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接手《格致彙編》(1 / 2)

格致書院的創辦和運營費用雖然主要來自於華方官紳的捐贈,但是董事會還是按照華西對等原則設置,雙方人數各半,而且董事會主席、秘書和司庫(財務會計)等要職也一直由西人擔任,西人一直牢牢掌握著書院的實際控製權,並沒有像當初所承諾的那樣等書院走上正軌之後就把書院讓華人捐助者和華董自主。

所以王濤的提議雖然得到了傅蘭雅的支持,但是其他西人董事卻以這會打破對等原則為由不同意增選高睿為新的董事,除非有其他華董願意把自己的位置讓出來。

王濤這時反倒猶豫了,其他的華董也都各有來曆,對書院也多有貢獻,他不好貿然用高睿這個新人去頂替別人,這裏麵涉及到人情臉麵等很多問題。

高睿並不知道王濤想提名他當董事,更不知道此事因為西董的阻撓和王濤的人情糾結而受阻了。

就是知道了,高睿現在也不會太在意,因為他剛剛在格式書院發現了一個被埋沒的“寶貝”——一本名叫《格致彙編》的雜誌。

這本雜誌是傅蘭雅以格致書院的名義創辦的一份專門介紹自然科學知識的科普雜誌,上麵主要是介紹各分支學科的專業知識、各種新式科學儀器和外國先進器械,還有報道西方技術在世界上的應用和一些科學家的事跡,再就是選登一些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翻譯的比較淺顯易懂的譯著。

雜誌的編輯由傅蘭雅親自擔任,另外他私人聘用的一位華人助手欒學潛也會來幫忙。

隻是傅蘭雅跟江南製造局簽有合同,他必須按照製造局劃定的範圍和要求在翻譯館譯書,這份翻譯工作雖然報酬優厚卻也十分繁重,他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可以放在《格致彙編》上。

而欒學潛的主要工作還是為傅蘭雅管理他私人創辦的格致書室這個他更在意的科技書店,所以《格致彙編》的打理很成問題。

再加上這種純粹的科技期刊目前在國內的受眾還是很少,國內的郵遞係統也不發達,銷售量不大;另外傅蘭雅為了利於傳播,製定的售價也很低廉,導致雜誌一直在虧損運營。

所以《格致彙編》這個在高睿眼中的瑰寶從1876年創辦以來居然已經停刊了兩次,一次是1878年因為傅蘭雅送妻子回英國治病,雜誌無人主持,停刊兩年;另一次則是1880年因為雜誌虧損嚴重,傅蘭雅實在受不了了,這次幹脆一停十年。1890年再次複刊的時候《格致彙編》更是由月刊變成了季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停刊。

這樣窘迫的現狀讓傅蘭雅輕易就答應了高睿接手《格致彙編》的要求,還告訴高睿如果他不想辦可以隨時停刊。

高睿拍著胸脯向他保證為了讓更多的國人了解科學知識,無論有多少虧損自己也會堅持辦下去,絕不停刊!

傅蘭雅很是感動,高睿卻暗自竊喜。

高睿自然不在乎這點虧損,這份雜誌蘊含的價值和力量豈是一點兒金錢可以衡量的。

他已經檢視過市麵上發行的所有報紙和期刊,上麵很少刊登一些科技文章,而一些傳教士創辦的益智雜誌雖然偶爾會刊載一些介紹西方科技知識的內容,但卻很零散而且主要目的還是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