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日,1號爐第一片主鋼架吊裝,標誌著安裝工程正式鋪開,工程建設進入土建、安裝交叉作業階段。在緊張施工的同時,公司成立了設備催交專門工作組,確保了設備的及時到貨和質量把關,使安裝按計劃如期進行。至1997年底,1號機組全部設備及係統安裝進入尾聲。
施工期間,陝西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十分關注電廠建設。1995年至1998年5月間,省長程安東,副省長賈治邦、劉春茂等省上領導及省農電管理局局長王文學,省投資公司總經理浮宗治、郭永平等專程前往視察,就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及未來運營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對電廠的建設和生產、經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1998年6月,1號機組開始啟動調試。6月10日下午,許來璽按下按鈕,1號爐點火一次成功。7月15日,迎來了令電廠全體建設者萬分激動的時刻――1號機組一次啟動成功,順利並入榆林電網110千伏係統。8月18日,1號機組經過72小時和24小時試運行,由施工單位移交發電公司試生產。進入10月份,2號機組開始部分試運。10月28日,2號爐首次點火。10月21日,2號機組並入係統,至翌年1月24日,先後完成72小時和24小時試運行,移交試生產。府穀沙川溝電廠的建成投產,適時地彌補了榆林地區用電缺口,極大地緩解了當地煤炭外運壓力,符合國家煤電並輸、轉煤為電的戰略原則,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能源,對府穀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下篇
1999年7月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全國人民歡慶建黨78周年和香港回歸兩周年之際,沙川溝電廠兩台機組順利通過一年的試生產運行,於7月1日正式移交生產。
春華秋實。10月11日,在廠區隆重舉行了移交生產剪彩儀式。出席儀式的有省、地、縣各級領導,地、縣各有關單位負責同誌等。原副省長張斌、王雙錫、劉春茂及其他有關領導趙連臣、浮宗治、李鳳揚、李濤、賈長青、馬金明、白玉仁、尚洪澤等剪了彩。
投產的1999年當年,由於電力市場疲軟,大部分時間隻能維持單機運行,全年處於虧損狀態。但是,全體員工以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針,團結拚搏,迎難而上,開源節流,節能增效,基本保證了機組運行的安全、經濟、多供、少損,在榆林地區發電管理中心兩次安全檢查評比中,均名列前茅。
2000年是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進入正常生產運營的第一年,公司借助西部開發的大好機遇,在總經理許來璽的帶領下,從強化管理入手,努力營造和諧的企業內部環境,收到了明顯效果,提前一個季度,於9月底全麵完成了董事會下達的全年各項經營指標,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全年完成發電量3.7億千瓦時,售電量3.27億千瓦時,銷售收入6739萬元,實現利潤1010.7萬元,利稅總額達2438.7萬元,被府穀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被榆林市授予“稅利貢獻明星企業”稱號。
2001年,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領導班子換屆。6月23日,公司第七次股東會、董事會決定,聘任趙敏為公司總經理。此前,他一直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對公司情況比較熟悉。麵對新的崗位,他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他決心不辱使命,團結、帶領全體員工,承前啟後,開拓創新,開創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更加輝煌的未來。
安全是電力企業的生命。新一屆班子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繼續狠抓安全生產。圍繞公司安全生產目標,提出“四化”、“四到位”的工作思路,即安全目標責任化、安全製度規範化、安全教育經常化、安全操作標準化和監察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到位,以確保安全生產的各個層麵始終處於受控狀態。一是建立健全了安全機製。新成立了安全管理委員會,組建了安全監察教育部,修訂出台了《安全管理製度》、《安全考核獎懲暫行辦法》、《安全考核細則》。二是強化安全意識。向職工大力宣傳安全的重要性,揭示安全事故的危害性,開展安全係列活動,防患於未然。三是進一步加強安全防範措施。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指針,將日常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與專項安全檢查相結合,做到有組織、有步驟、有整改、有成效。在榆林發電管理中心組織的曆次檢查評比中均名列前茅。四是千方百計提高安全技術水準。公司把對職工開展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當做一項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為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實現了兩個百日安全無事故。2002年,實現安全生產365天,創投產以來第一個安全生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