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提高工作效率,要提高解決問題的效能,就必須找出最簡單省力的方法。對一個優秀員工來說,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
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的小文一下班就向老媽訴苦,說自己每天從一上班就開始忙個不停,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天天忙得暈頭轉向。一起進公司的同學小李雖然和自己是做同樣的工作,看起來卻總是從容不迫的樣子。更讓小文有些心理不平衡的是,到月底工作量一統計出來,自己還不如小李高。
在職場中,有很多人都有類似小文的感覺:每天忙忙碌碌,卻總是忙而無功;感覺自己付出很多,卻還總是不能令老板滿意;沒有一刻空閑,到總結時卻說不出自己作出的成績。
如果你正處於這樣的狀態,這時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也許你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因為,如今可不是講求“慢工出細活”的時代,效率總是與工作業績、獎金,甚至晉升掛鉤,因此每天費盡心思琢磨的應該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對一個人來說,做工作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
下麵就教你幾個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製訂適宜的工作計劃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認識到作出合理計劃的重要性。為工作製訂合理的目標和計劃,做起事來才能有條理你會發現你的時間變得很充足,不會擾亂自己的神誌,辦事效率也會提高。所以,你應當計劃你的工作,在這方麵花點時間是值得的。如果沒有計劃,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工作效率高的人。工作效率的核心問題是:你對工作計劃得如何,而不是你工作幹得多麼努力。
對於技術與管理員工,製訂計劃的周期可定為一個月,但應將工作計劃分解為周計劃與日計劃。每個工作日結束的前半個小時,先盤點一下當天計劃的完成情況,並整理一下第二天計劃內容的工作思路與方法。聰明的員工會盡力完成當天的工作,因為今天完不成的工作將不得不延遲到明天完成。這樣必將影響明天乃至當月的整個工作計劃,從而陷入“明日複明日”的被動局麵。在製訂日計劃的時候,必須考慮計劃的彈性。不能將計劃製訂在能力所能達到的100%,而應該製訂在能力所能達到的80%左右。這是由員工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因為,在工作中每天都會遇到一些計劃外的情況以及上級交辦的臨時任務。如果你每天的計劃都是100%,那麼,在你完成臨時任務時,就必然會擠占你已經製訂好的工作計劃,原計劃就不得不延期了。久而久之,你的計劃失去了嚴肅性,你的上級也會認為你不是一個很精幹的員工。
將工作分類
將工作分類的原則主要有輕重緩急原則、相關性原則和工作屬地相同原則。輕重緩急原則包括時間與工作兩方麵的內容。很多時候員工會忽略時間的要求,而隻看重工作的重要性,這樣的理解是片麵的。相關性原則主要指不要將某一件工作孤立地看待。因為工作本身是連續的,當前的工作可能是過去某項工作的延續,或者是未來某項工作的基礎。所以,工作開始之前,先向後看一看,再往前想一想,以避免前後矛盾造成的返工。工作屬地相同原則指將工作地點相同的工作盡量歸並到一塊兒完成,這樣可以減少因為工作地點變化造成的時間浪費。這一點對於在現場工作的員工尤為重要。如果這一點處理得好,可避免在現場、自己的辦公室、物資部、監理、業主及其他部門之間頻繁接觸。既節約了時間,又少走了路程,還提高了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營造高效率的辦公環境
每次辦事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好像需要的每一樣東西都故意和自己作對,需要它們的時候總是找不到,其實這些都是由辦事雜亂無章,辦公環境混亂造成的。
要營造出高效率的辦公環境,可采用下麵的5個步驟:
1.清理過期的文件。
沒有必要將辦公室的文件櫃塞得滿滿的。給文件櫃“瘦身”,即對過期文件加以清理存放。如果一個文件你在過去一年裏都沒有找來看過,那麼它就在被清理之列。這項工作耗時不多,但可謂一舉兩得:既節約了時間又騰出了空間。
2.扔掉舊的閱讀材料。
你可能保存著不少不再需要的過期的出版物,像報紙、雜誌等,那麼請在清理辦公室雜物時將它們一並清理出去。如果擔心會扔掉重要的文章,可以在扔掉它們之前瀏覽一下目錄,將真正需要的文章剪下來。在辦公室裏不要用太多的空間來存放過期的出版物,這樣既可以擴大辦公空間,又能夠縮短你閱讀和清理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3.將不常用的東西移出你的視線。
隨便看看你就會發現,辦公室裏很少使用的東西數量驚人。過期的文件、廢棄的信箋、從來不使用的台燈,等等。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隻保留那些最常用的東西,將那些不是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移出視線。
4.注意你的電腦顯示器。
在電腦顯示器占據你的桌麵時,要釋放更多的空間可以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使用顯示器架,可以將文件和其他東西放到它下麵;另一個選擇是使用LCD顯示器,它占用的空間隻有CRT顯示器的三分之一。
5.充分利用辦公空間。
如果辦公室比較小,就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可以將架子安裝到牆上,放一些常用的辦公用具;桌子下麵可以用來放文件或電腦主機。如果桌上要放傳真機、複印機和打印機等多種辦公設備,可以考慮購買一台多功能一體機。
有效管理時間
