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香材(2 / 3)

3.紅土沉香

紅土沉是一種熟化程度非常高的沉香,產於紅土區的山林中。這種沉香在土中經曆了漫長的熟化過程,嗅覺品質得到提高,香味更加豐富多姿,醇厚悠遠。同時在質地上也啟動了結晶化進程,具有更單純飽和的色彩和光潤堅實的質感。是沉香完全熟化的狀態。由於長期熟化,木質部分已經腐爛解體,絕大部分成為結油小塊物體,大體量者稀少。最早越南優秀的紅土沉香挖掘地在芽莊。

不同產區的紅土沉香,由於土壤顏色略有差異,會產生微妙的色彩變化,氣味有所不同。金紅色的紅土沉香產於南部大勒地區,氣味芳香馥鬱。產於芽莊的紅土沉香代表越南紅土沉香的最高級別,有極高的品質,肉質褐紅,外皮有明顯的黑色調,氣味甜涼美妙。富森紅土沉香會有金黃的色調,香氣清越綿長。

紅土沉香的香氣大都濃烈,甜意中略帶些許辛辣,尾韻有杏仁氣味,香味濃厚豐富。既可用來單品,也可做成合香(線香)。市麵上,越南香材除了芽莊奇楠,就數紅土沉的價格高了。

(三)柬埔寨沉香

柬埔寨舊稱高棉,古稱真臘。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南部,自古就是沉香的著名產地。宋代葉廷珪《南蕃香錄》給予柬埔寨沉香以很高的評價,稱:“真臘者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真臘之香分三品,綠洋極佳,三濼次之,勃羅間差弱……綠洋、三濼、勃羅間皆真臘屬國。”

柬埔寨沉香在中東非常受歡迎,這個地區是阿拉伯的傳統供香地,阿拉伯人把柬埔寨稱為“沉香之國”。高棉就是阿拉伯語“沉香之國”的音譯。柬埔寨沉香在外觀上和印尼沉香有點像,表麵有棕黑色絲狀細紋,切開的橫斷麵裏呈黃白色。柬埔寨沉香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生結香,外觀褐白相間,有點像麻雀羽毛,稱為“麻雀斑”,好的生香香味濃鬱,甜中略有花香,含油量高,沉水,是東南亞沉水生結中價格最高的。第二類市場稱之為“殼子香”,由於采香人長年累月在沉香樹上采香,樹的傷口就會結出非常硬的皮殼香來,較厚的斷麵可以看到垂直的香脂紋線。上等的“殼子香”帶有濃鬱的花香,可以入品;但次的質量較差,隻能打粉配香或是提煉沉香油了。第三類是熟香,品級較高。上品熟香氣韻優雅潤厚,帶玫瑰花的甜香。次一些的則發香甜酸宜人。此類香中少見大塊,氣味美妙的極品多是手掌大小且罕見。

柬埔寨沉香中最為出名的還是菩薩奇楠,產於柬埔寨中西部洞裏薩湖旁邊的菩薩熱帶雨林中。因熱帶雨林急速減少,得一塊菩薩奇楠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菩薩奇楠大都是小塊,清聞有水果的酸甜味和微微涼意,用刀切削時綿糯黏刀。薰聞甜香帶辛,酸涼竄動,有鹹味和花香,滿口生津,是不可多得的品香佳材。

(四)老撾沉香

老撾是東南亞中南半島唯一的內陸國家,境內80%以上都是高原和山地。老撾沉香主要有兩個品種,即北部接近中國的白木香品種和南部的Aquilaria crassna品種,基本和越南沉香的品種分布一樣。

老撾沉香在市場上一直不被重視,但實際上老撾還是有頂級的沉香。老撾沉香的外觀大都為黃底褐斑和褐底黃斑,一般結油較重,發香甜涼,但大都有腥濁之味。

老撾的熟香中有品級很好的紫奇,一般呈棕黑色,結油飽滿。清聞甜香怡人,涼氣十足。薰聞時初香甜美,清香如糖果味;本香濃烈,如甘醇的葡萄酒;尾香出煙,氣尤冷冽,涼意竄動,可入極品。

(五)泰國沉香

泰國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中央,古稱登流眉﹑六坤,是曆史上著名的沉香產地。宋代範成大《桂海衡虞誌》有比較各國沉香的一段話:

