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合香(3 / 3)

30.東閣藏春香

沉速香二兩,檀香五錢,乳香、丁香、甘鬆各一錢,玄參一兩,麝香一分,研粉,用煉蜜調和成香餅,用青柏香末製成香衣,宜在筵席使用,有百花香氣。

31.內甜香

沉香、檀香各四兩,乳香二兩,丁香一兩,木香一兩,黑香二兩,郎苔六錢,黑速四兩,片香、麝香各三錢,排香三兩,合油五兩,大黃五錢,官桂五錢,金顏香二兩,陵葉二兩,共研為末。

以上原料加入油、煉蜜調勻成泥狀。瓷罐密封,一次選用二分即可。

32.窗前省讀香

菖蒲根、當歸、樟腦、杏仁、桃仁各五錢,芸香二錢,研成粉末,用酒調和,搓製成丸陰幹。讀書時生倦意,燒此香可使神誌清爽。

33.洞天清祿

海南速香十兩,海南蟲漏沉香二兩,越南紅土皮二兩,綠奇楠一兩,白檀香木二兩,琥珀兩錢,鬆香兩錢,榆皮粘粉適量,製成線香,以淨器陰藏數月用之。

34.清神香丸

海南沉香一兩,白檀香一兩,乳香一錢,迷迭香葉粉三錢,蜜煉梅子半隻,龍腦一錢,以上香料用煉蜜適量調和,搗捶數百下,手搓為丸,以淨器陰一月以後隔火品燒。

四、合香製作

合香製作有許多非常偶然的微妙因素,就像泡茶一樣,水溫的高低、投茶量的大小﹑出湯時間的長短,包括泡茶人的心情好壞,用心與否,都對泡茶的質量有很大影響。每款合香由不同的香料組成,焚燒時,每種物質的揮發程度不同,發出味道的遲早不同,在混合味道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都會顯示出不同的韻味。

製作合香時,首先是要綜合考慮該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再根據這些基本的要求選擇香料或藥材,按君、臣、佐、使進行配伍。隻有君、臣、佐、使各適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盡展其性。諸如衙香、信香、貢香、帷香以及療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運六氣、五行生克、天幹地支的推演而確定君、臣、佐、使的用料。例如,對於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運六氣之理推算,是年為土運太過之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從利於人體身心運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為君,少用燥氣較大的檀香;再輔以片腦、大黃、丁香、菖蒲等以調和香料之性,從而達到合於天地而益於人。一些特殊的香,不僅對用料、炮製、配伍有嚴格要求,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過程須按節氣、日期、時辰進行,才能達到特定的效果。如靈虛香,在製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製香、壬子日封包窨藏,窨藏時要有寒水石為伴,等等。

製作合香一般按以下程序進行:

煉蜜。將蜂蜜用粗棉布過濾後放入瓷罐,用油紙密封,置於大鍋內水煮一天,再把瓷罐直接放在火上熬煮沸騰數次,使蜜中的水汽全部蒸發,以此作為合香的黏合劑。

煆炭。將要合香的炭燒煉磨粉,既可助燃,亦可著色。具體方法是:把焚燒好的炭密封於器皿當中至完全冷卻,再磨粉。

炒香。將合香的材料用緩而小的火翻炒,切忌火大香焦。

搗香。合香的材料一般不過篩,一定要搗舂均勻。過細香煙不持久,過粗香氣不和諧。

收香。香材的收放必須仔細,對不同的香材要分別存放,定期打開檢查。

窨藏。這是合香製作的最後一道程序。窨藏的時間從七日、半個月到一個月或者更長,視香方所需而定。窨藏可以使合香更好地陳化和熟化,使香氣更加均勻圓潤。為了不使香氣泄露,必須放置在避光的地下場所,以密閉性良好的瓷器儲放。宋代沈立《香譜》論窨藏合香雲:

香非一體,濕者易和,燥者難調,輕軟者燃速,重實者化遲,以火煉結之,則走泄其氣,故必用淨器拭極幹儲窨。令密掘地藏之,則香性相入,不複離群。新和香必須入窖,貴其燥濕得宜也。每約香多少,貯以不津瓷器,蠟紙密封。於靜室中掘地窞深三五寸,瘞月餘,逐旋取出,其音尤旖旎也。

一個好的製香者,要善於吸取前人的經驗,不斷考究、推陳出新,才能創造出美妙宜人的合香。隨著時代推移,人文因素﹑香料質量﹑加工器械﹑製造水平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製香也不能墨守成規。

製作合香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每味香藥的特性,主題鮮明,抑仰有度,充分發揮每款香材在合香中應有的作用,製造出好的合香。對不同的香方,要具體進行實驗,不斷推敲修改,才能理性地用合香表達自己的誌趣和感悟。

附一:香材炮製方法舉例

製檀香:檀香一斤(片),好酒兩升,以慢火煮幹,略加炒製即可。

製檀香:檀香(片)臘茶清浸一夜,控出焙幹,以蜜酒拌勻再浸一夜,慢火炙幹。

製沉香:沉香破碎,以絹袋裝,懸於銚子當中,勿令著底,米水浸,慢火煮,水盡再添,一日為好。完成後晾幹即可。現在製香者多生用沉香,所以達不到效果。

附二:聚分香煙三法

其一,周嘉胄《香乘》卷五雲:“和香而用真龍涎,焚之則翠煙浮空,結而不散,坐客可用一剪以分煙縷。”

