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國王為自己的先祖不厭其煩地辯解,並強調說當時袁可立等明人所看到的情況是不全麵的,自己先曾祖父所發動的政變是光明正大的,並沒有陰謀在裏麵……
這種要求和說法,後世的國人1點都不會覺得過分……
因為什麼?因為他們是朝鮮人……
聽著這名錦衣衛百戶講述完朝鮮的變動,朱弘昭摳摳耳朵笑了笑:“小國就是小國,5人就能發動政變……袁老頭兒不厚道呀……”
在京城,5人投進去連個水花都漂不起。
這種宗室政變的問題,他真的不好處置。要處置也隻能是派人做掉李倧,重新選1個朝鮮宗室來繼承王位。可現在的形勢,根本來不及。如果不開戰,他派幾千人走海路去朝鮮,和皇帝討要1份聖旨,就能給朝鮮換個王。
如果他承認李倧這個宗室發動政變還能取得王位,那他將會遭到朝野的質疑。綱常倫理是基本的道德觀念,必須要擺正。
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棘手,1邊讓人騰出場地接見這些朝鮮使團,1邊喊來袁可立,這個東林黨骨幹份子實在是麻煩……
“下官登萊巡撫……”
“別那麼生分,給孤說說,老頭兒你是怎麼個想法?”
朱弘昭有些氣惱,拉著袁可立入座,坐下指著自己鼻子說:“明眼人都知道此時應當怎麼處理,可本王是宗室升上來的皇室親王,這種事情本王能張嘴?老頭兒,你不厚道。”
被稱呼老頭兒袁可立也不覺得生氣,齊王除了管軍管的嚴不許他插手衛所軍外,其他方麵對他挺尊敬,有不懂的地方就會請教他,老頭兒有一種長者的意味在其中。
袁可立歎1口氣,有些苦惱:“下官也不好做決定,朝鮮此事殊為棘手。若認可李倧,朝中禦史、清流們說不得會罵下官違背綱常,有失宗主大國威嚴……”
“那就將這夥叛逆使臣斬首,勒令朝鮮王室選1個賢明懂事的出來。難不能,朝鮮還敢跟著蒙古、建奴作亂不成?”
朱弘昭說著眨眨眼睛,拳頭伸出握了握:“總兵張彥芳都被本王收拾掉了,再多1個朝鮮不算什麼。”
“齊王殿下莫說氣話,朝鮮人做的事情雖然可惡,但也是一種改善。原朝鮮王李琿與建奴勾結,留著遲早也是禍害。隻是朝鮮人竟然先斬後奏,無視宗主的行為實在是讓下官氣憤。他李倧就是心太急,現任命他為新王,朝廷顏麵何存?”
袁可立確實生氣,朝鮮人給他招呼都不打一聲,實在是打臉。
如果李倧不急著稱王,朝廷可以從容不迫的任命他為朝鮮王,可他偏偏在朝廷任命之前稱王,無視了宗藩關係,違背了綱常倫理。
或許李倧也知道,他背叛自己伯父,等朝廷做決議,他將失去繼承王位的資格,這才急著稱王,想造成既定事實。
這個年代的綱常倫理就是普世價值,如同後世的拜金主義。
朱弘昭想了想,朝鮮人絕對要收拾,漢化起來非常輕鬆,9說:“讓他先監國,此戰朝鮮若能助力毛總兵立下功勞,再議論這王位歸屬。等平定了建奴,再慢慢收拾這些不知禮儀的朝鮮棒槌!”
袁可立上下打量朱弘昭,神色古怪。
這朝鮮軍隊能不能立功,是不用思考的東西,能給毛文龍痛痛快快提供軍糧,不拖後腿就算了不起了。
看來,齊王對朝鮮有動手的意思。對於朝鮮的搖擺,朝中的態度是統1的,那就是收拾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