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高血壓病理症狀(3 / 3)

酸炒蘿卜絲。

原料。

紅蘿卜絲300克,幹辣椒10克,植物油60克,大蒜瓣20克,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紅蘿卜絲洗淨,晾幹,放入裝酸湯的缸內,蓋上蓋,醃漬2天;幹辣椒去蒂切碎片;蒜瓣剝皮切片。

(2)淨鍋置武火上,將油燒至7成熱,放幹辣椒炒香,再放蒜片煸出香味,倒入酸蘿卜絲加鹽、味精炒勻,淋上香油,裝盤即成。

功效。

養肝明目。適用於各類高血壓患者,尤以肝腎陰虛者為佳。

炒金針菇。

原料。

金針菇150克,蔥薑絲、水發冬菇、筍絲、香油、芝麻碘鹽、雞精、白胡椒粉、清湯、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金針菇用清水泡1小時,撈出切去花蒂,用清水煮30分鍾,撈出,控淨水分;冬菇切絲。

(2)鍋置火上,加香油適量,燒至4成熱,下入蔥薑絲爆鍋,下入金針菇、冬菇絲、筍絲、料酒、芝麻碘鹽、雞精、白胡椒粉、清湯炒勻至熟,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

活血散瘀,降低血壓。適用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食用。

素炒五絲。

原料。

土豆100克,芹菜250克,大蘿卜60克,黃花菜30克,香幹(豆腐幹)2塊,植物油40克,精鹽2克,蔥8克,薑8克,味精3克。

做法。

(1)蔥去根及幹皮切成絲;薑洗淨,切成細末。

(2)芹菜去根及大葉洗淨,切成3厘米長的段;土豆削去皮,洗淨切成絲;黃花菜用溫水泡開,撈出擠去水,先切去底端硬蒂,再從蹭切斷;香幹先片成薄片,再改刀切成絲;大蘿卜洗淨切成細絲。

(3)鍋內放清水燒沸後將芹菜段焯一下。

(4)炒鍋內放植物油,油熱後下蔥、薑煸出香味,下大蘿卜絲、土豆絲,炒至斷生,下黃花菜、香幹絲及芹菜段,稍炒,下精鹽及味精,炒勻出鍋。

功效。

通氣利尿,清熱解毒,降血壓。適用於高血壓患者食用。

燜豆角。

原料。

豆角400克,香菇50克,植物油15克,醬油10克,精鹽3克,料酒5克,蔥5克,薑5克,味精2克,高湯適量。

做法。

(1)將豆角洗淨,掐去兩端尖角,掐時順便將兩側的筋撕去,掰成3厘米長的段(掰的比切斷的更容易進味);香菇用溫水發泡(約需2小時),泡開後洗淨泥沙,切成1厘米寬條;蔥去根及幹皮,切成薄片;薑洗淨切成末。

(2)炒鍋內放入植物油,油熱後下蔥、薑熗鍋,入料酒、高湯(或清水)少許,放豆角段及香菇條,入醬油、精鹽翻炒均勻,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燒。至豆角綿軟,即可入味精,出鍋裝盤。

功效。

清補脾胃,平降血壓。適用於高血壓患者食用。

熗芹菜。

原料。

嫩芹菜500克,生薑絲、麻油、醋各10克,花椒、精製植物油、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嫩芹菜洗淨,切成4厘米長的段,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後用涼水浸涼,控水後放碗中,加精鹽適量,擠去水分,再撒上生薑絲,淋上麻油。

(2)鍋置火上,放植物油燒熱,下花椒稍炸,待出味,撈出花椒,然後迅速將油淋在芹菜、生薑絲上,拌勻,加蓋悶10分鍾,至芹菜入後開蓋,加入味精、精鹽、醋,調拌均勻即成。

功效。

降脂降壓,醒腦健神,清熱祛風。適用於各類高血壓患者,對伴有神經衰弱、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患者尤為適宜。

乳香西紅柿。

原料。

牛奶200克,雞蛋3個,番茄2個,澱粉、精鹽、胡椒粉、綠色菜葉、花生油、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番茄洗淨,切成月牙塊;用澱粉將牛奶調成汁;再煎幾個荷包蛋。

(2)將炒鍋置火上,放入少許花生油,燒熱後放入番茄塊,翻炒幾下,加適量精鹽,然後,把調好的奶汁倒入鍋內攪勻。

(3)將荷包蛋攤在鍋內,放入少許白糖、胡椒粉,用小火燉3分鍾,再加少許味精,調勻,出鍋裝盤。最後把洗幹淨的綠菜葉切碎或撕碎放在盤上,點綴一下,即成。

功效。

健脾開胃,增強鈣質,降血壓。適用於高血壓患者。

馬蘭頭拌海帶。

原料。

馬蘭頭200克,海帶100克,麻油30克,紅糖(或白糖)15克,蒜泥、精鹽、食醋、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馬蘭頭揀雜洗淨,放入沸水中焯至色澤泛青、柔軟時撈出瀝幹;把海帶先用溫水浸泡2小時,待變軟後,洗淨泥沙,用沸水焯10分鍾,然後切成小塊狀或絲狀。

(2)將馬蘭頭與海帶一起置於盆內,放入精鹽和食醋攪勻,5分鍾後淋上麻油,撒上味精和紅糖,反複拌勻即可。

功效。

清肝泄熱,調心和血。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高血壓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