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土沉香,少有大塊。環島四郡界皆有之,悉冠諸蕃所出。又以出萬安者為最勝。中州人士但用廣州舶上占城、真臘等香。近來又貴登流眉來者。餘試之,乃不及海南中下品。

明代的王圻在《稗史彙編》中說:“在海外則登流眉片沉可與黎峒之香相伯仲。”又說:“登流眉有絕品……焚一片則盈室香霧,越三日不散。”

泰國沉香香味濃鬱,涼意較大,氣韻跳動有活力。清聞時,涼甜清新。薰聞時,甘甜醇美,涼氣竄動,但大都有隱隱腥味。

(六)馬來西亞沉香

馬來西亞也是沉香的傳統產地,業內人士根據其地理位置和所產沉香質地差異將其分為西馬、東馬。西馬位於中南半島南端的馬來半島,北接泰國。東馬則指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和沙撈越兩州。馬來半島馬六甲出貨的沉香就是作為日本香道所稱六國之中的真那賀的香氣定位的。宋葉廷珪《南蕃香錄》說:“番香一名番沉,出勃泥、三佛齊,氣曠而烈,價似真臘綠洋減三分之二,視占城減半矣!”勃泥就是婆羅洲,今天稱加裏曼丹。

1.西馬沉香

西馬所產香料略帶惠安係的特征。西馬產區較大,每個產區香料的味道略有差異。接近北部的西馬產區,香料略帶酸韻,味道濃鬱,品之類似李子幹的香韻。接近南部的西馬產區,香料略帶花香氣味,甘甜而清涼。

西馬沉香的油線細膩,能達到沉水級的香較少。接近北部的西馬沉香木色略帶土黃,接近南部的則黑白分明。西馬沉香混合熱帶雨林神秘的馨香和古婆羅洲沙灘的浪漫韻味,加之價格相對較低,不失為香學初入門者首選之香材。

西馬有些香達到奇楠級別,塊大味重。清聞甘甜涼意,有澀感。薰聞脂粉香味和幹果香味較明顯,鹹涼多味,尾香有雜味。

2.東馬沉香

東馬地理位置接近加裏曼丹島,因此沉香氣味同加裏香料非常接近。東馬沉香外觀烏黑發亮,香味張揚霸氣,中東阿拉伯人喜歡東馬沉香的香味。

東馬接近文萊國一帶的沉香味道甘涼帶甜,與文萊香料的香味非常接近,常被業內人士拿去以文萊香的名義售出。

大部分東馬產的沉香香韻都是涼而略帶一點草藥味,比較清香,但略有腥雜之味。

東馬沉香同加裏曼丹沉香一樣油線豐富,金黃色木質皮色和黑色油線交織,紋理細膩,潤美誘人,特別適合雕刻藝術品。

東馬亦有奇楠級別的香材,清聞甘甜涼意,有奇楠特有的香韻。薰聞時,涼甜怡人,有青草氣息,略帶苦腥之味。

(七)文萊沉香

文萊是位於婆羅洲北部的一個小島,夾在馬來西亞沙巴和沙撈越兩州之間,古稱婆利、勃泥。文萊土壤中鉀元素豐富,出產的沉香香韻醇厚,涼意綿綿,被業內奉為上品,比東馬的價格要高出一半。

文萊沉香的油脂烏黑發亮,而且油脂腺以外經常會有油脂成片出現。文萊沉香香韻變化有致,清聞甘涼,品有乳香味,尾韻醇厚綿長。

文萊有級別非常高的奇楠。清聞花香蜜韻,清新竄涼。薰聞清甜雅致,涼氣冷冽,直衝百會,堪稱上品。

(八)緬甸沉香

緬甸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西部,古稱蒲甘。緬甸目前尚有未被開采的熱帶雨林,應該是東南亞沉香的最後一塊“寶地”。緬甸沉香尤其是緬甸蟲漏,甜涼沁人心脾,味濃傳遠。惜略雜腥味,影響品質。

緬甸有奇楠級的香材,清聞甘甜涼意,薰聞涼甜,有酸味、酒氣,微鹹,雜有些許腥味。一般都香韻渾厚,發香時間較長。

(九)印度沉香

印度位於南亞,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沉香出現在印度的文獻上,至少有兩千五百年的曆史,在各種佛教典籍上處處可見有關沉香的記載。曆史上印度曾經是沉香主要輸出國,但現在要獲得一塊上好的印度沉香已經非常不容易。印度目前幾乎都是人工種植沉香,主要用以提取沉香油,很少有可用做品香之沉香。

