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每天進步一點點(1 / 3)

價值是一個變數。今天,你可能是一個價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滿足現狀,那麼明天,你的價值就會貶值,被一個又一個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著看似卑微的工作,人們對你不屑一顧,而明天,你可能通過知識的不斷豐富和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修養的日益升華,讓世人刮目相看。

約翰·伍迪是一位成功的體育教練。年輕時,他多次參加奧運會,累計得過十枚金牌。在他執教的二十多年裏,又培養了十一位得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

“你認為一個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一天,在一次訓練的過程中,他的一個學生問他。

“不安於現狀,永遠追求新高度。”約翰·伍迪說。

約翰·伍迪認為,作為一個運動員,在其成長過程中,會經曆很多階段,在任何一個階段安於現狀,都可能導致運動生涯的終止。比如,一個運動員如果取得地區冠軍就滿足了,他絕對不可能取得全國冠軍;如果他取得全國冠軍就滿足了,他絕對不可能取得世界冠軍;當他取得一項世界冠軍就滿足了,他絕對不可能取得下一項世界冠軍。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經常這樣教導我的隊員。”約翰·伍迪說,“他們沒有讓我失望。”

事實上,整個世界都是競技場,每一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投入到比賽中了。比學習成績,比工作成果,比事業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總是那些不安於現狀的人。

比爾·蓋茨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首富,那是因為他不安於做美國首富。

蘋果電腦公司創始人之一史蒂夫·喬布斯為什麼在1980年就能夠擁有數億元資產,25歲時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靠白手起家成長起來的富翁,並成為白宮的座上賓,被裏根總統稱作“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那是因為他不安於做一個高薪打工仔。

邁克爾·喬丹為什麼能夠成為美國男籃曆史上最傑出的運動員,那是因為他每取得一項成功之後,都忘記過去和現狀,把目光投向未來更高的目標。

球王貝利之所以能夠成為球王,那是因為他從來不安於現狀,當有人問他最滿意的一個進球是哪一個時,他說:“下一個。”

劉翔為什麼能夠成為整個亞洲的驕傲?在過去許多年裏,人們一直認為黃色人種在田徑賽上不可能占據優勢,甚至,有的科學家還從人的體質方麵來分析,以證明黃色人種根本就不應該和劉易斯之類的黑人較勁兒。於是,大部分亞洲黃膚色的運動員就安於田徑項目上的現狀了:算了,我們天生就不是拿世界冠軍的料。然而,劉翔並沒有被這種意識所束縛,他勇於打破“現狀”,一步一個腳印,從中國賽場跑向世界賽場。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名將科林·傑克遜的世界紀錄,書寫了我國乃至亞洲田徑的曆史!

在社會這個大競技場上,無論你是什麼角色,工人、農民、教師、老板、公務員、學生……你都必須參與競爭。任何人都不能說“我與世無爭,你們比賽去吧”。但是你放棄比賽資格,不等於就能夠安安穩穩地生活,因為你不爭,並不等於別人不爭。所以,既然必須參與競爭,那何不勇敢地競爭呢?要知道,世界上永遠沒有固定不變的“現狀”,正如《沉入海底的家園》告訴我們的那樣:你認為可以長久存在的美麗島嶼,終有沉入海底的那一天。

李洋曾經在一家合資企業擔任首席財務官。在成為首席財務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努力,並作出了優異的成績。老板非常賞識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為財務部經理,第二年又提拔他為首席財務官。

當上首席財務官以後,拿著高薪,開著公司配備的專車,住著公司購買的華宅,李洋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他的工作熱情卻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樂上麵。

當朋友問他還有什麼追求時,他說:“我應該滿足了,在這家公司裏,我已經到達自己所能夠到達的頂點了。”李洋認為公司的CEO是董事長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夠做到首席財務官就到達頂點了。

他在首席財務官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卻沒有幹出值得一提的業績。朋友善意地提醒他:“應該上進一點了,沒有業績是危險的。”

沒想到,李洋竟然說:“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這家公司離不開我李洋,老板不會把我怎麼樣的!”

他甚至在心裏對自己說,高薪永遠屬於我,車子永遠屬於我,房子永遠屬於我,沒有人可以奪去,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確,公司很多工作都離不開李洋。然而,他的糟糕表現,還是讓老板動了換人的念頭。終於,在一個清晨,李洋開著車,和往日一樣來到公司,優越感十足地邁著方步踱進辦公室,第一眼看到的卻是一份辭退通知書。

被辭退了,高薪沒了,車子不得不還給公司。而且,他還從舒適的房子裏搬了出來,不得不去租一間小得可憐、上廁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間。

李洋以為自己不可替代,事實上,現在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就在他被辭退的當天,公司就又招聘了一位首席財務官。

“功臣”依然失業了。李洋不思進取而失去優越的“現狀”是不值得同情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安於現狀的人最終麵臨的隻有被淘汰。無論是什麼職位,如果你安於現狀的話,都逃不了職位被人搶走,或者“鐵飯碗、金飯碗”被打破的可能。

事實上,在很多企業裏,“功臣”都因為安於現狀而失敗。這些“功臣”們在失敗到來時,常常埋怨老板“不念舊情、忘記過去”,卻沒有想過,自己雖然昨天是“功臣”,可今天已經成了浪費企業資源的罪人了。

要避免類似於李洋那樣的遭遇,有兩點是必須記住的:

第一,努力奮鬥,不斷改變自己的“現狀”。

第二,過去的成績隻能屬於過去。不管是如何功勳卓著的“功臣”,在你不能為企業創造新價值的時候,你就是一文不值的。老板不可能因為你昨天幹得好,就把你一直養下去。

隻有不斷超越平庸,永不安於現狀,你才會在職場上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職場上沒有永遠的“紅人”

