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做法是:對自己進行正確、客觀、公正的分析,發現好機會就果斷抓住。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當前與其他同學的差別上,而要立足於現實,努力從自身角度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不要盲目攀比。
七、從消極等待,到主動出擊、創造機會
[案例4.10]
某高校就業指導中心收到浙江一著名企業集團的回函,表示他們今年需要的畢業生比較多,屆時將派人參加見麵會。該校某係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了解到這一信息後,立即通知了係裏的全體畢業生。該係畢業生得知此事後,非常興奮,躍躍欲試,都在考慮怎樣才能好好地表現自己,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有些反應快的同學立即上網查找該公司的網站,詳細了解該公司的具體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管理機構,當然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們需要哪些專業的畢業生,以及對畢業生的具體要求。有些同學通過E-mail將自己的求職信和個人電子簡曆發給該公司;有些同學在網上查到該公司的電話號碼,主動打電話去該公司人事部,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後,將自己的書麵材料寄給了該公司。該公司收到這些書麵的和電子的材料後,在進行認真審閱的基礎上,確定了一些比較滿意的人選,給他們回了信或E-mail,並約定一到學校就先與他們麵談。果然,該集團提前一天來到學校,到校後即通知原先約好的畢業生到他們住的賓館見麵,雙方談得非常融洽,用人單位很是滿意,當場就和幾位畢業生簽訂了協議。
而這個係的有幾位同學卻沒有這麼主動,心想反正該公司要來參加學校的供需見麵會,屆時再向他們投材料也不遲,所以他們得到信息後並沒有太關注這事。等到學校供需見麵會舉辦的那天,他們興致勃勃地趕到會場,找到該公司的攤位時,才發現該公司的招聘計劃已基本完成,隻剩下少數幾個崗位,而且專業也不對口,這令他們大失所望。
點評
不少畢業生就怎樣麵對激烈的競爭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害怕就業、逃避競爭、抱有聽天由命想法的“問題畢業生”大有人在。他們找工作,大多指望招聘會和學校的招聘信息欄,很少主動去尋找招聘信息,或者在投了若幹份簡曆之後就處於消極等待狀態,不少人甚至因為投了簡曆沒有回音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從而影響以後的求職。
正確的做法是:通過多種途徑尋找招聘消息,如登錄公司主頁,打電話給公司人力資源部,上門詢問等,化被動為主動,靠自己創造機會,爭取機會。要認識到,從簡曆投出去沒有回音,不代表你不行,更不代表你沒希望了。簡曆投出去後,千萬不要“守株待兔”。若問題不在自己身上,就要主動出擊。打電話問明原因,表示你加盟該公司的誠意,並給自己多一次“亮相”的機會,讓對方加深印象。如果你對那家公司非常有興趣,那麼打電話之前還要“備備課”。
八、從浮躁抱怨,到誌存高遠、腳踏實地
[案例4.11]
“大學剛畢業的人工作最辛苦,拿到的待遇最低,想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比登天還難”,小吳這天剛從實習銀行回來就抱怨開了:“我們大專畢業生簡直就等於農民工。”同宿舍的小周忍不住接了口:“誰叫咱沒有關係沒有後台呢,你看人家小陳每學期都補考,卻早早找到了工作,還是公務員。”這句話即刻引來了小鄭更加憤慨的發言:“這年頭沒有公平可言了,上帝應該讓那些腐敗的官老爺們都見鬼去!”一時間,整個宿舍都彌漫著一股消極、憤怒的情緒……
點評
很多大學生在剛開始工作時,一遇到工作不順利,就不斷抱怨,感到很痛苦。其實,他們抱怨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工作真的不好,而是他們習慣了抱怨,有事沒事就喜歡抱怨。而恰恰是抱怨的行為,總是對現狀不滿,總想期待更好的機會落到自己的頭上,導致了他們工作陷入更加不堪的處境。
從平凡的工作中脫穎而出,與其說是由個人的才能決定,不如說取決於個人的進取心態。這個世界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開綠燈,而一個習慣把抱怨掛在嘴邊的人,隻會跟成功漸行漸遠。
正確的做法是:珍惜工作機會,踏踏實實工作,少一點抱怨,多一點付出。成功,永遠都是從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開始。年輕的時候,多幹活,都是對自己的鍛煉,與其天天抱怨,不如把時間用來學習,提升自己,等到你夠得上找一個更好的工作的時候,就可以輕鬆、自然地從一個崗位換到另一個崗位。千萬要記住:“如果你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九、從急功近利,到須知萬丈高樓平地起
[案例4.12]
電視劇《我的青春誰作主》中,錢小樣是個沒長相、沒技術、沒背景的小毛孩。當她辭去在寧夏的護士工作時,她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誌青年,所以極其不適合在寧夏這個小地方發展,換句話說,寧夏裝不下她,能裝下她的——隻有北京。可是,偌大的北京城怎麼可能輕易讓一個沒錢、沒文憑、沒技術、沒顯赫家庭背景的黃毛丫頭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呢?
