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這道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和鈣、磷、碘、銅、鐵等多種礦物元素,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正常進行,提高肌體免疫力。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病患者食用。
蝦仁油炸蒲公英。
原料。
蝦仁150克,蒲公英葉20—30張,蒲公英花10,雞蛋1個,黑芝麻、麵粉、水、植物油各適量,精鹽少許。
做法。
(1)將鮮蝦仁用鹽水洗淨,撒上麵粉。
(2)將蒲公英葉切成2厘米的段;花用幹淨布擦一下;黑芝麻上鍋幹炒一下,放在較稠的麵糊中攪拌均勻,再打入雞蛋,放入油鍋炸至焦黃,擺入盤中,蘸辣醬油食用。
功效。
健胃、利膽,可促進膽汁、乳汁的分泌,防治貧血,防止動脈血管硬化,治療乳腺炎。
清燉木耳香菇。
原料。
香菇50克,木耳25克,料酒、精鹽、味精、蔥段、薑片、胡椒粉、熟豬油、雞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香菇、木耳分別用清水泡發,去雜洗淨,泡發的水過濾澄清留用。
(2)將料酒、精鹽、薑片、蔥段、豬油、香菇、木耳同放入砂鍋中,加入泡香菇、木耳的水和雞湯,先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香菇、木耳入味,揀去薑片、蔥段,加入味精、胡椒粉調味即成。
功效。
此菜可用來治療和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及癌症。
鬆子仁燒香菇。
原料。
水發香菇400克,鬆子仁100克,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薑汁、濕澱粉、香油、豬油、高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水發香菇去雜洗淨後切片,下沸水鍋內焯透撈出;將鬆子仁去皮,用刀滑拍一下,使其爛而不碎。
(2)炒鍋加豬油燒熱,把鬆子下鍋炸一下,再放入香菇、精鹽、味精、料酒、醬油、薑汁、高湯燒煮待燒透入味,用濕澱粉勾芡,淋入香油,起鍋盛入盤中即成。
功效。
香菇含有的物質有健胃益氣,滋補強壯的作用,並且有降低血脂及膽固醇,加速血液循環,使血壓下降的作用。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治療作用。鬆子中含有的物質可降血脂,防治動脈硬化。二者組成此菜肴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對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醬香茄子。
原料。
茄子750克,豬瘦肉100克,豆瓣醬50克,白糖、水澱粉、花生油、味精、高湯各適量。
做法。
(1)茄子去把,去頂,去皮,切成5厘米長的手指條;豬瘦肉洗淨,切成絲。
(2)起熱鍋,放入花生油,待油燒至6成熱時,將茄子條倒入油鍋內,炸幹水分後,倒入漏勺,瀝去油。
(3)鍋內留少許餘油,將豬肉絲下鍋炒散後,放入豆瓣醬,炒至油呈醬紅色時,加入茄子,炒勻,噴料酒,加高湯、白糖、味精,炒和,下水澱粉勾芡,立即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
此菜可作為動脈硬化、高血壓、壞血病等病人的保健佳肴,常吃,可使病人早日康複。
植物扒四寶。
原料。
水發香菇50克,鮮蘑菇50克,水發竹蓀50克,竹筍50克,菜苞200克,料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澱粉、蠔油、雞油、香油、高湯、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水發冬菇選大小均勻的塊,去雜洗淨,擠幹水分,放入碗內,加入高湯、豬油、白糖,上籠蒸半小時取出;將水發竹蓀、竹筍去雜洗淨,均切成5厘米長的段;鮮蘑去雜洗淨,下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擠去水分備用。
(2)鍋燒熱,加豬油、料酒、高湯、蠔油、醬油、精鹽、白糖、味精、香油,投入香菇、竹蓀、蘑菇和適量水一同燜燒至湯汁濃稠撈出(保留原湯)。
(3)將各物分別擺在淺碗內,加入原湯,食時上籠蒸熱後,覆在盆中,揭去扣碗。
(4)菜苞過油後撈起,再下鍋,加入精鹽、高湯燒出味起鍋,圍在四寶邊上。用豬油起油鍋,烹入料酒,加入高湯、精鹽、醬油,燒沸後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雞油、香油澆在麵上即成。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