不安於現狀,是優秀經理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優秀員工的立身之本。任何職業所需要的,都是不斷創新的職業者。對那種必須推著才肯前進的人,肯定會被市場淘汰。

職場上的“紅人”,指的是那種作出非常出色的成績,受到老板賞識和提拔的人。在其他人看來,他們是深受老板寵愛的幸運兒。幾乎在每一個組織裏,都有“紅人”存在。

但是,有專家在給企業做人力資源顧問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多麼紅的“紅人”,都紅不長久,而且紅的程度越深,失寵的時刻來得越快。

兩年前,陳成來到現在的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員工,但他工作一直都非常努力,並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老板非常賞識他,於是他成了老板的“紅人”。一年以後,他被提拔為物流管理部總理,工資一下子翻了兩倍,公司還給他配備了專用汽車。

剛當上經理時,陳成還是像做經理之前那樣努力,每一件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

“你怎麼那麼傻啊?”不斷有人這樣對他說,“你現在已經是經理了,用不著什麼事都自己去做,再說老板並不會檢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

沒錯,老板不可能看到每一個員工的每一份成績。可是,如果你養成了追求完美的習慣,把每一件事都盡力做到最好,就可以保證老板所看到的都是完美的。到那時,老板自然會為你晉職加薪,可惜陳成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多次聽到別人說他“傻”的話後,陳成變得“聰明”了,他學會了投機取巧,學會了察言觀色,以及怎樣去迎合老板,完全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圖上。如果他覺得某件事情老板要過問,他就會將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覺得某件事情老板不會過問,他就馬馬虎虎糊弄一下,甚至根本就不做。

終於,在陳成當上經理一年後,老板發現陳成隱瞞了工作中的很多問題。老板一怒之下,就把陳成解聘了。

“紅人”失寵,雖然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紅人”失去了原來積極進取的工作激情,變得滿足現狀了,而絕對不是老板喜新厭舊。這些人在成為老板的“紅人”之前,所得到的回報可能並不多。他們努力工作,用業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用業績來取得想要的回報。終於,他們成功了,成了老板的“紅人”,被老板賞識和提拔,薪水、職位都大大提高,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這個時候,他們就滋生了驕傲和自滿的情緒,開始變得不可一世,對工作越來越沒有責任心,工作幹勁兒也沒有以前足了,認為缺了他公司就不能運轉了。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心理因素在作怪:

第一,覺得自己過去付出的太多,奉獻得足夠了,該好好享受一下了。

第二,覺得有老板寵著,沒人能夠把他怎麼樣了。

第三,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拿的薪水和福利都是理所當然的了,並且可以一直拿下去。

第四,不切實際地認為公司裏沒有人可以超越自己了,自己是不可替代的。

不管你願不願意,實際上,每時每刻都有人憋著勁在和你比賽。高薪水、高福利、老板的賞識和重用,想得到這些的人多著呢!你得到了,那些還沒有得到的人一定也想得到,他們付出十倍甚至百倍於你所付出的努力,去證明他們的能力和價值。讓老板明白他們比你更優秀。在這些人的“圍攻”下,你如果安於現狀,早晚會被他們趕上,然後超越,最後被他們比下去。別人比你優秀了,老板憑什麼還讓你做“紅人”呢?

因此,不要滿足於目前的工作表現,永遠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老板眼中不可或缺的優秀員工。人們永遠不能做到完美無缺,但是在你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時候,你對自己要求的標準也會越來越高。這是人類精神的永恒本性。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順其自然是平庸無奇的。平庸是你我的最後一條路。為什麼可以選擇更好時我們卻總是選擇平庸呢?為什麼我們隻能做別人正在做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超越平庸,做老板眼中永遠的“紅人”呢?

如果一個運動員順其自然的話,那麼他永遠不會贏得奧運會冠軍。把金牌掛在胸前的運動員必須不斷超越已有的記錄。正如哈伯德所說的:不要總說別人對你的期望值比你對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個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失誤,那麼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借口。勇敢地承認這並不是你的最佳程度。千萬不要挺身而出去捍衛自己。當我們可以選擇完美時,卻為何偏偏選擇平庸呢?我討厭人們說那是因為天性使他們要求不太高。他們可能會說:“我的個性不同於你,我並沒有你那麼強的上進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其實,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盡善盡美,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

你工作的質量往往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在工作中你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許自己隻做到次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不能隻完成百分之九十九。不論你的薪水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傑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該永遠帶著熱情和信心去工作,那樣你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長遠。

永遠不要說“做得夠好了”

“如果大家做得不好,那麼,微軟離破產就隻有15個月!”這是比爾·蓋茨時常訓誡員工的話。這話聽起來有些聳人聽聞,然而,細細品味,確實發人深省。

很久以前,一位富翁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他把仆人叫到一起並把財產委托給他們保管。依據他們每個人的能力,他給了第一個仆人十兩銀子,第二個仆人五兩銀子,第三個仆人二兩銀子。第一個仆人用十兩銀子經商並且賺到了十兩銀子。同樣,第二個仆人用那五兩銀子也賺了五兩銀子。但是拿到二兩銀子的第三個仆人卻把它埋在了土裏。

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主人遠行回來與他們結算。拿到十兩銀子的仆人帶著另外十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

同樣,拿到五兩銀子的仆人帶著他另外的五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最後拿到二兩銀子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把錢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那麼你就應該把錢存到銀行家那裏,以便我回來時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後再把它給有十兩銀子的人。我要給那些已經擁有很多的人,使他們變得更富有;而對於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甚至他們有的也會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