所以,當衝進人才市場的前一晚,錢小樣信誓旦旦地表決心:目標明確,一個原則,兩個基本點。原則是什麼掙錢幹什麼,兩個基本點是先在專業特長內物色高收入職位,即使轉行也要找有發展潛力的熱門職業,如旅遊、房地產什麼的。
姥姥很誠懇地潑冷水:“現在是你找工作,不是工作找你。醫院護士、社區醫院,都挺適合你。”可惜錢小樣並不買賬:“我在家就當護士,出來還幹這個?那我為什麼來北京啊?就因為這裏機會多,對每個人都均等。”姥姥再次提醒:“再均等,機會也是給有準備的人預備的。”錢小樣不聽勸告:“我都準備好幾年了,專業對口的工作裏,醫藥代表掙錢最多,我明天第一檔就鎖定這職業。”
但醫藥代表不是誰都能幹的,要有這方麵的工作經驗,還要有醫院、藥廠、銷售鏈條上大量的人脈資源。小樣卻想當然地認為,認識了在醫院裏工作的高齊就算擁有了人脈。
結果,第二天,在人才市場上殺進殺出的小樣接受了一係列的打擊……求職失敗。
後來,在姥姥的舉薦下,小樣進入政法學院醫務室當校醫,專業對口,力所能及,可是小樣偏偏不愛這一行,心情一落千丈:“我這輩子怎麼就跳不出護士的命?”規規矩矩幹了一個星期,小樣發明了一條生財之道,100元錢一張假條賣給學生,被學校發現,並導致失業,從入京第一份工作裏下崗,重歸待業。
點評
劇中的錢小樣過於急功近利,而且自恃過高,好高騖遠。護士本來是她最駕輕就熟的一個工作,但顯然1500元的收入不能滿足她的需求,她賣假條的灰色收入是不應該擁有的收入。其實很多行業裏都有一些灰色地帶,我們是在用戲謔的方式告訴職場新人,你要掙心安理得的錢。小樣這個問題說小了是急功近利的個性問題,說大了就是品質問題。
很多大學生在找工作中,跟錢小樣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找工作,首先看的是待遇,看條件,看發展空間,恨不得想一步登天,卻不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與現狀。但要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工作基礎,沒有辛勤的勞動付出,“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正確的做法是:作為職場新人,切勿好高騖遠,急功近利,不要動不動就談工資,想抄近道,想掙“快錢”,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犯錯。剛開始工作,最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地工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工作中學到本領,提升自我能力和個人價值。在公司,隻有先站穩腳跟,才能談得上發展。另外,要認清自己是誰,有多大的能量,做多大的事。
十、從弄虛作假,到誠實守信永遠第一
[案例4.13]
小劉是江西省內某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的研究生,2007年畢業。為進入傳媒行業,2006年下半年起,他穿梭在各大媒體找熟人,投簡曆。他簡曆上寫著在傳媒業“豐富”的實習經曆,看上去像是相當有經驗似的。
“原先我的簡曆很簡單,同學們看後說這樣的簡曆盡管誠實,卻不出彩,招聘方連麵試的機會也不會給。為了找工作,我隻好硬著頭皮將自己的實習經曆擴充誇大,來證明自己有能力,有工作經驗。”小劉說,他從沒造過假,這次有點心虛,特意查了許多應聘細節和麵試技巧防止露“餡”。“盡管在簡曆上‘狠狠’秀一把的同學很多,可我還是有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就業壓力這麼大,加上媒體實踐性強,我擔心實習經曆的缺乏,會錯失就業機會。”
和小劉一樣,一名南航的大四學生也透露,他在求職簡曆中同樣動了“手腳”。他在大學未獲過任何獎勵,也未在學生會任過一官半職,更沒有實習經曆。“沒有這些,簡曆‘小家子氣’。雖然欺騙了用人單位,但大家都說‘簡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我也就隨大流了。”
點評
大學生希望自己的簡曆能吸引用人單位的眼球,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通過簡曆作假,在將踏上社會時放棄了誠信,得不償失。誠信是立身之本,對初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尤為重要。求職是他們正式接觸社會的第一步,應該守住誠信,否則,當誠信道德的底線被突破,它隻會越降越低,並最終影響人的一生。從招聘單位的角度來講,他們看學生的簡曆首先看態度,即簡曆製作是否認真、是否規範;其次看學生的基本情況,如所學專業、相關認證、英語過級等。那些看似搶眼的獲獎、實習經曆,隻作為參考,而不是關鍵。用人單位更看重學生的人品和工作態度,因為這決定著他們今後的發展潛力。靠誇大成績蒙混過關,若被發現能力或人品不及,還是會慘遭淘汰的。
