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清熱潤燥,滋陰養陰,生津止渴。適用於身體燥熱,心煩口渴,喉幹咽腫等症。
薑末雲參豬腸湯。
原料。
雲耳25克,發好的海參600克,豬大腸300克,薑末10克,豬油、精鹽、味精、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豬大腸去掉脂肪黏膜,用精鹽醃透、搓擦,用清水反複洗淨,切成段,備用。
(2)把雲耳、海參分別用開水浸泡至透,再用清水洗淨,將海參切成條狀,備用。
(3)將砂煲洗淨,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燒開,然後把雲耳、海參、豬大腸、薑末放入煲內,改用中火繼續煲4小時,加入精鹽、豬油、醬油、味精調好味,再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
養陰潤燥,活血祛瘀。適用於唇焦舌燥,咽喉幹渴,肌膚幹燥。對咽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枸杞粥。
原料。
選用優質枸杞子15克,糯米150克。
做法。
(1)將糯米、枸杞子分別洗淨。
(2)將糯米、枸杞子放入鍋中,加水放置30分鍾,以文火煮製成粥即可。
功效。
具有滋陰潤喉的功效。適用於慢性喉炎、咽喉幹燥者。
備注。
每天服用1碗。
芝麻紅糖粥。
原料。
選用芝麻5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
(2)粳米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時,拌入芝麻紅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
此粥氣香味美。適用於肝腎不足、頭昏眼花、肺燥咳嗽、咽幹等症。
羅漢果茶。
原料。
羅漢果1個。
做法。
(1)將羅漢果切碎。
(2)把切碎的羅漢果用沸水衝泡10分鍾後,即成。
功效。
清肺化痰,止渴潤喉。主治慢性咽喉炎,肺陰不足、痰熱互結而出現的咽喉幹燥不適,喉痛失音,或咳嗽口幹等。
備注。
不拘時飲服。每日1—2次,每次1個。
大海生地茶。
原料。
胖大海5枚,生地12克,冰糖30克,茶適量。
做法。
(1)把上述材料共置熱水瓶中。
(2)用沸水衝泡半瓶,蓋悶15分鍾左右,即成。不拘次數,頻頻代茶飲。
功效。
清肺利咽,滋陰生津。適用於慢性咽喉炎、屬肺陰虧虛者,如聲音嘶啞,多語則喉中燥癢或幹咳,喉部暗紅,聲帶肥厚,甚則聲門閉合不全,聲帶有小結,舌紅苔少等。
備注。
每日2—3劑。
橄欖海蜜茶。
原料。
橄欖3克,胖大海3枚,綠茶3克,蜂蜜1匙。
做法。
(1)將橄欖放入清水中煮片刻。
(2)然後衝泡胖大海及綠茶,悶蓋片刻,入蜂蜜調勻,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利咽潤喉。主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幹燥不舒,或聲音嘶啞等屬陰虛燥熱證者。
備注。
每日1—2劑。
雙根大海茶。
原料。
板藍根15克,山豆根10克,甘草10克,胖大海5克。
做法。
(1)把上述材料共置保溫瓶中。
(2)用沸水衝泡,蓋悶20分鍾後即可當茶水飲用。
功效。
清熱、解毒、利咽。適用於慢性咽炎咽喉疼痛明顯者。
備注。
也可加水煎煮後,倒保溫瓶中慢慢飲用,每天1劑。
天冬飲。
原料。
天門冬15克,白糖45克。
做法。
(1)將天門冬除去雜質,用清水洗淨,用碗蓋好,燜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成段,備用。
(2)把煮鍋刷洗幹淨,將天門冬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於旺火上燒開,以文火熬煮20—30分鍾,離火,將汁倒入杯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
滋陰,潤燥,清肺,降火。適用於陰熱發熱,咳嗽吐血,咽喉腫痛者飲用,效果極佳,對便秘者也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