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華東會議”秘聞(2 / 3)

會議開始由南京軍區政委杜平主持。第一天傳達中央關於“批林批孔”的文件。文件傳達完,當晚,杜平政委犯了心髒病。情況遂報北京。當晚,張春橋以軍委名義下達一電報指示:鑒於杜平有病,免去其會議主持人職務,建議休息,會議交丁盛主持。

杜平的“心髒病”犯的是時候也不是時候。肖永銀第二天早上一起來乍一聽杜政委犯病,心頭一沉,忙去看望。杜平躺在病榻上,有點難受地望著肖永銀,兩人心照不宣。

“你休息,管他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肖副司令握著杜政委的手,安慰說。

杜平長歎一聲,麵露歉疚:

“你就難了。”果真,會議雷聲火閃,氣氛十分緊張。一個主要矛頭是想把擒獲林彪死黨“三國四方”的肖永銀同林彪掛上鉤。

馬天水、許家屯首先發難。

馬天水問:“專線是怎麼回事?”許家屯似與馬天水唱“雙簧”,緊接著斷言道:“中山陵那一套,是給林彪修的。”許世友在任時,為保證毛澤東的安全,由南京軍區工程兵為毛澤東修了一條專列線。毛澤東專列到南京後,可直接開進坑道隱蔽。同時,在中山陵軍事防區內,為毛澤東蓋了幾間房子,以供毛澤東臨時休息。

肖永銀當即理直氣壯地回答:

“中山陵那一套,是給主席修的。當時由彭衝同誌,吳大勝同誌和工程兵主任等組成領導小組搞這些事。彭衝同誌,吳大勝同誌,是不是?”彭衝點頭:“那個東西,是給毛主席槁的。”

“你們再去看看設備,”肖永銀又道,“是給毛主席搞的,還是給林彪搞的?”毛澤東有著他特殊的生活習慣。睡硬板床,不睡沙發床;茅廁是蹲位的,不喜坐式馬桶;毛澤東身材魁梧,與他的形體相配套,室內家具、床、沙發、桌椅等也又高又大。這些都與林彪的生活習性正好相反。物不能語,但物為其主,瘦小的林彪根本不需要毛澤東式的大號床大號沙發。

中山陵中毛澤東臨時下榻之處大家都去過,一目了然,無需多語——當即誰都無話。

4、威脅“長城”計劃

王洪文責難:文攻武衛,你為什麼不執行?

曾經在擒獲“三國四方”時與肖副司令“並肩作戰”的王洪文發難了。

王洪文首先為“上海姑娘”打抱不平。

“延安飯店呐,都是外地的姑娘,我們上海姑娘就不能在延安飯店工作?”上海“延安飯店”,是許世友拍板讓蓋的,南京軍區投資五百萬元,由軍區司令部管理局管理。“文革”開始後,在王洪文等人的操縱下,“延安飯店”成了造反派的天下,大字報鋪天蓋地,足可以用汽車拖,矛頭指向南京軍區。肖副司令為使造反派“土崩瓦解”,采取了一個斷然措施,一年之內統統複員,全部安排到地方。並且接受教訓,“延安飯店”不再招收上海本地姑娘。王洪文失去了一個“據點”,自然心有怒氣,卻又“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好用這種抱怨的口吻發泄。

肖永銀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好笑,在沙發上側側身子,朝王洪文說了句半開玩笑的話:

“姑娘嘛,哪裏的都一樣。”王洪文的第二個問題就有了濃烈的火藥味。

“主席對‘文攻武衛’肯定下來,你為什麼不執行?”這得追溯到一次毛澤東視察上海的活動。當時,王洪文給毛澤東彙報民兵問題,毛主席插話道:“民兵要改造。”急於在上海建立“第二武裝”的王洪文等人抓住毛澤東這一句話,以上海革委會的名義向南京軍區寫報告,要求在上海市。江蘇省等成立“文攻武衛指揮部”,企圖以民兵組織來取代負責地方警戒的軍隊機構:警備區、省軍區、軍分區等。肖永銀接此報告後深感其用心叵測——“第二武裝”的存在,將直接威脅著“長城”。他把“報告”往保險櫃中一鎖。負責組織編製的軍務部長請求:“肖副司令,關於‘文攻武衛指揮部’的事,該怎麼回答?”

