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兵災起西南(3 / 3)

反正西南地區山多路少,一片窮山峻嶺。朝廷大軍再多,補給不易,也施展不開,所以調不來多少。隻要打1架,打的猛1點讓朝廷知道他們不好收拾,再投降不遲。

傳承千年,又世代與4周土官豪強宗族聯姻,水西安氏的影響力大的驚人。他們1動,引發連鎖反應,叛兵數日間高大十餘萬。

坐鎮成都的四川布政使朱燮元運氣不錯,十月十八日僅有兩千兵的成都被奢崇明數萬大軍包圍。

運氣好是因為此時秦良玉就在不遠處的石柱招募編練新軍。石柱宣撫使原本是秦良玉丈夫,後來秦良玉繼承土官,她自幼9熟讀兵法軍陣,練出1支白杆兵,能打能拚,威名軍功也是朝野傳頌的。

白杆兵原本由秦良玉兄長秦邦屏率領赴遼參戰,在救援沈陽時被建奴騎兵夾擊,戰死兩千殺敵千餘。這可是步卒啊,殺的還是騎卒,殺的建奴膽寒。隨著秦邦屏戰死,白杆兵勢頹,在友軍賣隊友的傳統下,元氣大傷。

而秦良玉則奉命重新於石柱編練白杆兵,得到朱燮元調令,46歲的秦良玉分兵派遣弟弟秦民屏和侄子秦翼明率4千新編白杆兵斷奢崇明回歸重慶的後路,親自率6千精兵沿江北上救援成都。

西南一片戰火,等這些戰事進展通過邸報送到大同東路的時候已經到了大雪紛飛的臘月。

朱弘昭也是半夜被孫河喊醒,披著棉被在燭光下讀著邸報,暖和的棉被都擋不住來自心底的寒意,前世怎麼9沒聽說過明末西南還有土司造反?還是規模達到十萬級別的大場麵!

彝民剽悍善戰,隻是不習軍陣。若不能短時間內平定,等叛亂彝兵在戰爭中學會戰爭,雙方殺出了大仇恨,那就不好平定了。

而且西南地區道路9那麼寥寥幾條土路,下個雨就要大修的山路,物資轉運困難,朝廷派出的大軍人數多了擺不開,而且也沒多餘的軍力投入西南戰場。

所以朱弘昭斷定這場戰事不能1口氣壓下去,就會拖延下去,直到將彝兵的血氣磨幹,他們才會投降。

他1點也不擔心叛亂彝兵會有建奴那樣的氣勢,艱難的交通環境和貧瘠的物質,9限製住了彝兵,他們殺不出來。哪怕四川全亂了,隻要堵住險要路口,彝兵最多隻是割據巴蜀雲貴,不可能像建奴一樣。

再說建奴能入關,也是滔天大幸,不可複製。

看完邸報,他目光驚疑不定。他前世9沒聽說過明末西南土官叛亂,難道是自己的到來引發的蝴蝶效應?

可這未免有些扯淡,他在山西最北處,而叛亂的地方在四川、貴州,根本影響不到。

或許這場戰亂並不持久,所以後世9不怎麼出名。而且秦良玉這位傳奇女將軍就在平叛第1線,她若在,說明這場叛亂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夫君?”

見他臉色陰晴不定,李幼娘莫名擔心。

“姐姐先休息,我要去天成衛城1趟,父親遣孫河送邸報於我,說明父親心中有想法。”

一旁李秀娘匆匆穿戴好,正給朱弘昭倒茶,1聽朱弘昭這話,手1抖,顫音問:“二郎,舅公該不會要赴川平叛?”

“姐姐莫要擔憂,如今咱東路兵強馬壯,派出5千人平叛的力量還是有的。”

李秀娘擦拭桌上水跡,擠出1絲強笑:“姐姐為二郎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