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明哲當南進(2 / 2)

陳群認得此馬,一眼便知是荀諶拜訪,便對劉備笑道:“將軍不知,此馬乃是六龍先生在京師於莎車商旅手中購得,取名‘抱月’,贈予現渤海長史荀彧荀文若,頗有讚譽文若為‘吾家千裏駒’之意,我家與荀氏為世交,頗見過此馬幾次,如我所料不錯,將軍,應是文若已經到我帳中。”

劉備本來還欲走近了好好欣賞“抱月”一番,但聽到陳群言到是荀彧到來,劉備神情頓時為之肅然,追問道:“可是被南陽何伯求評為有‘王佐才也’的荀文若?”

陳群歎道:“世間再無第二個荀文若。”

再次確認後,劉備本是不拘小節之人,但此時卻罕見地正了正衣冠,對陳群問道:“長文,我此身衣著可有不妥之處?”

青年一代中,不談族中蔭庇,袁紹以純孝聞名,曹操以果敢著稱,劉虞以寬仁流芳,但論及誰是最理想的士人領袖,毫無疑問是謙謙君子荀文若,品性高亮,待人柔嘉,以廉慎為己任,以仁恕察人物,可以說是十全十美,無可挑剔。劉備在跟隨盧植遊學時便常聞荀彧之名,此時即將見麵,竟有了三分不安。

陳群哪能不知劉備心態,出言向他簡介了荀彧的待人接物,讓他放寬心態,劉備自我激勵後,這才走進帳中。

拉開帳幕,隻見陳衝正與一人對坐笑談,桌上都擺放著一些果梨海棠,但顯然兩人聊得盡興,桌上水果絲毫未動,陳衝看見劉備陳群走進營帳,便站起身,手指劉備對對麵那人笑道:“文若,你看,這就是大破董軍的河陽將軍了。”

劉備這才與荀彧對視,心中不由感歎,麵貌如此清秀通雅,比陳群竟還要高上三分!荀彧一行禮,卻如同踏雪無痕,自然而然,感受不到絲毫做作之情。

荀彧心中對劉備也很是好奇,這個模樣怪異的涿縣宗室,屢次出現在戰場上的關節點中,雖說明知陳衝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能被陳衝看好,就必然是非凡之人。他看著劉備的眼睛,倏忽間看到了一股正在燃燒的火焰,但瞬間又消失不見。

是錯覺嗎?荀彧這樣想著,但對自己苛刻到極點的自我約束,使他的想法沒有被其餘人所發覺,即使是與他對視的劉備也是如此。

荀彧到劉備軍中還肩負著一樣任務,於是他主動向劉備行禮道:“彧所前來,正是為求見將軍。”

劉備忙回禮,然後道:“不知荀君前來有何要事?”

荀彧從袖中取出一份帛書,遞給劉備,然後道:“經袁使君在酸棗提議,各位大人一致同意後,願表舉將軍為河西太守,我所前來,就是為將軍送上此表而已。”

劉備聽聞後大喜,忙接下帛書打開閱覽,隻見這份表書之後蓋著十來份印章,每一份印章背後都意味著一位諸侯的肯定,劉備拿到這份表書,就意味著他在地位上已經可以和關東諸侯們平起平坐,而不是一個客屬關係。

陳群聽聞荀彧的話後,卻是立刻看到了袁紹的無情,皺眉對荀彧批評道:“文若,袁使君對我軍,可還有其他命令。”

荀彧自己主動接下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傳令差事,也是早料到會有人發難,卻沒料到先發難的是陳群,而不是劉備。但事已至此,即使如荀彧也隻能光棍地回答道:“尚無。”

陳衝卻製止了陳群的發難,對劉備笑問道:“明公,可願譽滿天下?”

劉備剛從成為二千石的喜悅中恢複過來,渾然沒注意到剛剛陳群和荀彧的一次交鋒,聽到陳衝此言,哪能不接住這個話茬:“還請庭堅指教。”

陳衝大概也是習慣了語不驚人死不休了,直接開口道:“明公,如今以兩軍事態,我軍當提師南渡,會獵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