其二,凡修諸合香時,加入艾納﹑酸棗仁,調和均勻。焚香時香煙直上,聚集成團,氤氳不散。

其三,盆栽荷花,俟葉成時,以蜂蜜塗抹葉上。日久蟲將青翠蝕去,僅留枯紗。摘葉去柄,曬幹研末。和香時加少許,焚時煙直上盤結聚集,可使箸隨意劃分,成型不散。

五、合香的品聞

相對於單一香材的氣味,合香香味渾厚雄壯,加之大都為丸狀、餅狀,體積較單一香材為大,所以不能用品聞單一香材的品香方法去品聞合香。

爐具的選用:宜選用口廣腹深大爐,最好是銅質的宣德爐。不宜使用小口徑的爐具去品聞,因為小口徑的爐具無法盛放大一些的炭團,同時對香味散發有束縛。

炭團選擇:使用大而耐燒的炭團為好,或者用兩個甚至更多的炭團同時薰燒。

環境選擇:合香適宜在高堂廣室中薰聞,但整體布置也須潔淨清爽,格調和諧。盛開的鮮花,顏色鮮豔的物品均不宜擺放。應遠離吵鬧喧囂,選擇空氣清新、安靜無雜音的地方,如能在自然美景的園林之中則尤好,偶有幾聲鳥鳴則更添幽趣。唐人李密品香,常獨入山野,欣賞爐中所焚之香與草木清香融合的美妙。“舒嘯情懷,感悟天地之理”。這種品香環境很有詩意,但須無風或者微風,否則是無法品聞的。

品聞:合香不宜近聞,宜遠觀,遠品。近聞則有一定的刺激性,保持一定距離,使香味通過空間運化醇和,更加馥鬱美妙。

直接在炭上燒薰的合香,肯定要發煙,這就要觀煙和品香結合起來去品賞。看香煙的高低升降,左右盤旋;看煙色的五彩斑斕,厚薄、幹潤;看煙勢的疾促舒緩,嫋嫋一縷還是撲麵而來。聞香是清新圓潤,還是渾厚猛烈;是典雅潔淨,還是五味俱全;是甜美迷人,還是涼氣逼人……等等。

對隔火薰聞的香品,一定要掌握好炭火的溫度,使香味徐徐發出為上。不能疾火快燒,這樣無法感覺香味的優雅美妙。隔火的材料最好使用古人推薦的砂片,銀片、雲母片都顯單薄,不利於火溫控製。品聞時,也要間隔一定距離,使香味在周身運轉繚繞,然後去品味感悟。

品聞合香是呼吸的藝術,是心靈交流的藝術。用心去品味合香吧,因為美妙的香味濃縮了大自然的氣息,表達了我們普度眾生﹑愉悅眾生的美好願望,表達了我們渴望走進高尚心靈的極度追求,表達了我們感恩自然﹑感恩人生的真實心境。用心感悟吧,香韻無限!

附:線香的品聞與鑒定

線香是合香的一種製作形式。因其使用便捷,成為非常大眾化的品香形式。它的原料合成配伍同合香原理一樣,不同的是香料磨粉後,需加黏合劑(一般使用榆皮粉、楠木粉等),然後攪拌均勻,徐徐添水至飽和,搓揉光滑,用機器或手工擠壓使其成條狀,晾幹,窨藏若幹時日,便可使用。

線香的質量高低,要從外形、色澤、火焰、香煙、香味、灰燼六個方麵來判斷。

外形:挺直光滑為上,粗糙不直為下。

色澤:一般為淺黃、褐黃、黑黃等,色澤越淺純度越高。海南香色最淺,越南、柬埔寨次之,印尼等國再次,添加抽油粉則類巧克力色。

火焰:為橙紅色、橙白色,顏色偏紅、色調溫和者為上。

香煙:色有青灰、青白、青紫,以色度之清麗繽紛為上,好香一煙五色如霞;出煙迅疾,煙色灰淡則可能有添加劑。發煙的形式有:一煙垂直高上,所謂高煙杳杳者為佳,反之則劣。濃腴湒湒,如練凝漆者佳;蓊鬱不舉、幹而輕、瘠而焦者非妙。

香味:甜、純、滑、爽為佳,甜味有砂糖、蜜糖之別;純則指清晰度,粉過多則香味遲鈍淡薄;滑是上等好香方能有的特質,指的是氣絲爽滑圓潤不刺激鼻腔;爽則是更高的標準,指上通經竅,通體舒泰。

灰燼:灰多為白色或雪白色(雪白則有助燃劑無疑,不斷則黏粉過多)。一般說來灰越白,線香所用材料越不好,好的沉水級的材料灰大多發黑。

另外一些線香在點燃過程中的現象也能表明線香質量的高低:

原材料搭配不當,可能會出現失味或怪味。

攪拌不均勻,則線香出味忽高忽低,香氣難以平穩。

添加劑入鼻刺激,嗅聞鼻根發酸。

離一指處,抖落灰燼在手背皮膚,若有明顯刺痛感則為添加助燃劑。

香若初造,煙氣猛烈,屬於正常,三五年後其味穩定。

試香時,分四次進行:第一次清聞,初感香韻;第二次用明火將香輕度薰烤,分析原材料;第三次中度薰烤聞其味,把握味道;第四次用明火點著香,手持線香由近及遠,左右上下晃動,感受氣味香韻。

煙氣越沉,發煙越穩,色澤越豐富,其香越優。

不同環境和形式對香的點燃時間有影響。直立點燃或在通風的環境,線香燃燒快一些,香味相對烈一些;側臥點燃或者在無風的環境,線香燃燒要慢一些,香味相對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