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兵災起西南(2 / 3)

水西因為安位年幼,出兵1事不順利,拖延下來。倒是奢崇明動作快,心急火燎湊了兩萬彝兵去重慶領取軍餉、兵甲儀仗和作戰物資。

當然了,請土官出兵,朝廷也要有所表示,賞賜也是大大的。而奢崇明又有大誌向,比如興複彝國,反正他覺得土官和大明番邦國王沒啥區別,繼位都需要朝廷任命,隻是國王的名聲更響亮1點,排場也更大1點。

如果在遼東立下大功,可能朝廷還會封他個王當當,所以奢崇明滿懷期望而來。現在為朝廷出戰,吃著朝廷糧餉還能練出1支精兵,多好的事情啊。結果他失望了,徹徹底底失望了。

明軍的規矩就是客軍要自籌糧餉,帶兵到重慶的奢崇明和他兒子奢寅,女婿樊龍、部將張彤等人找巡撫徐可求索要軍餉。

畢竟土官的兵是徹徹底底的私兵,不能和朝廷地方供養的戰兵並論,巡撫徐可求同意發餉。但朝廷內的事情也9那樣,足餉是不可能發的。沒有拿到足餉,這讓奢崇明父子如何能滿意?

然後奢崇明又找兵備道官員核實兵員,好領取鎧甲武器。可彝兵悍勇有餘而行伍軍紀散漫,也可能是奢崇明打點不到位,被兵備道官員拿捏,讓他回去重新募兵,這批兵質量不過關。

兩萬人跑來跑去,吃喝全是奢崇明的,他如何能接受這個說法?

然後又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彝兵之中有隨行女子,在河邊洗衣,當地駐軍巡哨路過調笑兩句,隨即被過往的彝兵一頓狠揍。

事情鬧大了,內部本9不滿,奢崇明覺得自己被明朝官員輕視,心中火大。

要知道,是他上書朝廷自請永寧、水西兩地的彝兵赴遼作戰。本以為朝廷會大大嘉獎,可他帶著族裏精壯前來,3番兩次被輕慢,這讓他無比的憤怒。

他1個偏居西南僻壤的土官怎麼可能知道朝廷裏的規矩?又怎麼知道明朝此時貴文賤武,人家堂堂巡撫,連手握數萬大軍的總兵都不放在眼裏,更別說他1個麾下散漫,不懂規矩的土官了。

彝人本9意氣重性子直,加上又看不起各地駐軍戰鬥力,幹脆先造反,打不過再投降不遲。水滸傳上不是說了嗎,造反為的就是招安,搞不好還能弄個王位回來。

於是重慶的官員倒黴了,巡撫徐可求,朝堂上也是掛號的重要人物,以及重慶的2多名官員都被奢崇明宰了出氣。

成功發動叛亂後,這夥兵備道認為要打回去重新募的不合格彝兵,1舉占據重慶,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勢如破竹。奢崇明顯然不是造反的料子,不知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9字真言。

迫不及待地建國號“大梁”,設丞相、5府等官。緊接著招募士卒,奢崇明和兒子奢寅率軍數萬分道於十月中旬向成都進發,先後攻陷富順、內江、資陽、簡州、新都、直達成都東南不遠處的龍泉。

得知奢崇明叛亂造反,水西傳承千年的安氏響應。2年前貴州遵義傳承67百年的土官楊應龍造反,秦良玉平定的時候水西安氏出力甚大。

這現在水西安氏當家人是奢崇明的妹妹,而奢崇明又娶了安氏女子,兩家姻親無比親密仿佛1家,現在奢崇明造反,水西安氏也隻能響應。否則奢崇明被平定,搞不好安氏也要受到牽連。

2年前的楊家就是例子,被朝廷滅了,順帶的還將當地土官製度廢除,改土官為流官,設置府縣,也就是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