正確的做法是:實事求是,在簡曆上突出重點,突出自己的特點即可。找工作,不光靠一份簡曆,還要靠態度取勝。要想在簡曆上“發光”,必然要在大學期間就不斷儲備能量。在大學期間,好好學習,多多參與社會實踐,這才是最實在的。
第三節做好心理準備,爭取成功就業
一、正視社會現實,調整擇業期望值
麵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要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好職業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在擇業的過程中,就收入預期,行業選擇,未來發展空間考慮等方麵適時地進行調整。社會和自我的發展都是動態的,應該用動態的長遠的眼光看待就業與發展空間的變化。特別在擇業的初期,期望一步到位,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是很不切實際的想法,正確的思路是不妨劃下生存的底線——能夠保障自己的生活,立住腳跟再作長遠打算,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遏製“畢業即失業”現象的增加。
二、客觀評估自己,合理自我定位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個人在選擇工作時,隻是從環境、待遇、便利條件等角度考慮,最後選擇的工作有可能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起來不愉快,或體現不了價值,甚至會後悔而不得不再次找工作。相反,如果對自己有一個真正客觀的評估,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性格選擇工作,才有可能找到滿意的工作,並在工作中發揮所長。
自我定位,包括定向、定點、定心、定位。
定向: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和目標選擇。定點:要去哪裏,要去哪個城市,接觸怎樣的人。定心:保持平常心,理性麵對困難和失敗。定位:步入社會擇業開始,要將以前的一切都歸零,從零起步建構自己的人生。工作是人生中新的地平線,不管你過去是優秀還是普通,都要拋開包袱,輕鬆上陣。定位既要誌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不管我們現在怎樣,擁有多少資源,我們都要有高遠的人生誌向。同時,在具體目標的選擇上,要選擇那些隻要努力就能實現的目標。
三、培養自信心態,提高受挫能力
我們不能改變嚴峻的就業形勢,但我們可以培養一個良好的就業心態。擁有一個良好的就業心態,不僅能讓你找到好工作,而且能讓你做好工作。
(一)自信
我們都想要成功就業,成功就是當你想當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說你想說的話。成功源於自信,自信的人相信:“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相信我能夠成功,我一定要成功!”
提升自信的方法:
1.積極的心理暗示,經常告誡自己:“我一定能行!”、“隻要我努力,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甚至比別人做得更好!”
2.從簡單的事情做起,經常體驗成功的快樂。
3.不要求完美,隻求每天進步一點點。
4.正確看待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往成功的一個腳步。
5.經常微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二)樂觀
大學生找工作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求職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是正常現象,切不可因過去失敗的經曆而束縛了自己的手腳。正確的應對策略是把挫折看成磨煉自己的機會,同時要從自身找原因,努力改進自己的不足,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下一次求職成功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