印度沉香之中的上品香叫“烏沉香”,結油程度非常高,堅實致密,入水即沉,香味濃鬱,涼甜有金屬的味道,略有麵粉香味和蜜韻。

(十)菲律賓沉香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由七千一百多個島嶼構成的島國,古稱麻逸、呂宋。菲律賓沉香一般都結油程度較高,沉水。香味濃鬱,富有熱帶雨林氣息。清聞有涼甜味,辛香。薰聞辛辣味加重,微嗆,有水果的淡甜﹑鹹味和濁味。

(十一)印尼沉香

印尼是印度尼西亞的簡稱,位於南洋群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之國。印尼國土麵積的65%都被熱帶雨林覆蓋,曆史上就是生產香料的地方。印尼生產沉香,最晚在宋代,渤泥(婆羅洲)、闍婆(爪哇)、三佛齊(蘇門答臘)就有各種香料輸入中國,包括龍腦香、檀香、沉香、丁香等。現在仍然是沉香的輸出大國。

中國古代對印尼沉香的評價不是很高,一般把中南半島所產沉香稱為“上岸香”,印尼所產稱之為“下岸香”,認為其質量較次。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雲:

沉香來自諸蕃國者,真臘為上,占城次之。真臘種類固多,以登流眉所產香,氣味馨鬱,勝於諸蕃。若三佛齊等國所產,則為下岸香矣。以婆羅蠻香為差勝。下岸香味皆腥烈,不甚貴重,沉水者但可入藥耳。

1.加裏曼丹沉香

加裏曼丹是印尼沉香的最大產區。此地出產的沉香香味濃烈悠長,帶有濃厚的香草氣息,但一般都帶有土腥和濁味。印尼境內的加裏曼丹分為四個省,東西南北各一省,四個省的沉香氣味略有不同。西加裏曼丹省出產的沉香味道和東馬類似,涼味是第一感覺,細品會略帶清香的草藥味。東加裏曼丹省和南加裏曼丹省的沉香次之,涼味不重,但草藥味略重。這兩個省的沉香樹結香率較高,大塊香較多,氣味也非常濃鬱。北加裏曼丹省接近達拉幹島,有部分沉香的味道非常好,氣味柔和甜美,與達拉幹沉香香味接近,唯一區別是沒有達拉幹沉香的乳香味和香味的階段性變化。

