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香材(1 / 3)

古者以芸為香,以蘭為芬,以鬱鬯為,以脂蕭為焚,以椒為塗,以蕙為薰。杜衡帶屈,菖蒲薦文。麝多忌而本膻,蘇合若薌而實葷。嗟吾知之幾何,為六入之所分。方根塵之起滅,常顛倒其天君。每求似於仿佛,或鼻勞而妄聞。獨沉水為近正,可以配薝卜而並雲。矧儋崖之異產,實超然而不群。既金堅而玉潤,亦鶴骨而龍筋。惟膏液之內足,故把握而兼斤。顧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宛彼小山,巉然可欣。如太華之倚天,象小孤之插雲。往壽子之生朝,以寫我之老勤。子方麵壁以終日,豈亦歸田而自耘。幸置此於幾席,養幽芳於帉。無一往之發烈,有無窮之氤氳。蓋非獨以飲東坡之壽,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

——宋·蘇軾《沉香山子賦》

第一節 主要香材

香材,或稱之為香料,可分為主要香材和配香類香材兩大類。可以單獨品味,也可以在合香中作為主體成分的香材,稱之為主要香材。實際上就是沉香、檀香這兩種香材。

一﹑沉香

世界上所有的香料當中,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沉香都是從古至今占第一位的香材。沉香是一種混合了樹膠、樹脂、揮發油、木材等多種成分的固體凝聚物。它是瑞香料沉香屬(目前有科學研究表明,沉香樹應單列為一科)樹種,在受到傷害後,有某種真菌侵入,樹木薄壁組織細胞內貯存的澱粉等物質發生一係列化學變化,產生色原酮、倍半萜(沉香螺旋醇等物質)等芳香物質,最後結成香。自然狀態下結香的時間很長久,結香時間越長的香材熟化程度就越高,相對質量也就更好。因為比重較大入水即沉,故名沉香。但並不是所有的沉香都可以沉水,大部分沉香因結香時間或其他原因比重較輕不能沉水。東漢楊孚的《交州異物誌》雲:“蜜香,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外皮爛,中心及節堅黑者,置水中則沉,是謂沉香;次有置水中不沉與水麵平者,名棧香;其最小粗者,名曰槧香。”這是文獻中最早提到沉香的。沉香在常溫下,香味較淡弱,當溫度達38℃左右時,開始散發香味。單獨一品沉香在加溫下,就能發出花香、蜜韻、梅香、奶香、清涼、苦、酸、鹹、藥味、焦味等複合氣味。但沉香的香氣分子是非常穩定不易揮發的,這也是沉香能夠長期保有香味的原因。沉香的香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穿透力很強,能夠在很遠的地方聞到。沉香的氣味不像一般的花果香氣使人產生輕飄飄的感覺,沉香的氣味一出現就能抓住人的注意力並使人進入沉靜,營造一種神秘寧謐的空間感覺,而且常用無礙。這些優異的特質使它備受青睞。

人們根據自然狀態下沉香的存在形式,把它分為幾個類型:

生結:用刀斧﹑電鑽﹑火燒等方式使沉香樹受傷,使傷口分泌出樹脂,積聚形成沉香。它是在沉香樹存活狀態下取得的,故稱生結,或生香﹑生木。

熟結:沉香樹在自然狀態下凝結樹脂而生成的沉香。這裏的自然狀態是指沒有人工因素而言,並非沒有其他外來因素影響,比如狂風﹑暴雨﹑雷電﹑地質災害﹑動物損傷等等。否則,就不可能成為病樹﹑壞樹,也就不可能結香。熟結也稱為熟香。

蟲漏:由蛀蟲﹑白蟻等蟲子啃蝕,沉香樹分泌樹脂聚集在蛀蝕的縫隙中而形成的沉香,稱之為蟲漏。《天香傳》說:“凡曰蟲鏤,其香尤佳,蓋香兼黃熟,蟲蛀蛇攻,腐朽盡去,菁英獨存者也。”

倒架:又稱倒擱。沉香樹被雷擊或因其他自然災害倒地受傷結香,但必須是倒地而且存活的樹才有可能結香。

目前市麵上所謂倒架沉香,幾乎全是人工所為。香農找到野生沉香樹時,先以開香門的方式取得沉香,之後砍樹仆地,使之繼續結香,然後取得沉香,稱之為倒架。

奇楠在舊時被認為是頂級沉香,舊時也稱為伽楠、伽南香、伽蘭木、茄楠、奇南、伽羅等。《武林舊事》中載有“禁中納涼”事雲:“紗廚先後皆懸伽木蘭、真臘龍涎等香珠數百斛。”《陳氏香譜》卷一也稱“伽蘭木”。元人稱“茄藍木”,見元汪大淵《島夷誌略》。明人則稱奇楠香(張燮《東西洋考》卷一,“交趾條”)、奇南香(嚴從簡《殊域周谘錄》卷七,“占城”條)或伽南香(文震亨《長物誌》)。至於海南出產的奇楠香,古人則稱之為土伽楠(張渠《粵東見聞錄》)。

