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深靜香
海南沉水香二兩半,脛炭四兩。將沉水香切成博骰大小。白蜜五兩,用水煉去膠性,慢火隔水蒸煮半日,用溫水洗過。將沉香與脛炭一起搗成粉末過細篩,用蜂蜜調和,窖藏四十九日取出,加入婆律膏三錢,麝香一錢,安息香一分,調製成香餅,用瓷盒貯藏。
4.小宗香
海南沉水香一兩切碎,棧香半兩切碎,紫檀二兩半用銀石器炒至紫色,麝香一錢半研成粉末,玄參五分研粉,鵝梨兩個取其汁液,青棗二十個用水兩盆熬至水一盆略少;用梨汁浸漬沉香、紫檀,煮一晝夜,用慢火熬煮至幹。將以上原料及煉蜜調和成膏,放入瓷盒窖藏一月,即可用。
(三)法華香會香方六款
1.清妙香
海南殻子沉香十兩,檀香木四兩,甘鬆兩錢,丁香一錢,鬆香兩錢,均碾為細末以煉蜜調和,搓為香丸,或加入適量榆皮粘粉,製成線香,以淨器儲藏三月方可用。
2.丹雲香
越南殻子香十兩,越南紅土二兩,琥珀三錢,香楠粉適量,製成線香,以淨器陰藏數月用之。
3.玄月香
加裏曼丹沉香十兩,龍腦四錢,鬆香四錢,香楠粉適量,製成線香,以淨器陰藏數月用之。
4.青羽香
加裏曼丹沉香六兩,越南殻子香六兩,鬆香一兩,乳香六錢,檀香一兩,龍腦兩錢,香楠粉適量,製成線香,以淨器陰藏數月用之。
5.白泉香
越南彀子香十兩,越南紅土沉香一兩六錢,白檀香二兩,丁香一錢,鬆香四錢,香楠粉適量,製成線香,以淨器陰藏數月用之。
6.法華瑞香
海南速香十兩,越南紅土皮一兩六錢,老山檀香二兩,琥珀兩錢,鬆香兩錢,榆皮粉適量,製成線香,以淨器陰藏數月用之。
(四)其他香方
1.江南李王帳中香
沉香粉末一兩,檀香末一錢,鵝梨十個。鵝梨挖去梨核,製成甕狀,填入香料粉末,仍將鵝梨頂蓋好,蒸煮三次,削去梨皮,研細調和均勻,窨藏一段時間即可焚燒。
2.李次公香
棧香,不論多少,切製成半粒大小;龍腦香、麝香各少許。
將以上原料用酒、蜜一同調和,裝入瓷器中密封。隔水蒸煮一天,窨藏一月。即可焚燒薰聞。
3.蘇州王氏帳中香
檀香一兩,直切成米粒大小,不能斜切,用清茶浸泡,茶水須沒過香粒,一日後取出陰幹,用慢火炒至紫色;沉香二錢,直切成段;乳香一錢,單獨研磨;龍腦(單獨研磨)﹑麝香,各一字(中藥計量單位),單獨研磨,用清茶化開。
將以上原料碾成細末,與六兩淨蜜一同浸漬,在清茶中加入半盞水,熬至百沸,重新稱量,以與蜜的重量相等為準,放涼之後,加入木炭末三兩,與龍腦香、麝香調和均勻,儲藏在瓷器之中,封入地窖,隨即搓製成丸焚燒。
4.楊貴妃帳中香
沉香七兩二錢,棧香五兩,雞舌香四兩,檀香二兩,麝香八錢(單獨研磨),藿香六錢,零陵香四錢,甲香二錢,龍腦香少許。
將以上原料搗碎,篩製成細末,用煉蜜調和均勻,搓製成豆大的香丸焚燒。
5.花蕊夫人衙香
沉香三錢,棧香三兩,檀香一兩,乳香一兩,搗成粉末,加入炭皮末、樸硝各一錢,放生蜜少許。龍腦半錢,甲香一兩,麝香一錢,各單獨研磨,分別加入。
將以上香品攪拌均勻後,放入瓷盒中,隔水蒸煮十數沸,取出。窨藏七日,製成香餅焚燒。
6.錢塘僧日休衙香
紫檀四兩,沉水香一兩,滴乳香一兩,麝香一錢。
將以上原料搗碎,篩製成細末,加入煉蜜攪拌均勻,搓成黃豆大小香丸,放瓷器中,入地窖藏半年,即可薰聞。
7.延安郡公蕊香
玄參半斤,洗淨塵土,放入銀器中,用水煮熟,控幹切段,放入銚子中,用慢火炒至有少許煙即可;甘鬆四兩,切細;白檀香二兩,切碎;麝香二錢,待將其他原料研成細末之後,加入;滴乳香二錢,研成細末與麝香一同加入。
將以上原料用煉蜜調和均勻,搓製成雞頭米大小的丸子。將香丸用油紙封貯在瓷器中,隨時焚燒,有花香。
8.宣和貴妃王氏金香
占臘沉香八兩,檀香二兩,牙硝半兩,甲香半兩(製過),鬱金香半兩,丁香半兩,麝香一兩,片白腦子四兩。
將以上香料研成細末,用煉蜜調和,然後加入龍腦香、麝香,搓製成丸,大小隨意。將金箔包裹成香衣,用尋常之法焚燒。
9.神仙合香
玄參十兩;甘鬆十兩,去雜土;白蜜適量。
將以上香料研成細末,用白蜜調和均勻,放入瓷器中密封,用湯鍋煮一晝夜。取出放涼,搗數百下,如太幹再加入蜂蜜調勻,放入窖中儲藏。取出後隨加麝香少許即成。
