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走進陝西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潔白的樓房,一片片綠色的草地,一簇簇豔麗的鮮花;寬敞明亮的控製室內,一台台電腦和一塊塊儀表,監控著正在運行的發電機組。可誰知道,十年前,這裏曾是丘壑錯雜、亂石林立的不毛之地,今天,當人們讚賞這“廠中園,園中廠”的景觀,感歎她可喜可賀的效益時,請不要忘記她的創業史與發展史。
上篇
府穀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晉、陝、蒙交界處,九曲黃河之濱,神府煤田腹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這片土地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然而,長期以來,交通不便,電力短缺,嚴重製約著地方經濟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華夏大地,府穀的工業企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用電負荷急劇上升,年用電量達3.5億度,占榆林地區用電總量的三分之二。榆林電網電力供應緊張,加快電源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當國家在府穀境內段寨和陰塔興建大型火電廠的計劃因故擱置時,府穀縣人民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先行一步,計劃建一個小型坑口電廠。意向形成後,縣長李濤親自掛帥,偕同副縣長喬萬榮、劉乃兒及許來璽等電廠籌建處一班人,跑行署,上省城,進北京,迢迢千裏,往來穿梭,憑著三寸之舌,死磨硬纏,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立項,找專家谘詢、論證,尋求合作夥伴。有時為了找一個人,為了等一句話,撇下家小,一出門就是半年之久。然而,為了把項目爭取到手,為了把電廠早日建成,給家鄉人民造福,他們情願付出。當時,籌建處隻有五個人,許來璽以身作則,埋頭苦幹,一邊跑項目,一邊組織工程的水文、地質、水源勘探和環境保護監測等,開始前期準備工作。雖然任務重,頭緒多,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紮實有效,多次受到地、縣有關部門的表彰。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7月,府穀縣人民政府、陝西省農電管理局和陝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終於達成一致意見,簽署了《共同建設與經營府穀沙川溝2×2.5萬千瓦火電廠的意向書》。7月26日,陝西省計委批準了該工程項目建議書。工程項目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然而,更艱巨的行程還在後頭。為了完成可行性論證、初步設計和環境評估等,籌建處一班人摸爬滾打,艱難跋涉,其曲折艱辛,可想而知。尤其是資金籌措,許來璽先後與縣上有關負責同誌頻繁奔波於榆林、西安、北京之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不懈努力,1994年4月4日,上述三方正式簽署了《合資建設、經營府穀沙川溝電廠工程協議》,對工程進度和投資比例等作了安排,初步概算投資2.4億元,投資比例為4:3:3.至此,立項及投資者得以落實。
1994年下半年至1995年上半年,廠區征地、拆遷工作正式開始,水資源探測和打井等場地作業緊張進行。當時單位沒有車,所有外業工作人員都得騎車或徒步上下班。許來璽每天帶領大家往返十幾千米,風雨無阻,霜雪不懼,往來於施工場地和籌建處駐地,常常披星戴月,有時一天隻吃一頓飯。1995年6月,如期完成了外業難度最大的征地、拆遷工作,共搬遷居民22戶100餘人,拆除房屋110間2800多平方米。6月30日,電廠工程奠基,場平工程破土動工,一場移山填溝的戰鬥打響了。在三方股東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施工供水、施工用電、進場公路、通信線路、廠區平整工程等“四通一平”與主輔設備訂貨等準備工作先後於當年完成,為工程的主體建設鋪平了道路。
1996年4月15日,三方股東在西安召開會議,就成立陝西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事宜達成共識,並審查通過了《初步設計報告》,對投資比例作了調整。審定概算總投資為29193萬元,投資比例調整為:陝西省農電管理局占20%;陝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占30%;府穀縣人民政府占50%。三方代表王文學、郭永平和慕明鑫分別在補充協議上簽字。各股東一致表示,全力以赴支持工程建設。4月30日,召開陝西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次股東會暨董事會,確定了董事會成員、監事及總經理人選。府穀縣人民政府縣長慕明鑫被推選為董事長,籌建處主任許來璽被聘為總經理。5月29日,陝西府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7月6日,沙川溝電廠主體建設和安裝工程舉行招標,經過激烈競爭,一號標段和二號標段由山西電建二公司以總價5965萬元中標。隨後,工隊陸續進駐工地。8月1日,工地上人聲鼎沸,彩旗飄舞,鑼鼓聲、鞭炮聲響徹雲霄,主體建安工程全麵開工。為了趕進度、搶工期,公司領導成員分工把關,常常吃住在工地上,風餐露宿。他們會同有關專家,編排出科學的建設進度網絡圖,督促施工單位按照網絡進度組織施工。許來璽總經理提出了“嚴、緊、細、實、多、快、高、省”建設管理八字方針,保障工程建設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