奇楠香質地軟黏,嚐之舌麻,香味較一般沉香強而多變。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沉香和奇楠僅有極個別成分相同,大部分成分均不相同。沉香所含的化學成分明顯少於奇楠,香味亦較奇楠為淡。奇楠中脂肪酸含量很低,而沉香則相對較高。奇楠中含有沉香的標誌性成分——沉香螺旋醇,說明奇楠的來源亦為沉香樹。據老香農講,結奇楠的樹,一般樹葉發黃,葉片小而厚。這種樹是否為沉香樹的亞種,或是感染真菌的種類不同所致,有待科學研究進一步證明。

根據奇楠油腺顏色的不同,可以把奇楠分為白奇﹑綠奇﹑黃奇﹑紫奇﹑黑奇五個類型。依據奇楠品質的高低,又可以把奇楠分成以下四個級別:

生結:結奇楠的沉香樹未枯死,浸漬螞蟻﹑野蜂﹑蛀蟲等動物蜜露還鮮美時候所采取的奇楠,稱之為生結,品質最好。

糖結:沉香樹已經枯萎,但氣息尚存,蜜露凝於枯萎的根部,像麥芽熬成的糖片綿潤異常,稱之為糖結,品質次於生結。

虎皮結:結香的時間較短,沉香樹的蜜露尚未融化吸收,木質纖維較多,香氣較短,次於糖結。依香名推論,應是黃色的質地上有黑色條紋狀結油如虎皮,如是黃色的質地上結油如金絲則稱為金絲結。

蘭花結:次等級的奇楠。結油顏色微綠而黑,結油的時間更短於虎皮結,發香時間更短。

沉香的產區大致在北回歸線至南緯10o左右的東南亞和中國、印度等國家。根據產地、氣味等特征,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係列:惠安係、莞香係、星洲係。惠安和星洲是早期較大的兩個沉香集散地,莞香則是國產沉香。

惠安係氣味清新渾厚,香韻特點是味道涼、甜雙重性,有果香或花香,穿透力強,但香味稍欠典雅和持久。產地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菲律賓、印度等區域。

星洲係味道濃鬱醇烈,或甜或涼,但大都有濁味。該產區的香材密度大,多沉水。生沉與熟沉都可用來雕刻。產地包括印尼、文萊、巴布亞、帝汶、馬來西亞等區域。但馬來西亞西部地區的味道更接近惠安係,近幾年來,市麵上不少名為越南、柬埔寨菩薩沉香的手串,大都是西馬沉香。

莞香係沉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南所產崖香,它香味清新典雅,花香蜜韻齊備,韻味飽滿而持久,是中國香學最為推崇的香材。中國的沉香主要產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台灣等。

(一)中國沉香

中國是沉香原產地之一,最著名的品種就是白木香。宋代寇宗奭《本草衍義》有寫白木香的一段文字:

嶺南諸郡悉有,傍海處尤多。交幹連枝,崗嶺相接,千裏不絕。葉如冬青,大者數抱,木性虛柔。山民以構茅廬,或為橋梁,為飯甑,為狗槽。有香者,百無一二。

根據植物學研究,和以往的典籍材料記載,中國至少有六種常綠喬木型沉香樹種,明周嘉胄《香乘》記載:“南粵土人種香樹……樹矮枝繁,其香在根……”這種沉香樹種明末冒辟疆在《影梅庵憶語》中亦有記載:“近南粵東莞茶園村,土人種黃熟,如江南之藝茶,樹矮枝繁,其香在根。”這種矮化的園藝品種已經消失。

1.海南沉香

海南島又稱瓊崖、崖州﹑瓊島,地處中國大陸南端,與瓊州半島隔海相望。因地處瓊州海峽之南而得名,為海南省主島。島上四時花開,長夏無冬,為典型熱帶海洋氣候。

海南沉香是中國香學研究的本位香材,為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所推崇,古稱“崖香”。宋代範成大的《桂海虞衡誌》,周去非的《嶺外代答》,明代周嘉胄的《香乘》都對其讚譽有加,描述備至。均稱: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一片萬錢。比中國其他地方的沉香,品質高出許多。

