自己的情況時,要重點突出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可以詳細介紹自己的專長、經驗、能力、興趣等,本人和家庭情況簡單介紹即可。為了取得對方的信任,有時還要舉例說明,比如,在大學期間發表的論文、參加的有關研究課題、獲得的獎勵、承擔的社會工作或某些工作經驗、社會閱曆等。要突出自己的優勢和閃光點。平鋪直敘,過分謙虛,有礙用人單位對自己的全麵了解和全麵評價,而且易失去求職的機會。

3.如實全麵

在介紹自己各方麵情況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優點不虛談,缺點不掩飾,是一說一,是二說二,客觀全麵,不能吹噓或誇大,尤其是在介紹自己以往學習、工作上取得的成果時,一定要恰如其分。否則,效果將適得其反。同時,自我介紹材料要全麵、完整,切忌丟三落四;個人基本情況、社會關係、工作簡曆、學習成績、業務特長及愛好,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否則會有不全麵的感覺。自薦信、推薦表、個人簡曆、證明材料一應俱全,才能給用人單位以係統全麵的整體印象。

4.有的放矢

針對用人單位的具體要求,強調自己的社會經驗和專業所長,做到“適銷對路”,這樣才能使招聘者相信你就是最理想的應聘者。比如用人單位招聘文秘人員,應著重介紹自己文、史、哲知識及寫作才能;用人單位招聘科研人員,應著重介紹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用人單位招聘管理人員,應著重介紹做學生幹部和在工作期間當領導的經驗及組織管理才能。強調針對性的同時,也不能抹殺相關知識才能的作用。專業特長加上廣泛的知識麵和興趣愛好會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總之,自薦時既要積極主動、重點突出,又要如實全麵、有的放矢。隻顧如實全麵,就會變成流水賬,缺乏吸引力。隻圖“閃光點”,難免會有嘩眾取寵之嫌。因此,要綜合考慮各方麵的因素,才能有助於實現自己的就業意願。

(二)約見用人單位的技巧

約見用人單位是指畢業生在對用人單位進行一番篩選後,事先與自己滿意的用人單位取得聯係,盡量征得用人單位同意而與用人單位主管負責人見麵。約見有利於畢業生自然、順利地接觸用人單位的主管負責人,避免其他因素的發生。事先約見,充分體現了對用人單位禮貌和尊重,容易和用人單位溝通。約見用人單位的禮儀,主要體現在對約見時間、約見地點和約見方式的選擇上。

1.約見時間要適宜

約見要選擇最佳的時間,這樣容易被對方接受。所以,約見時間的確定應盡量替用人單位著想,最好由用人單位來確定,盡量避免在對方工作忙碌或休息時間約見。

2.約見地點要便利

約見地點的選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具體原則是充分尊重用人單位的意見,方便用人單位按時出席。但無論約見地點選在哪裏,作為應聘者不僅要按時應約,而且還要遵守不同場合的禮儀規範,切不可喧賓奪主,自作主張。

3.約見方式要得當

約見作為一種人際間的信息溝通過程,需要借助各種信息傳播媒介與社會交際方式才能實現。得當的約見方式,無疑會給用人單位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常見的約見方式有:

(1)電話約見。電話是當今最普遍的通訊工具之一。電話約見有迅速、方便、經濟的特點,但電話約見是“聞其聲不見其人”,用人單位隻憑你說話的聲音、速度、用詞和措辭來決定取舍。因此,掌握電話約見的原則技巧是必要的。電話約見時應努力做到口齒清晰,用詞準確,稱謂得體,語調平穩,態度從容,理由充分,言簡意賅,通話時間要力爭最短。切忌心緒浮躁,語氣逼人。尤其是在單位借故托詞時,要心平氣和,好言相對。

(2)信函約見。信函約見是既不見其人,也不聞其聲,其技巧的關鍵就在於信函的設計和寫作上。成功的信函約見主要體現在信函的內容真實與形式的完美相統一上。“字字傳情,句句真誠,行行可信”是信函約見的關鍵。信要寫得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內容準確,言辭懇切,語句生動。書寫或打印均可,但寫信人的姓名應用筆書寫,以示對對方的尊重。

第四節應聘前的材料準備

一、求職信的寫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求職信的基本類別

求職信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1.從求職者的身份不同分

(1)畢業生求職信。我國每年有大量的大、中專學生和各種職業技能學校的畢業生,這些學生其中大部分需靠自己去聯係工作,尋求用人單位,這些畢業生就業時同用人單位的交往主要是以求職信的方式來進行的。

(2)待業、下崗人員的求職信。待業者的求職大都靠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發求職信的方式來求得工作崗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於市場的競爭,勞工的重新組合,也會出現許多下崗者。他們要謀求到新的工作崗位,除了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外,還得學會客觀真實地把自己推薦給有關單位,因此求職信對他們再就業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求職工具。

(3)在崗者求職信。已有工作崗位的人,由於不適應該崗位,或學非所用,潛能得不到發揮,或為了謀求更好的職位,也會向用人單位“發文”尋求新的工作崗位。這種狀況下所寫的求職信,我們稱之為在崗者求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