10.丁晉公清真香
玄參四兩,鬆甘二兩,麝香半兩,分別研末,用蜂蜜調和,團成芡實大小香丸,薰聞有百花之香氣。
11.黃太史清真香
柏子仁二兩,甘鬆蕊一兩,白檀香半兩,桑炭末三兩,研成細末,用煉蜜調勻製成香丸,放入瓷器中入窖藏一月,即可品聞。
12.內府龍涎香
沉香、檀香、乳香、丁香、甘鬆、零陵香、丁香皮、白芷等香藥各取相等份量;龍腦、麝香少許,研成細末,用熱水將雪梨糕調化,加入香末,揉成小團,用印模壓出形狀即成。
13.龍涎香
沉香一斤,麝香五錢,龍腦二錢。將沉香研末,用水將麝香研化成細汁,加入沉香;再加入龍腦,研磨均勻,製成香餅,品聞。
14.智月龍涎香
沉香一兩,麝香一錢研成粉末,龍腦一錢半,金顏香半錢,丁香一錢,木香半錢,蘇合油一錢,白笈米一錢半。
將以上香料研末,用皂莢膠調和。加入臼中搗千餘下,用香模印製,存入窖中陰幹,慢火隔玉片薰燒。
15.古龍涎香
占臘沉香十兩,佛手香十兩,鬱金顏香三兩,蕃梔子二兩,龍涎香一兩,梅花腦一兩半(單獨研末)。
將以上原料研末放入麝香二兩,與煉蜜調勻,製成香餅。
16.李王煎沉香
沉香(切碎)、蘇合香油,各不拘多少。每一兩沉香加入鵝梨十枚,研細取汁,用銀石器盛放,上籠蒸數次,以蒸幹為限。或將沉香削成半寸多長,全部插入梨中,蒸一頓飯時間,待梨子熟了,取出沉香薰聞焚燒即可。
17.藏春香
沉香二兩,檀香二兩(用酒浸漬一夜),乳香二兩,丁香二兩,製過的降真香一兩,橄欖油三錢,龍腦一分,麝香一分。
將以上香料研末,與切碎的黃甘菊一兩四錢、玄參三分及蜂蜜一同倒入瓶中,隔水蒸煮半日,濾去黃甘菊、玄參不用。白梅二十個,入水煮至浮起,將白梅去核取肉,研磨,加入熟蜜,與香末調勻,放入瓶中,久經窨藏方可使用。
18.出塵香
沉香四兩,鬱金香四錢,檀香三錢,龍涎香二錢,龍腦香一錢,麝香五分。
先將白笈煎水待用,再將沉香研末,與其餘香料調勻,加入少量白笈水,入臼搗萬餘下,放入香模壓成。
19.聞思香
玄參、荔枝皮、鬆子仁、檀香、香附子、丁香、甘草各二錢。研末,用渣子汁調和成劑,窨藏,即可燒用。
20.春宵百媚香
母丁香二兩,白篤耨八錢,詹糖香八錢,龍腦二錢,麝香一錢五分,橄欖油三錢,甲香(製過)一錢五分,廣排草須一兩,花露一兩,製過的茴香一錢五分,梨汁適量,玫瑰花五錢(去蒂取瓣),幹木香花五錢(選用花心為紫色者,用其花瓣)。
共同研末,腦香、麝香單獨研磨,加入蘇合油及煉蜜少許,與花露調和,搗製數百下,用不吸水容器密封入窖,春秋兩季窨十日,夏季五日,冬季十五日,取出後,用玉片隔火焚燒,香氣異常旖旎多彩。
21.文英香
甘鬆、藿香、茅香、白芷、麝香、檀香、零陵香、丁香皮、玄參、降真香各二兩,白檀半兩,共同研末,加入煉蜜半斤及少許樸硝,調勻焚燒使用。
22.心清香
沉香、檀香各取拇指大小一塊,丁香果實一分,丁香皮三分,樟腦一兩,麝香少許,無縫炭四兩。
將以上香料研末攪勻;隔水蒸煮蜂蜜,撇去浮沫;加入香末調劑,窨藏。
23.壽陽公主梅花香
甘鬆、白芷、牡丹皮、槁本各半兩,茴香、丁香皮、檀香各一兩,降真香二錢,白梅一百枚。
將以上原料除丁香皮外,全部烘幹研成粗末,用瓷器窨藏月餘,即能焚用。
24.梅英香
沉香三兩,丁香四兩切碎末,龍腦七錢單獨研磨,製甲香二錢、硝石一錢共同研為細末,加入烏香末一錢,蘇合油二錢,用煉蜜調勻,製成芡實大小香丸,焚燒使用。
25.笑梅香
沉香、烏梅、芎、甘鬆、零陵香各二兩,腦香、麝香少許,共研末,用煉蜜調製成劑。
26.蘭蕊香
棧香、檀香各三錢,乳香二錢,丁香三十枚,麝香五分,研末用鵝梨汁蒸過,製成香餅入窖陰幹。
27.木墀香
沉香、檀香各半兩,茅香一兩,研末。取半開桂花十二兩,研磨成泥,調和香末,入石臼搗千百下取出,在陰處風幹。
28.桂花香
選半開桂花搗爛去汁,冬青葉子搗爛去汁,將兩者調和成劑,在通風處陰幹。焚香時用玉片襯隔,儼然有桂花香氣,極具幽遠韻致。
29.杏花香
甘鬆、穹各五錢,麝香二分,研為粉末,用煉蜜調和搓丸,置爐中焚薰,香氣迷人。迎風燒之,氣息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