海南崖香品質上乘,香氣清婉。少有大塊香材,大多是像栗角、附子、芝菌、竹葉一樣的小塊。質感較重,相對壓手,色偏黑。蘇東坡在《沉香山子賦》中描寫海南崖香:金堅玉潤,鶴骨龍筋,膏液內足,把握兼斤。崖香清聞時,清香甘甜,蜜韻涼意迷人。焚薰少許,便芬芳彌室,而且香氣長久,毫無焦味。範成大在《桂海虞衡誌》中說:“環島四郡界皆有之,悉冠諸蕃所出,又以出萬安者為最勝。說者謂萬安山在島正東,鍾朝陽之氣,香尤蘊藉豐美。大抵海南香氣皆清淑,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類,焚博山投少許,氛翳彌室。翻之四麵悉香,至煤燼氣亦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

崖香上品都是原始森林中的野生香,結香年份不夠的生香自然成色不好,木質和樹脂含量大,可能會香氣迷人,但發香時間相對較短,且木味較重,香韻較為單薄。熟香結香時間較長,熟化程度高,香氣蘊藉純淨,甜美誘人,發香時間也長。有些香塊經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結香積累,已經看不到木紋,成了油塊﹑鐵棍,堅硬無比,敲之有金石之聲。大部分海南崖香,在香材表麵縫隙、凹處用放大鏡都能看到頭發絲一樣的白色菌絲。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中記載海南崖香:“樹朽香堅,色黑而味辛,微間白疵如針銳。”

海南奇楠紋理細膩,香腺間隔細小致密,清聞花香蜜韻,涼意襲人。薰聞則初香高揚迷人,穿透力強,涼意十足,香氣直接上衝百會,植入腦海;本香時間長久,蜜韻明顯,變化較多,且香氣飽滿靈動;尾香有荷香奶韻。在香氣演繹變化當中,起伏較大,富有激情,飽滿厚實。海南奇楠的潔淨細膩和初香是其他任何產區奇楠無法比擬的。按香腺的顏色,海南奇楠可分為綠奇、黑奇、黃奇、紫奇、白奇五種。綠奇較多,黃奇次之,再次紫奇,白奇少見,黑奇絕少。綠奇為灰綠色香腺,初香清越,本香甜涼,尾香轉為乳香味;黃奇發香較為“霸氣”,香腺為土黃色,有深棕色香脂襯線,初香短而濃鬱,本香甜淡,尾香亦轉為乳香味;紫奇初香蜜韻,本香甜美有涼意,尾香有荷香乳意;白奇則白黃如牛油色,其中有細密的黃褐色香脂襯線,初香如悠遠花草之香,極為悠美,本香甜涼濃鬱,尾香荷韻迷人而持久;黑奇則典雅至極,初香清涼爽美,本香有一種雅致的藥香味,尾香亦有乳香荷韻。

海南的一些頂級奇楠可稱之為“奇香”,它們的韻致難以用文字形容,有的蘭香濃鬱,高雅如貴夫人;有的甘甜嫵媚,令人沉迷不已;有的清新如雪,使人心神俱明;有的空靈雋永,如詩如畫……這些奇香是大自然遺落在人世間的精靈,百年難遇,每一塊都珍貴無比。

海南崖香產區的黎族人家,老人手中大多有好香在握,家中人頭痛發熱或其他小病削末衝服即可治愈,視為傳家之寶。遇有重要事情方才出手,此等機會十分難遇,唯有緣者能幸而得之。

2.香港沉香

香港沉香也屬白木香,又名土沉香。香港自古就為沉香集散地,原為漁村的香港也因此而得名。

香港屬海島型氣候,溫度、濕度較高,菌種豐富,具備出產高級沉香的條件。頂級的香港沉香完全可以與海南沉香頡頏,隻不過海南沉香氣味更加濃鬱多變,香港沉香略顯清新溫和。香港的樹芯油生香、熟香均有達到奇楠級別的香材,蜜糖味十足,涼意辛辣俱備,發香持久,香韻美妙,值得珍藏。

3.廣東沉香

廣東沉香的品種主要有兩種,一是白木香,還有一種原產於中國南部的Aquilaria grandiflorm。也有說廣東的沉香樹種是唐代由國外傳入的。廣東從宋代起就開始人工種植沉香。

曆史上廣東沉香稱為莞香,產地有高州、化州、竇州、雷州,但古人評價不高。近年來,在這些地區時有野生沉香樹發現。

莞香在宋代時已在廣東各地普遍種植,尤以東莞為多。據清末史學家陳伯陶編著的《東莞縣誌》記載:“莞香至明代時始重於世。”因東莞一帶土質特別適合白木香的生長,因此出產的香材品質最好,聞名全國,成為貢品。冒辟疆《影梅庵憶語》記載:“近南粵東莞茶園村,土人種黃熟,如江南之藝茶,樹矮枝繁,其香在根,自吳門解人剔根切白,而香之鬆朽盡削,油尖鐵麵盡出。餘與姬客半塘時,知金平叔最精於此,重價數購之。塊者淨潤,長曲者如枝如虯,皆就其根之有結處,隨紋鏤出,黃雲紫繡,半雜鷓鴣,可拭可玩……細撥活灰一寸,灰上隔砂選香蒸之,曆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鬱勃氤氳,純是糖結。熱香間有梅英半舒,荷鵝梨蜜脾之氣,靜參鼻觀。”按周嘉胄《香乘》記載,明代時,廣東東莞一帶已經出現大量沉香種植園。在東莞寮步鎮形成了廣東乃至全國最大的香市,成為莞香集散地。外銷的莞香在寮步集中,再運到九龍的尖沙咀,通過專供運香碼頭,用小船運往廣州,遠銷當時的蘇杭和京師一帶,甚至更遠到南洋及阿拉伯國家。

