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家、散文家及詩人拉爾夫·沃爾德·愛默生說過:“沒有熱情,任何偉大的業績都不可能成功。”對成功不利的所有因素,如迷惑、失望、恐懼、消極、頹廢、猜忌、猶豫等都是由缺少激情而引起,這些因素的存在使我們未老先衰、止步不前;而由激情帶來的希望、果斷、積極、主動、興奮等,則可以使我們獲得與困難搏鬥的勇氣和向目標邁進的力量。
黑格爾說:“沒有熱情,世界上沒有一件偉大的事能完成。”美國的《管理世界》雜誌曾進行過一項調查,他們分別采訪了兩組人,第一組是公司在職的高水平的人事經理和高級管理人員,第二組是商業學校的畢業生。
他們詢問這兩組人,什麼品質最能幫助一個人獲得成功,兩組人的共同回答是“熱情”。
熱情高於事業,就像火柴高於汽油。一桶再純的汽油,如果沒有一根小小的火柴將它點燃,無論它質量再怎麼好也不會發出半點光和熱。而熱情就像火柴,它能把你具備的多項能力和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給你的事業帶來巨大的動力。
在公司裏,如果一個領導沒有工作的熱情,整天無精打采、漫不經心,那麼,他的員工也會因此而失去工作的興趣,當大多數員工都沒有工作熱情時,領導自己再怎麼努力地去工作也會於事無補,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公司垮掉。有許多出色的領導者,都是憑著一股對事業的執著與熱情,經過無數次的挫折和失敗,最後才取得成功的。
大衛教授說:“要成就一項偉大的事業,你必須具有一種原動力--熱情。”
把熱情帶到工作中去,用熱情幹好每一份工作,讓你的熱情和工作結合在一起,那麼你的工作將不會顯得很辛苦或單調。熱情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充滿活力,使你隻需在睡眠時間不到平時一半的情況下,工作量就可以達到平時的2~3倍,而且不會覺得疲倦。
工作中有很多人就是憑著那份不放棄的執著和工作熱情,抓住機會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工作對每位員工都是一樣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都會有很多機會,但是你會用自己的熱情和執著,努力地抓住成功路上0.01%的機會嗎?還是你總是坐在家裏,等待著一個100%的機會來到你麵前?
著名人壽保險推銷員法蘭克·派特正是憑借著對工作的熱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當年法蘭克·派特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就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被球隊開除了。臨走時,經理對他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啊。法蘭克,離開這裏之後,無論你到哪裏做任何事,若提不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本來他的月薪是175美元,離開之後,他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25美元。薪水這麼少,使他做事更沒有熱情了,但他還是決心努力試一試。在亞特蘭斯克球隊待了大約10天之後,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他介紹到了新凡。在新凡的第一天,他的一生有了一個重大的轉變。他想成為英格蘭最具熱情的球員,並且做到了。
法蘭克·派特回憶說:“那時候,我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一樣。我強力地擊出高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我以強烈的氣勢衝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壞了,球漏接了,我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38℃,我在球場上奔來跑去,極有可能因中暑而倒下去。
這種熱情所帶來的結果讓我吃驚,我的球技出乎意料的好。同時,由於我的熱情,其他的隊員也跟著熱情起來。而且,我沒有中暑,在比賽中和比賽後,我感到自己從來沒有如此健康過。”
新凡第二天的晨報對派特的表現做了精彩描寫。報上說:“那位新加入進來的球員,無疑是一個霹靂球手,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們不但贏了,而且那場比賽是本賽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由於對工作和事業的熱情,派特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到185美元,多了7倍。在後來的2年裏,他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當初的30倍。為什麼呢?派特說:“就是因為一股熱情,沒有別的原因。”
後來,由於手臂受傷,派特不得不放棄打棒球。他來到了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保險推銷員,整整一年都沒有賣出一單保險,他因此非常苦惱。但後來,他重新調整情緒,像當年打棒球一樣,又對工作充滿熱情,很快他就成了人壽保險界首屈一指的大紅人。
他說:“我從事保險推銷30年了,見到過許多人,由於對工作抱著熱情的態度,他們的收入成倍增加。我也見過另外一些人,由於缺乏熱情而走投無路。我深信熱情的態度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因素。”
