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明哲當南進(1 / 2)

當初設立小平津關時,朝廷將小平津關的糧庫也設在了河陽縣,但董卓根本沒有機會將河內的糧食抓牢在自己手中,王匡就已經加入到關東諸侯的隊伍中,這些儲糧最後也就全便宜了王匡,大肆擴軍成為關東諸侯中勢力最為頂尖的諸侯,即使安坐在臥榻之側,董卓也忌憚他的實力,是故長時間放縱他活動。

等到劉備來時,河陽的糧庫其實已被王匡調出了大半,但為以防戰場不利時遭遇不測,也沒有將糧食全部調出,所以現在的河陽糧庫依然有著驚人的儲糧量。最後點出來的河陽糧庫存糧讓劉備幾乎懷疑起自己的眼睛。

十六萬石,不同時代的石重量不同,在漢末,一漢石粟約等於現在的三十公斤,算是足夠一個普通的漢軍將士吃兩個月,劉備軍現在如果全部吸收董卓軍俘虜,屆時人數當膨脹為一萬四千人,一年消耗也不過為八萬四千石,堪堪超過儲糧一半而已。

但陳群卻麵帶憂色,對劉備道:“將軍,目前糧食形勢比我預估的還要差上很多,不知三兄可曾言過籌糧之策?”

劉備被此言一問,心中詫異萬分,但不知為不知,便老老實實問道:“長文,以我愚見,即使我軍全部收納董俘,此間儲糧也足夠我軍兩年之用,不知長文此言從何說起?”

麵對劉備這一問,陳群心中哀歎,向他細說道:“將軍,方才將軍曾為群言三兄策,三兄望將軍招募兩河流民前來河陽屯田,屯田軍民必超兩萬之數,我軍人數將增至三萬四千以上,如此一來,此間儲糧必不足一年之用,且春耕耕種也需從儲糧中撥出,招募流民必有攜家而至者,將軍安能擁糧坐視?所以群敢斷言,十六萬石糧,或可用至五月六月,卻難使我軍用至秋收之時。”

這一番話語分析得麵麵俱到十分周詳,劉備聽下來再細思,隻覺六分醍醐灌頂,又有四分毛骨竦然,再看向清點出來的十六萬石糧食時,卻生不出剛剛心中的欣喜之情。

此時劉備的眉頭開始擰在一起,向陳群問道:“長文說得在理,隻是我知今年賦稅尚未征收,河陽此地算得上未經戰事,不知這翻下來能收下來多少糧食。”

陳群搖首道:“我已經在派人去核算了,不過將軍最好還是不要報太大希望,待到我軍擴充完成,以常理論,我軍後勤當由數郡供應,一縣之賦稅,於我軍而言不過杯水車薪。”

劉備本人原本也是高唐縣縣令,如何不知道陳群說得在理,隻是他心中煩躁,一時間病急亂投醫罷了。

但他到底是人傑,逐漸消除慌亂後,在平原官場的經驗很快就開始幫助他分析局勢,陳群雖然聰慧,但畢竟沒有劉備這樣多年的官場經驗,在官場做官,職責上是有區分和界限,但真正遇到難題,很多事情都可以利用職責之外的權力來解決。

想到這點,劉備的思路頓時豁然開朗,隨即就對陳群笑道:“走,長文,先把糧庫封存起來,我們去見見庭堅,我恐怕已經明白庭堅的大致想法,隻是具體如何去做,還要與他再細細商議才是。”

陳群見劉備故意與他賣關子,也不由得感到好奇,自與劉備相遇以來,交流甚多,知道劉備雖然在行政軍事等方麵的才能都算不得頂尖,卻是一個少見的通才。

劉備出身幽燕,甚好遊俠,以至於郡中惡少年競附之;又身為盧植弟子,經學不精,然詩詞經義,無不可言;後以軍功入宦途,在沒有家族的支持下晉升至六百石的縣令,可謂是軍政雙通。如今他尚未至而立之年,已有如此經曆,不可謂不傳奇,想到這裏,陳群對陳衝的選擇也感到稍微有些理解,他便笑道:“那就隨將軍令。”

兩人相視一笑,大有距離頓消,漸為知己的感覺。

再次回到駐地的時候,劉備遠遠就發現帥營前栓了一匹白馬,矯健俊美,別具風姿,每個部分都搭配得那麼得當,每塊肌肉都顯示出力量,讓人一看就是一匹絕世好馬,這讓劉備頓生愛馬之心,還未走近,這就對身邊的陳群歎道:“此駒當真神駿,隻需遠望,便知它僅次我同窗公孫伯圭的愛馬‘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