莞香清新甜美,但畢竟人工種植,結香時間無法同野生的自然香材相比,熟化程度、結油程度相對較低,適宜大塊薰蒸,發香時間較短。

近年來,隨著沉香熱的興起,在廣東各地出現了大量的人工種植沉香,但樹苗來源各異,再稱莞香已是勉強。

4.廣西沉香

廣西與廣東的沉香品種,應該同屬白木香。廣西自古就出產沉香,與廣東一樣同屬海北香係。宋代蔡絛的《鐵圍山叢談》對廣西沉香有過深入詳細地描述:“時時擇其高勝。一炷,其香味淺短,乃更作,花氣百和旖旎。”

廣西沉香清聞大都有淡淡的紅糖味,微有涼氣。薰聞時,甘甜,有水果味。

5.雲南沉香

雲南沉香品級不高,清聞大都有淡甜味,薰聞有甘甜﹑涼意和水果香味,但有濁味。偶有黑奇佳品出現,香味典雅有致,耐人尋味。

6.台灣及其他地方的沉香

台灣、福建、貴州等地也是白木香的原產地,根據史料記載,這些地方曾經產香,但現在基本為人工種植,偶然有老香樹發現。相信假以時日,或許會有上好沉香出現。

(二)越南沉香

越南曆史上一直是產香大國。兩千多年前,越南沉香就出現在中國晉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一書中,稱之為蜜香樹。現在越南主要有兩個品種的沉香樹:Agallocha、Crassna。後者是各人工產區普遍種植的品種。越南目前沉香貿易比較繁榮,但大多為人工香,或是從馬來西亞、印尼進口轉賣。野生沉香資源枯竭,能夠達到品香級別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偏遠地區或原始森林中偶爾采到,已經罕見了。

越南幾乎全境產香,但北部沉香質量不是太高,主要優質沉香的產區還是在中南部。越南沉香不管是生香還是熟香,通體顏色一致。甜味和涼意在東南亞沉香中最佳。

1.惠安沉香

惠安在越南中部,曆史上越南沉香大都在惠安集散,因此稱為惠安沉。

惠安沉香大都為黃褐色、褐色和黑色片狀﹑塊狀,清聞香甜微有涼意。薰聞有焦糖的甜香、涼意,氣味較渾厚,含少許似花非花之香味。

2.芽莊沉香

芽莊位於越南南部,是越南沿海風景最優美的城市和海灘度假勝地。越南沉香的最佳產區為慶和、林同、寧順三省,三地所產沉香均以芽莊的名義賣出。

芽莊沉香是越南沉香中的上品。芽莊生結沉香,清聞甜美,微有奶香;薰聞清涼,蜜韻花香。熟香土沉,清聞清香甘甜,薰聞甜香濃鬱,清涼怡人。為香學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奇肉”、“奇皮”,更是以其獨特韻味令人著迷,這實際是一種熟化程度非常高的土沉,沒有結油的木質部分已經全部腐爛,薰聞時發出一種剛切開哈密瓜或西瓜的甜涼味,清新美妙。用它做成的線香,香味甜涼,發煙濃潤。

芽莊奇楠更是香中上品,很受台灣香友、日本香道愛好者追捧。芽莊綠奇,清聞涼、甘,氣感很強,辛辣薰眼。質量上乘者,手握有冰涼之感,業內稱之為冰綠奇楠。薰聞時,初香花香蜜韻,涼意逼人;本香濃鬱有辛辣味;尾香微有奶香。芽莊紫奇,清聞甜涼,涼氣竄動,微有奶韻。薰聞時,初香清香甘甜,齒痕生津;本香甜涼微辛,稍有藥味;尾香有奶香。頂級的奇楠要數白奇楠了。白奇楠外麵抱木的樹皮是金色纖維,裏麵則油脂密集,成褐色或深褐色,在燈光下有墨綠閃光的感覺,其油線細密,放大鏡下能看到纖維中間有金黃色油脂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用刀削之,黏軟起卷。嚐之舌麻,滿口生津,有氣流升騰之感。薰聞香味細膩,涼氣竄動,花香蜜韻齊發,美不勝收,能聞一次,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