可見,熱情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它使你時刻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去實現你內心渴望的事,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礙於實現既定目標的幹擾。
熱情是工作的靈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而且從來沒有什麼時候像今天這樣,給滿腔熱情的年輕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機會!這是一個年輕人的時代,世界讓年輕人成為真與美的闡釋者。大自然的奧秘,就是要由那些準備把生命奉獻給工作的人、那些熱情洋溢地生活的人來揭開。各行各業,人類活動的每一個領域,都在呼喚著滿懷熱情的工作者。
用熱情會幹好每一份工作,因為熱情,可以使你的決心更堅定,使你的意誌更堅強!它給人以力量,促使人們不斷行動,直到把醜陋的現實變得美好。不要畏懼他人對熱情的冷嘲熱諷,如果有人願意以憐憫、嘲笑的語調把你稱為狂熱分子,那就隨他去做吧,因為真正應被憐憫輕視的人並不是你。一件事情如果在你看來值得為它付出,如果那是對你努力的一種挑戰,那麼就把你能夠發揮的全部熱情都投入到其中去吧,至於那些指手畫腳的議論,則大可不必理會。笑到最後的人,才笑得最好。成就最多的人,從來不是那些猶豫不決、冷嘲熱諷、半途而廢、膽小怕事的人。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使你永葆青春的源泉正是永不枯竭的熱情,也正是熱情讓你的心中永遠充滿陽光。記得有一位偉人如此提醒世人說:“請用你的所有,換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而我要這樣說:“請用你的所有,換取滿腔的熱情。”
把工作當作人生的樂趣
羅斯·金說:“隻有通過工作,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樂的事。兩者密不可分。”
曾經有個美國記者到墨西哥的一個部落采訪。剛好這天是個集市日,當地土著人都拿著自己的物產到集市上交易。這位美國記者看見一位老太太在賣檸檬,5美分一個。
老太太的生意顯然並不太好,一上午也沒賣出去幾個。這位記者動了惻隱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檸檬全部買下來,以便她能“高高興興地早些回家”。
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太太的時候,她說出的話卻使這位記者大吃一驚:“都賣給你?那我下午賣什麼?”
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對工作有興趣,並從工作中獲取樂趣。愛迪生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是在工作,一切都是對我的安慰。”
然而,在職場中,像賣檸檬的老太太那樣,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當作樂趣的人並不是太多,尤其是那些在大公司工作的白領、金領等,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受過專業的訓練,朝九晚五地穿行在寫字樓裏,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們並不快樂。他們是一群孤獨的人,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星期一;他們視工作如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他們精神緊張、未老先衰,常常患胃潰瘍和神經官能症,他們的健康真是令人擔憂。
當你在樂趣中工作,如願以償的時候,就該愛你所選擇的工作,不輕言變動。如果你開始覺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緊張,感受不到工作中的樂趣,沒有喜悅的滿足感,就說明有些事情不對勁了。如果我們不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即使換一萬份工作,情況也不會有所改觀。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即使做的是一份不太喜歡的工作,也要心甘情願地去做,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去發掘每個人內心蘊藏的活力、熱情和巨大的創造力。
艾麗在大學裏學的是中文,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也與文字有關,屬於IT業中的“文字工作者”。每天要處理大量的文件和資料,難免遇到許多操作性的事務重複再重複。每到這時,她都會為自己泡一杯清茶,用五分鍾時間靜氣凝神,而後集中精力來處理這段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鬥。交完工作後,才信步回到自己的小世界裏,開始思如泉湧、充滿熱情地繼續那部分自認為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和顯露個性特色的工作,從中找到自信並感覺到“自我”的存在。同時她也喜歡當上司批改完她的文件時,那滿意而讚賞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