“這個可要謹慎:隨便答複不行,不答複又惹不起……”

“那怎麼辦?”肖永銀笑笑:“給他們拖!”他想:你有鬼點子,我有老主意;你急我不急,穩坐釣魚台。

這之後王洪文再三催問“報告”的下文時,南京方麵的回答始終很巧妙。一問,“正在研究”。二問“已經研究”。三問,“給你們上報”……現在王洪文終於耐不往性子了,當麵逼問。

肖永銀知道對方情急,“拖”不過去了,閃爍其詞也“賴”不過去了,便正色道:

“毛主席沒告訴過我們。中央軍委、三總部都沒有指示,我不知道!”王洪文本來販賣的是“私貨”,見肖永銀這樣回答,膛目結舌了。

“你看不起小將!”王洪文半天憋了一句。

肖永銀朝沙發上靠靠:

“小將嘛,老將嘛,都是主席的兵。”

5、“選妃”事件餘波

洶洶嚷嚷:誰是“選妃”的總後台?

“選妃子的問題,你知道不知道?辦了沒辦?”林立果“選妃”,以南京、上海、蘇州、杭州為重點。“自古江南出美女”,“妃子”的人選自然在江南,而江南江浙一帶又屬南京軍區轄區,因此,邱會作老婆胡萍親自坐鎮南京,由當時的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兼江蘇省委常委蔣科陪同。今天到文工團,明天到醫院,東跑西看,又派人到蘇州去選。美女如雲的地方,免不了像梳子一樣梳理一番,又惟恐將“傾國傾城貌”遺漏掉,隨身帶上個照相機,隨時拍照,照片衝洗出來,拿回住處,堆積桌上,反複看,反複比較,反複篩選。最後,以南京軍區文工團員張寧占了“花魁”,入“妃子”選,張寧飛離南京時,又是蔣科親自把張寧送上了飛機。由於這些緣故,“批林批孔”一開始,蔣科就成了眾矢之的,江蘇省委拉著蔣科開批鬥會,蘇州街頭也貼出了關於“蔣科選妃”的大字報,一位保衛部長曾以譏俏的話語說:

“蔣副司令,你幹脆搬個凳於,坐在蘇州街上十字路口,看哪個女的長的好,就拉哪個。”

“華東會議”有人一提出“選妃”問題,會場嘩然,大家七嘴八舌予以大肆渲染,王洪文,馬天水等頗有深意地眼瞅著肖永銀,似乎說:這下可抓住了“選妃”的總後台。因為,第一,最大規模的“選妃”活動是在南京軍區範圍裏進行的,第二,“選妃幹將”蔣科是肖永銀的老部下(肖永銀任十八旅旅長時,蔣科是他的五十二團政委),蔣科跟他多年,又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樣一“上掛下連”,問題清楚了:蔣科所以如此賣力“選妃”,是受了他的老上級肖永銀的指使……

肖永銀卻不動聲色,穩坐泰山,聽大家說了半天,他慢騰騰,悠悠然吐了口煙,說:

“我不知道,今天來聽你們說。”他確實不知道,雖然為給林立果“選妃”,民間搞得沸沸揚揚,但對於偌大的一個軍區,那卻是一件芝麻大的事,用不著一個大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勞神費事親自過問。可是,“選妃”畢竟成了一個帶有政治色彩的嚴重問題,一句“不知道”,不足以堵住大家的口。火燒到頭上了,他知道,由不得他了,得過同一下。

這天休會後,他想來想去,覺得這件事在進行中必有蹊蹺,當時肯定不會明目張膽地“選妃”,如果公言“選妃”,那麼,在早已不再是封建工朝的中國,必有許多人、包括蔣科在內都會表示出極端反感的。當時肯定另有一番名目——“選妃”不過是事後人們對那場“選美活動”加上的一個名稱。

他決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不僅為老部下蔣科洗刷罪名,而且為了被這件事牽累的其他無辜的人。

於是,驅車到了江蘇省委,找到省委組織部長:

“聽說,這事有個介紹信,查一查,有沒有?”組織部長一查,有。介紹信是由當時的中央軍委辦事組開的,軍委辦事組成員為黃水勝、邱會作、吳法憲、李作鵬。介紹信上以公函形式寫道:

“為林辦選幾個招待員。”這就成了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問題,有組織手續,又是為當時的“副統帥”林彪辦公室選招待員,當事人無論是準,都不可能拒絕代替中央軍委行使職權的“軍委辦事組”的這一“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