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管住自己的嘴巴?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敢於納諫、從善如流的明主畢竟太少,喜聽恭維讚頌之辭也是人性中的一大致命弱點。楊修的被殺,顯然是由嘴巴引來的橫禍,其教訓是慘重的,其啟示是頗耐人尋味的。
有嘴巴可以說話是幸福的,然而也正應了老子的那句名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從口出,嘴巴竟會導致殺身之禍,筆者從中讀出了古代智者所說“慎言”二字的沉重分量。在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上司麵前,管好自己的嘴巴舌頭,守住自己心靈的大門,關鍵時刻,沉默是金,也許是最好的人才自我保護的護身符。
散布流言和謠言,一直是一種被人們痛恨卻又難以杜絕的惡習。流言中的阮伶玉,“狼來了”故事中的小孩童,他們的悲劇是嘴巴造成的。在巴西利亞的卡斯卡維爾市,市法院的有關規定禁止該市的在職人員散布流言。凡是參與了製造謠言和散布流言的國家公務員,將麵臨通報批評、接受職業教育甚至停止執行公職的處罰。“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在工作中如果人人都管住自己的嘴巴,不亂說亂傳,就沒有那麼多是是非非。
文懷沙先生在談“知道”時,曾有一段精辟的論述:有些人受人尊敬是因為知道——知了才道;而有些人則惹人討厭,這是因為不知道——不知卻要道。
知道,在平古縣的方言裏叫“知不道”,就是明明知道卻不隨便講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胡說八道。
讓嘴巴寬容些。一些人的嘴巴越來越挑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越是珍稀越要吃,越是野生越要嚐,這些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難以估計。
環保,應從嘴巴開始。地球上很大一部分能源、資源是為嘴巴服務的,管住自己的嘴巴。有位藝人曾說過樣的話:“我不需要你們的掌聲,隻希望在座的諸位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吃野生鳥類,這就是對我最大的關愛。”“非典”、禽流感的爆發給了我們一次嚴重的警示,管住自己的嘴巴,別吃野生動物了,不是為了應付“升官”的考試,而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健康!
我想減肥想了有好幾年了,就是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巴。我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巴,所以造就了我現在的肚子。在吃飽的時候我是憎恨自己的嘴巴,但在進餐廳前我是用肚子思考的。誠然,如我者,大有人在,是因沒有管好自己的嘴巴所致。
嘴巴是別人的,但人生卻是自己的;嘴巴長在別人嘴上,但自己卻要走屬於自己的道路。禍從口出,此言不虛。殊不知,當你進入高位時,留意自己的嘴巴,也就是你進入高位或發揮至極致時,要留點“心”。無論你失去什麼,就讓它失去;但千萬別失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