加裏曼丹奇楠清聞甘甜微涼,略帶濁味。薰聞甜香濃鬱,涼氣竄動,但有酸味、藥味和陳舊濁味。

2.達拉幹沉香

達拉幹位於加裏曼丹島的東北角,亦有譯音為“打拉根”者,是印尼沉香的主要集散地。

達拉幹沉香韻味獨特,香味中有豐富的層次感,奶香中略帶清甜的涼意。上好的達拉幹沉香外表油線有著奇特的油花狀紋路,常溫下奶香濃鬱,其特有的甘甜幽柔使人感到溫馨。

3.蘇門答臘沉香

蘇門答臘在馬來語為福地的意思,古稱三佛齊,是傳統的產香地,我國唐宋時的古籍多有記載。自唐及明代均遣使朝貢。

蘇門答臘沉香質堅塊大,甘甜微涼,香味濃烈,有濁腥之味。薰之愈烈。

4.伊利安沉香

伊利安位於印尼東部。這個產區包括加雅布拉﹑馬拉OK﹑索隆等。伊利安沉香大都在加雅布拉集散。

伊利安土沉多以黃油出現,呈黃褐色外觀。品聞時,略帶藥味,香韻變化不大。水沉顏色深沉,帶灰黑色油脂,香味濃烈,多數沉水,品質不錯,是雕刻工藝品的良材。

伊利安沉香大都甜韻淡雅,略有苦澀和沼澤的濁腥之氣,品級不算太高。

(十二)巴布亞沉香

巴布亞位於南洋群島的新幾內亞島,與印尼的伊利安省相鄰,但屬於大洋洲國家。巴布亞沉香產量較低,品級不高,腥味較重,少有氣味芳馨者。

(十三)沉香的選購、鑒別及評級標準

選購香材時,要從香味、結油狀態、大小、價格四個因素去考慮。任何情況下,香味永遠是第一位的。選購時一定要試品,明火薰聞、電爐薰聞﹑品香炭爐薰聞均可,隻有試聞才能知道香材品位的高低。在同一級別的香味下,結油狀態決定香材價格的高低。結油狀態可以說代表了香材熟化程度和發香時間長短。結油程度高,說明香材熟化程度高,結香時間久,發香時間長。反之,則不然。香材的大小同價格有關係,同一品級的香材,越大的塊單位重量價格就越高。賣主的要價高低,則需要根據上述三個因素去衡量。

同時,要注意香材鉤刮是否幹淨,水分含量高低,盡量選購鉤刮幹淨、水分含量低的香材。

通過正規的渠道和商家選購香材,可能價格高些,但不會上當受騙。同時,盡量多在專門的展覽展銷會上看看,仔細觀察展品,多看實物,接觸香材,積累知識和經驗,不斷提高香材認識水平。向高手和有經驗的香友包括香農學習,虛心請教,不恥下問,吸取他們積累的經驗,認真學習當代香學大師和前賢的香學著作。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香材的等級高低,不是看含油量的多少,也不是按比重來分。其品級的高低,是以品評時的氣味優美﹑濃淡和變化來分級的。香材的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分為:極品﹑頂級﹑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六品,丁級以下不入品。對於一些氣味特別優美的罕見香材,則稱之為“奇香”或者“逸品”。

評級標準的參照物是同類頂級香材。若香材無香氣可品,或隻有木味者,視為不入品;有香味但不是很明顯者,為丁級;香味明顯清晰但氣息淺短者為丙級;香味氣息深長潤厚者為乙級;香味濃烈穩定且能持續二十五分鍾左右者,為甲級;甲級香上爐十分鍾內,不論其底香種類為何,若能出現乳香奶韻則為頂級;所謂極品者,氣味不但濃鬱稀有,乳香奶韻醇厚,且在穩定的溫度下,香氣在長約四十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有明顯不同的數種轉折變化,涼氣穿透力足夠。香味出現轉折變化不少於三種時,則可稱之為奇楠。

(十四)奇楠的鑒別

奇楠,因其特異的品質和稀少的產量,成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主要對象。現在的香材市場“奇楠”滿天飛,魚目混珠,初入道者真假難辨。真正的奇楠少之又少,隻有愛香識香,有緣分有實力者方能得之。初學者選購時一定要謹慎。

或許是產量稀少罕見,需求量過大的原因,現在奇楠的標準也在不斷下降。過去以熟香為主的奇楠,現在反而以“生結”為主了,甚至出現了“奇楠種”的說法,把品位略高一些根本達不到奇楠標準的沉香,也歸到奇楠裏麵。更有甚者,利用煮油﹑高壓灌油﹑泡藥水等做偽方法,欺騙消費者。

古人在論述奇楠時,缺少統一的標準,都是根據個人的感受,從不同的側麵去論述。但概括起來,還是有一些共同的看法。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中有論述雲:“伽楠軟,味辣有脂,嚼之黏齒麻舌,其氣上升,故老人佩之少便溺。”清代李調元《粵東筆記》描述:“掐之痕生,釋之痕合。挼之可圓,放之仍方。鋸則細屑成團,又名油結,上之上也。”都是強調了奇楠質軟﹑入口則黏齒麻舌、其氣上升的特點。但質軟這個表現,可能在新鉤出的奇楠或是密封保存較好的奇楠上顯示明顯。一些存放時間長的老香,隨著水分的喪失和表皮氧化,可能會變得很硬,如有些海南老奇楠就堅硬如鐵。但不管怎樣,這些奇楠老香削開表皮後,裏麵的質地還是糯軟黏刀的。

古人認為奇楠的成因,是香樹漬染蜂蟻等動物分泌物而成。李調元在《粵東筆記》中雲:

伽楠,雜出於海上諸山。凡香木之枝柯竅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氣性皆溫,故為大蟻所穴。蟻食石蜜,歸而遺漬於香中。歲久,漸浸。木受蜜氣,結而堅潤,則伽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