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腰腿痛病理症狀(1 / 3)

腰腿痛是常見病,其主要症狀是:腿部行動不便,步履艱難,站立不得,腰背酸疼,疼處腫脹,手觸則痛。

患者會有腰腿痛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因為急性或慢性損傷,比如:腰部或腿部肌肉、筋膜、韌帶、椎間小關節的急性或慢性損傷、脊柱骨折或錯位、椎間盤損傷等。

第二是因為先天性發育不良,比如:脊柱隱性裂、椎體或附件畸形、脊柱滑脫症、髖關節畸形、股骨頭先天性發育畸形、膝骨骺分離、膝軟骨發育不全、膝關節屈曲畸形等。

第三是因為炎性變,比如:脊柱結核、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纖維組織炎或肌筋膜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骶髂關節炎、膝關節炎等。

第四是因為功能性缺陷,比如:姿勢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長或臀部肌力不足等。

第五是因為內髒疾病,比如:泌尿及生殖器官疾病、肝病等。

第六是因為腫瘤,比如:原發性骨腫瘤、轉移性骨腫瘤、神經腫瘤等。

當然,不隻以上這六種,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過度肥胖、血液疾病、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床褥的影響等也可引起腰腿痛。

飲食宜忌。

腰腿痛有很多原因,不同的原因要食用不同的食物。如果是因為年老肝腎虧損的患者,應固腰補腎,這樣的患者可以食用胡桃肉、黑大豆、墨魚、杜仲、菟絲子、芝麻、牛肉、狗肉等。如果是因為風寒所致的患者應該食用蒼耳子、白花蛇、烏梢蛇、黃鱔、泥鰍、蚯蚓等。如果是因為咳嗽、深呼吸、轉側時疼痛的患者,可以食用李子、桃子、羊血、雞血、橘子、柚子、金橘等。

腰腿痛患者不宜適用生冷、酸澀、黏滯之物,活血行氣的食物也不宜食用過多。

食療妙方。

九味燉母雞。

原料。

丹參20克,黨參、茯苓、炒白術、川芎、白芍各10克,熟地黃、當歸各15克,甘草6克,母雞肉、豬肉、雜骨各500克,蔥、生薑、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丹參、黨參、茯苓、炒白術等9味藥物先用清水浸洗一下,用紗布袋裝好紮口。

(2)將豬肉、母雞肉衝洗幹淨;雜骨洗淨打碎;生薑洗淨拍破;蔥洗淨,捆成小把。

(3)將豬肉、母雞肉、藥袋和雜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燒開,打去浮沫,加入生薑、蔥,用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將湯中藥物袋、生薑、蔥撈出不用,再撈出雞肉和豬肉,稍晾,豬肉切成條,雞肉砍成塊,按量裝碗中,摻入藥湯,可加食鹽少量即成。

功效。

調氣補血,活血化瘀。適用於氣血兩虛,麵色萎黃,四肢乏力等。

壯腰雞。

原料。

肥母雞1隻,天麻、白術、黨參各15克,補骨脂12克,赤芍、寄生、木瓜、伸筋草、川斷各10克。

做法。

(1)母雞宰殺去毛、內髒,洗淨;天麻等藥用布包好。

(2)把用布包好的藥料放入雞腹內,入砂鍋,燉2小時後,即成。

功效。

可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痛,老年骨質增生和關節炎所致腰腿痛症。

備注。

食肉、飲湯,不拘量,吃後上床蓋被,以出汗為度,2天1劑,10劑為1療程。

枸杞田七雞。

原料。

枸杞子15克,田七10克,母雞1隻,豬瘦肉100克,小白菜心250克,麵粉150克,紹酒30克,味精、胡椒粉各5克,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母雞宰殺後,除去毛、內髒,剁去爪,衝洗幹淨;枸杞子洗淨;田七4克碾粉,6克潤軟後,切成薄片;豬肉剁成肉泥;小白菜洗淨,用開水燙後剁碎;麵粉用水和成包餃子用的麵團;蔥白洗淨後,少部分切成碎末,其餘切成段;生薑洗淨後,先切成大片,再切碎搗成薑汁。

(2)把全雞放入沸水鍋內煮一下,撈出用涼水洗後,瀝幹水分,然後把枸杞子、田七片、生薑片、蔥段塞入雞腹內,把雞放入燉鍋內,注入清湯,下入胡椒粉、紹酒再把田七粉撒在雞脯上,封嚴口,用武火大氣蒸2個小時。

(3)將雞蒸1個小時後,便可將肉泥加食鹽、胡椒粉、紹酒、薑汁和少許清水攪成餡,再加入小白菜和勻;將麵團揪成20份,包成小餃子。

(4)待雞熟時,燒沸水煮餃子,同時從蒸籠中取出雞,加入味精調好味,餃子煮熟後,撈入燉鍋即成。

功效。

滋補肝腎,活血化瘀。適用於貧血、頭暈、腰腿疼痛、肢體麻木等病症。

五香燉狗肉。

原料。

狗肉1000克,桔皮、桂皮、八角、蔥、薑、料酒、糖、精鹽各適量。

做法。

(1)狗肉洗淨,切塊,用開水汆過,撈出再衝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