有些員工整天在辦公室忙忙碌碌,走來走去,辦公桌上各種文件、資料堆積如山,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這些人實際上是在對時間的管理上出現了偏差,由此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他們不是忙得沒有時間,而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因此,每一個員工都不應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而應學會主動地把握時間、規劃時間、管理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大的效用。
一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員工;同樣,一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他生命中的許多時光都處於一種浪費狀態,並隨時可能會浪費他人的時間。學會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
每個老板都不願看到自己的員工不知道通過有效管理時間來提高工作效率,一家著名公司的老板曾經這樣說過:“我不喜歡看見報紙、雜誌和閑書在上班時間出現在員工的辦公桌上。我認為這樣做表明他並不把公司的事情當回事,他隻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暫時沒事可做,為什麼不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呢?”這位老板的話值得每一個員工深思。
作為員工,勤奮好學是老板最喜歡的。想要迅速獲得老板的賞識,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尤其當你麵對堆積如山的工作時,先不要慌慌張張,手忙腳亂,而要先思考如何高效率地分配時間。隻要事先分配好時間,並安排好事情的先後順序,就能輕而易舉地一一處理。
立即行動不拖延
在工作中,有些員工總是喜歡把工作往後推,擱著今天的事不做留到明天。因此,很多工作因為做得不夠及時而被耽誤,效率也就難以得到保障。
拖延是所有工作習慣中最為有害的。職場中有許多人都是被這種習慣所累,造成挫敗的結局。所以,你應該竭力避免拖延的習慣,就像避免一種罪惡的引誘一樣。
人們最大的理想、最高的意境、最宏偉的憧憬,往往都是在某一瞬間突然從頭腦中閃現出來的。凡是應該做的事,而不立刻去做的人總是弱者。凡是有雄心壯誌的人,總是能夠在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充滿熱忱的時候,立刻著手去做。
我們每天都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鮮的,與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之事就應該在今天做完,千萬不要拖延到明天!拖延的習慣不但會妨礙我們做事,還會摧毀我們的創造力。
另外,決定好了的事情拖延著不去做,還往往會對我們產生不良的影響。唯有按照既定計劃去執行的人,才能增進自己的品格,才能擁有令他人敬仰的人格。其實,人人都能下決心做大事,但隻有少數人能夠自始至終地去執行自己的決心,因此也隻有這少數人是最後的成功者。
要改掉拖延的不良習慣,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工作到來時,立刻動手去做。“要做,就立刻去做”,這是保持高效的格言。
第一時間麵對困難
在第一時間麵對困難,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速度是這個時代的標誌,沒有人能夠置身其外。汽車製造商必須時刻保持幾天之內從零訂單到整車下線的超級製造能力,因為一步走錯,就意味著堅持了兩三年的開發周期從此泡湯,公司將一蹶不振……
所有的組織都會有麵對困難和危機的時候。也許競爭對手突然降價50%,也許公司最大的客戶突然轉移,也許核心供應商突然停產等。這時候,就要求我們做出閃電般迅速的反應。隻有在第一時間麵對困難,才能搶得克服困難的先機,提高處理事件的效率。
以可口可樂公司為例,一個規模如此巨大、機構如此完善、業務如此龐大的公司,你簡直無法想象,這樣的公司還需要擔心有什麼意外,還需要有什麼快速反應。
可是,當1999年6月9日,比利時發生可口可樂中毒事件的時候,可口可樂公司才感到後悔莫及。因為,如果能在客戶投訴可口可樂問題的幾個小時之內及時撤換那一批問題產品,那麼這將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包裝汙染問題,就像超市裏每天發生的事情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惜的是,公司用了整整10天才做出反應。公眾被激怒了,沒人再購買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而且,比利時和法國政府還發布禁令,要求可口可樂公司收回所有產品。可口可樂公司陷入了成立113年以來最大的危機。公司股票下跌了6%,並被迫回收了14億件可口可樂產品,價值6000萬美元。這還僅僅隻是開始……
10天的拖延使可口可樂公司總損失達1.30億美元,全球共裁員5200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伊維斯特被迫辭職。的確,真讓人難以置信,由於反應遲鈍,可口可樂公司差一點讓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可口可樂品牌毀於一旦。
可口可樂公司不得不用巨大的經濟損失換取這個深刻教訓。
實際上,麵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如果你立即做出反應,至少能緩解困境或減少損失。否則,你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同樣的情況在2003年8月5日再次發生了。
印度一個非政府組織--印度科學和環境中心宣布,他們的測試表明,可口可樂軟飲料產品中的農藥含量比歐盟規定水平高出36倍,百事可樂高出30倍。其中,他們發現了農業殺蟲劑林丹、多氯聯苯、馬拉硫磷和毒死蜱。該中心還檢測了美國的同類產品,但沒有發現類似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