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山溝裏創大業――陝西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紀實(3 / 3)

新一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廠”的思想,要求從領導幹部到廣大職工,都要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在提高思想和業務素質上下工夫。一是構建學習平台,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趙敏在堅持自身認真學習的同時,要求生產、行政人員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建立領導班子中心學習組,規定了公司各級人員完成學習筆記、心得體會或調查報告的篇數。在業務技術培訓方麵,他同樣帶頭“充電”。根據職工的知識和能力,分類、分級組織多形式多層次培訓,如安排技術人員為職工講課,開展技術比武和知識競賽等。近年來,先後選派近60人到榆林、戶縣、武漢、北京等地,參加班組管理、安全生產、QC小組、汽輪機檢修及黨群工作等培訓和調研考察。二是堅持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科學用人觀。無論是選聘班值長,還是選用中層管理幹部,都能堅持“公平競爭,擇優使用”的原則,“德、能、勤、績、廉”全麵考察,嚴把用人關,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人才成長環境,使德才兼優的職工脫穎而出。三是解放思想,推行“三定一掛鉤”(定員、定崗、定指標及工效掛鉤)的改革方案,實行全員風險抵押製。公司總經理及副職分別抵押基本工資的50%和30%,其他員工抵押20%,切實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四是教育職工以廠為家,厲行節約,對各項費用實行指標管理,使招待費等11項支出明顯降低,2002年度的招待費、電話費、辦公費、材料費、運輸費同比分別下降45%、23%、3%、34%、66%。五是堅持民主集中製原則。領導的表率,班子的團結,是企業興衰的關鍵。為了把領導集體建成一個民主團結、勤政廉潔的班子,趙敏作為公司一把手,調動各方麵積極因素,形成黨政工各司其職、職工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他和副總經理牛振鋒、石治寬、楊玉明,黨總支副書記郝增龍,工會主席楊座山等班子成員真誠相待,言行一致,工作中的重大、重要問題,相互交流,達成共識,實行民主決策。六是開展送溫暖謀福利活動,既凝聚了人心,又鼓舞了士氣。班子成員經常深入群眾,與員工談心,問寒問暖,了解疾苦,幫助職工解決住房、子女就業等困難,並積極支持工會麵向職工的“送溫暖”活動。僅2000年到2002年,就拿出4.35萬元,先後救濟了26名特困職工。七是組織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以豐富職工的精神生活,創造健康有益的企業文化。目前,全廠上下呈現出一派團結向上的局麵,為企業的持續發展蘊藏了後勁。

走創新之路,向科技要效益。近年來,公司先後對4台高加,16台給粉機,1號、2號爐噴燃器,高加疏水,化學水處理設備,2號爐吸風機軸承密封係統,1號、2號爐爐膛火焰監視係統,1號、2號爐給水調節係統等進行了改進或改造,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工人勞動強度。其中反滲透一項,每月可節約酸堿約50噸,年可降低生產成本四五十萬元。而且,加設反滲透裝置後,補給水質明顯提高,鍋爐及其他熱力設備的腐蝕和結垢明顯減少,有效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為了進一步增強企業實力,提高競爭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公司努力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經過市場調研和可行性分析、評估,近期又新上了一台3兆瓦小機組,新建了盛源純淨水車間,辦起了小煤礦,使企業的增收渠道大大拓寬。

進入新千年以來,府電全體員工銳意改革,推進民主決策與科學管理,使公司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1年完成發電量3.74億度,售電量3.3億度,收入6855萬元。2002年完成發電量4.02億度,售電量3.64億度,收入8738萬元。截至2002年底,共實現利潤2296萬元,上繳稅金4840萬元,償還貸款1126萬元,支付貸款利息10796萬元,計提折舊6030萬元。從2000年起,連續三年被榆林市命名為“稅利貢獻明星企業”,2002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然而,對府電人來說,這僅僅是新的起跑點,更長的路程還在前頭,他們將繼續弘揚先行者艱苦創業的精神,繼往開來,再接再厲,頑強拚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與張玉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