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率沉水以萬安東峒為第一品,如範致能之所詳。在海外則登流眉片沉,可與黎東(即萬安東峒)之香相伯仲。
登流眉有絕品,乃千年枯木所結,如石杵、如拳、如肘、如鳳、如孔雀、如龜蛇、如雲氣、如神仙人物。焚一片則盈屋香霧,越三日不散。彼人自謂無價寶,世罕有之。多歸兩廣帥府及大貴勢之家。
《坦齋筆衡》中提到洪芻、葉廷珪、範成大三人,他們的香學活動先後有別。洪芻的《洪氏香譜》成書於12世紀初,葉廷珪《南蕃香錄》撰於12世紀中葉,範成大的《桂海虞衡誌》成書晚於葉廷珪的《南蕃香錄》二十年。《桂海虞衡誌》應該是最早提到登流眉沉香進口中國的文獻。在此之前,《洪氏香譜》沒有提及;既熟悉市舶事務,又留意香料的葉廷珪在《南蕃香錄》中也完全沒有記載。因此,葉寘的觀點所反映的時代應為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可以推斷,登流眉沉香進口或者說大量進口發生於南宋乾道年間(1170前後)。當時的人們將登流眉沉香與海南崖香視為不相上下的產品。葉寘仔細描寫了登流眉絕品發香霧之烈和長久,說其全部進入高官富貴之家,民間極少流通。至於“絕品”之外的登流眉沉香,應該是民間香料市場的“寵兒”吧。
此後登流眉沉香不斷進口中國。元代王元恭《至正四明續誌》記載:至正年間,明州(寧波)的進口商品中仍有“登樓眉香”一項。可見這種沉香也曾在中國香壇流行近二百年。
三、占城奇楠長盛不衰
到明代初期,登流眉沉香已經不再領風騷。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層仍然愛用沉香,但以產於占城的奇楠香為貴,登流眉香幾乎不被提及。明代初期陳懋仁在其所著《泉南雜誌》一書中提到一項名為“泉州市舶歲課”的資料雲:
香之所產,以占城、賓達儂為上。沉香在三佛齊名“藥沉”,真臘名“香沉”,實則皆不及占城。
勃泥有梅花腦、金腳腦,又有水劄腦。
登流眉有薔薇水。
看來到了此時,登流眉僅以薔薇水著稱,不再如宋元時期以沉香著稱。
占城是中南半島的古國,其轄境包括現在越南的廣南(紅土沉香產區)、廣義、平定、富安、慶和(芽莊沉香產區)、寧順、平順一帶,和老撾的占巴塞省(也是沉香的著名產區)。其實,占城沉香在漢唐時期,已經開始進入中國,且價格奇高,《天香傳》裏就稱其“價與黃金同”。《宋會要輯稿·蕃夷》記載,從北宋初到南宋乾道年間,占城就二十八次以沉香等香料朝貢,最多的一次為紹興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貢附子沉香一百五十斤、沉香三百九十斤、沉香塊兩塊一十二斤、上棧香三千六百九十斤、中棧香一百二十斤、棧香頭塊四百八十斤、棧香頭二百三十九斤、澳香三百斤、上速香三千四百五十斤、中速香一千四百四十斤、棧香一百二十斤、細割香一百八十斤、烏裏香五萬五千二十斤。
同書還記載:乾道三年十月一日,福建路市舶司言,本土綱首陳應等昨至占城蕃,蕃首稱欲遣使入貢,所擬貢物中有“加南香三百一斤”。元代汪大淵《島夷誌略》“占城”條中也有“茄藍木”的記載。
可以想象,如此大數量的占城沉香(包括奇楠)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香學大師和社會用香大眾不會熟視無睹,沒有被視為上品香材,隻能說明它不及海南崖香、登流眉沉香品質優異而已。宋代的香學大師,丁謂、蘇軾、黃庭堅、蔡絛、趙汝適、範成大、陳敬等均有占城不如真臘、真臘不如海南的論述。但沉香資源畢竟是一種自然資源,無節製地開採挖掘會使資源枯竭。登流眉沉香的登場,宣告了海南崖香資源的枯竭;同樣,占城奇楠的登場,也宣告了登流眉沉香資源的枯竭。從明代起,國人用香推崇占城奇楠,並不完全是因為它品質優異,而是求上(崖香、登流眉香)不得,退而求其次了。
明代徐樹丕《識小錄》卷三“伽南香”條載:
伽南香一名奇楠,本草不載,惟占城有之。有堅軟淺深不同。其木最大,枝柯竅露,大蟻穴之蟻,食蜜歸遺穴其中。木受蜜氣而堅潤,則香成矣。香成則木本漸壞,其傍草樹鹹枯。香本未死,蜜氣複老,謂之生結,上也。木死本存,蜜氣凝於枯根,潤若餳片,謂之糖結,其次。其稱虎班結、金絲結者,歲月既淺,木蜜之氣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為下品。生結紅而堅,糖結黑而軟。生結國人最重,不以入中國,入中國者,乃糖結。試者爪掐之即入,爪起便合,帶之香可芬數室,價倍白銀。
第二等奇楠——占城糖結奇楠,進入中國即價倍白銀,可見明代占城奇楠的貴重程度。這種觀念一直延伸到清代甚至到現在,同時也向外延伸到日本香道。
清代時,海南崖香的生態可能有所恢複,時稱海南奇楠為“土伽楠”,而稱舶來香越南奇楠為奇楠或伽楠。清代初期海南崖香已恢複上貢,康熙七年(1668),時任崖州知州的張擢士覺察到采辦沉香之艱難,並針對賦貢征收之流弊,上書朝廷請免沉香之貢:
瓊郡半屬生黎,山大林深,載產香料。伏思沉香乃天地靈秀之氣,千百年而一結……奉文采辦,各以獲取遲速為考成殿最……既諸黎亦莫不知寸香可獲寸金,由此而沉香之種料盡矣……倘由此年複一年,將慮上缺禦供,下累殘黎,區區末吏又不足惜矣(《崖州誌》卷十)。
明清時期產量稀少的崖香,價值也很是昂貴。《識小錄》記載:“瓊州亦有土伽楠,白質黑點,即所謂鷓鴣斑香,入手終日馥鬱,其價亦值每斤金半斤。”明代晚期一兩黃金可兌換八兩白銀,前麵說占城奇楠“價倍白銀”,如此換算崖香的價格是占城奇楠的兩倍,可見崖香的珍貴。
記載明代嘉靖時權臣嚴嵩抄家物品清單的《天水冰山錄》裏有“香品”一節,上列嚴嵩家藏香品:檀沉速降各香二百九十一根,共重五千五十八斤一十兩;奇楠香三塊;沉香山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