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奉國中尉,隻能當豬!(2 / 2)

朱二哥前世聽聞,似乎是晉王一係某個王爺,整天窩在家裏造人,造了一百多兒子,除了一個襲爵外,其他都是鎮國將軍爵位。還有一個子孫力有不逮,造了7多個就造不動了。

兩個人的記憶交織,朱二哥心中更是無比的惆悵。那些粗製濫造的鎮國將軍,一個個年祿1千石,而他這個小小的奉國中尉隻有兩百石,這日子沒法比。

鎮國將軍上麵郡王年祿兩千石,再上親王年祿萬石。親王還能開辟王莊藩田,到處侵占肥沃田地,這日子別提多滋潤了。

一瞬間他都想陰死整個代王府的人,讓他繼承代王爵位。

這隻能想想,代王1係還有很多分支郡王,而他還不是代王1係的,代王府上下死絕,也輪不到這個魯王1係的小小奉國中尉來襲爵。

“為啥不是宋朝?明朝的宗室苦啊,十歲了,連個正式名字都沒有。老頭子病的那麼重啥時候駕鶴西去,沒了這點祿米,老子別說讀書,餓都餓死了。”

朱二哥鼻青臉腫的小臉蛋望著窗外明月,滿是憂愁。宋朝的宗室不說別的,起碼1出生就能有名字,而且還能參加科舉。從開科到宋亡,每屆進士中趙家宗室子弟平均3多人,看看明朝,真心沒法比。

這個朱二哥以前的記憶沒多少意義,不過跟著父親啟蒙學了《千字文》、《百家姓》之類的東西,還認得一些繁體字,至於會不會寫,和現在這個朱二哥一樣,會認不會寫。

宗室是明朝的1個負擔,明朝皇族也算厚道,沒有學清朝襲爵降級那一套。老子是奉國中尉,兒子沒辦法再降,還是奉國中尉。

好在萬曆皇帝幹了一件好事,開了宗科,允許鎮國將軍以下的宗室子弟走科舉的路子自謀生路。為的是減少祿米的支出,可惜收效甚微。

但好歹也是1條路子不是,比如朱二哥這位父親就想著走宗科的路子,謀取活路。

朱二哥表示非常欣賞這位有進取心的新父親,而他也有一種深深的緊迫感。明史他不清楚,但也知道萬曆之後是有名的木匠皇帝,魏忠賢就是這段時期崛起的,而魏忠賢是被崇禎皇帝幹掉的!

崇禎皇帝……以前朱二哥還能說說風涼話,讚歎一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類的悲壯。現在,作為1個宗室子弟,有文人欺軟怕硬特質的朱二哥,想想滿清的屠刀和野蠻,他就遍體生寒。

還有闖王同學,更是帶著流民大軍4處殺大戶,最典型的大戶就是地方上的藩王。貌似大同城破,代王1係和城中數萬民眾都被屠了。

更令他記憶深刻的是福王,雖然不知道福王叫什麼是什麼來路,隻知道這是個倒黴的胖子。被和鹿一起烹製,做成1道名叫‘福祿’的菜給義軍下酒了!

現在皇帝和文人集團死死防著宗室,難道這輩子就這麼混吃等死,然後等李自成義軍或滿清屠刀砍下來?

作為某個有輕微受迫害症的孩子,他危機感很強。算起來崇禎皇帝是萬曆的孫子,那自己和崇禎皇帝差不多年紀,滿清入關時自己還是壯年,到時候肯定拖家帶口……

他不知道,他這具身體和崇禎皇帝同歲。

現在被當豬養著,連狗的事情都不讓做,以後狗還能投靠新主子,而他隻能被當成豬給殺了。

這種命運是朱二哥不能接受的,他已經遺忘了前世的父母,他要為自己這1生奮鬥。

父母有當公務猿的哥哥養著,偏僻小縣兩處院子也快被征購,父母會生活的很滋潤。自己又不明不白死在局子裏,他們也該有點表示,畢竟自己還是多少有點影響力的。

他怎麼知道,他留下‘查水表’3個字給好哥們兒和網友,本人又死在局子裏,傷口像是1槍爆頭。於是他成了最新的熱搜名詞,還帶動不溫不火的作品紅了起來,同時讓某些人倒了大黴,為了不讓他家人鬧事,他哥哥提了1級,家裏還得了3萬封口費。

躺在冰冷的炕上,朱二哥摸了摸周身,身子骨還成,鍛煉一下當不成文人,當個士兵也成。總之不能束手待斃,也不能丟了穿越眾的臉麵。

不想當王爺的宗室不是好宗室,不想造反的王爺不是好王爺。

大明朝,等著吧,大爺來了!

想著以後三宮六院72妃三千佳麗數萬宮女,朱二哥充滿幹勁緩緩入睡。

他不知道,陷入沉睡後腦門綻出紫青光團,圍繞他旋轉幾圈後,各自留了1個種子融入他眉心。紫青兩色又相互纏鬥在一起,衝天飛去,好在無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