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後,獨立後的各省代表聚會南京,選舉出了孫中山為臨時政府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這一年的春天,在成都成立的四川軍政府。
當時的蜀軍第一師師長兼重慶鎮守使的熊克武是老同盟會員,與張善子是同學,因為張在辛亥革命中有功,同時兼有“兵學專長”,就委任他為蜀軍第一師第二旅少將旅長。張善子這個少將旅長除了那張蓋有四川軍政府通紅大印的“少將旅長委任狀”是貨真價實的,其實是個光杆司令,手下沒有一兵一卒,所有的士兵都要靠自己去招募。
二次革命失敗後,全國又是一片刀光劍影。1913年8月12日,袁世凱發布“總統令”,說什麼熊克武“附和亂黨”、“圖謀背叛”,下令取締了熊的軍銜和軍職。熊克武被迫遠赴日本。為了將其“餘黨”趕盡殺絕,消除後患,四川總督胡景伊秉承袁世凱的旨意,宣布國名黨為“亂黨”,著令四川各地,舉報與搜捕參加了四川討袁的革命黨人,把個巴山蜀水弄得到處軍警林立,衙役遍布,人人自危。
當一場殺身之禍向張善子襲來時,他還安坐家中,一點都不知情。原來他早被袁氏爪牙列入了全國通緝的“要犯”名單,而且還是袁世凱“欽點的”要犯。有一天,他正在畫畫,突然發現一大群官兵直奔他的家,他猛然想起,有革命同誌通知他,袁氏爪牙正在四處抓革命黨人。張善子馬上決定好漢不吃眼前虧,大聲告訴家人:“有官兵來了,我跑了。”隨即從後門匆匆飛奔而去。
沒等張家人愣過神來,就傳來粗魯沉悶的砸門聲,還沒等張懷忠走到門口,大門已經被官兵們砸開了。他們瘋狂地四處搜索,沒找到張善子,懷中卻鼓鼓囊囊塞滿了東西。帶隊的軍官火冒三丈,指著張懷忠的鼻子破口大罵,威脅他將張善子交出來,否則就會有皮肉之苦。最後好說歹說,又是打點銀錢,又是送戒指,才放過了張家兩位小孩子張大千與張君綬,把張麗誠和張文修當人質抓走了。
後來家人才知道張善子躲到了外公家去了,三哥四哥都被抓走後,父親年紀已大,其餘都是婦道人家,給二哥張善子送換洗衣服和傳話送信的任務隻有交給張大千了。從張家到外公家需要經過一處亂墳崗,張大千鼓足勇氣、硬著頭皮穿過了亂墳崗,最後安全到了外公家裏,果然見到了二哥,他與外公都還沒睡,仍在商量著事情。張大千將家裏發生的事情詳細告訴了外公和二哥,張善子聽說三弟四弟被官兵抓走,抱著頭痛哭不已,也懊惱不已。
張大千還得再次穿過亂墳崗連夜趕回去給父母家人回信。奇怪的是,這次他再也不害怕了,反而很仔細地觀察著亂墳崗的環境,他發現:在薄薄的月光下,橫七豎八的墳墓,中間夾雜著雜草和低矮枯萎的樹,卻顯示出蕭疏荒寒、荒蕪悲愴的美。這樣一來,張大千對亂墳崗沒有多少恐懼感了,後來又來來回回多次去外公家,或是送信或是送東西。
張麗誠和張文修被關押在牢獄中,受盡了折磨,張文修又病了,無異雪上加霜,母親曾友貞又氣又急,病倒了,張家整個陷入困境,一籌莫展。
最後還是張大千的外公曾老太公想出了一個絕招,才使張家從困境中走出。原來他要張懷忠大宴賓客,宣布“分家”。張家的“分家文書”寫得很清楚:從即日起,張正蘭(善子)、張正齊(麗誠)、張正學(文修)三人,個人自立門戶,各自單過,以後誰家若有事情,一概自負其責,統與他人無關,惟恐口說無憑,特立此字據為證。字據上有各位分家者的簽字,每人分的財產有哪些,房屋有多少,麵積有多大都絲毫不含糊。上麵還有很多中間人的簽字,最為絕妙的是落款的時間為“大中華民國元年正月吉日”,表明在袁世凱還沒當上臨時大總統前,兄弟三個早已分家了。分家文書上張麗誠、張文修的簽名還是張大千模仿哥哥的筆跡代簽的。
在大宴賓客後,張懷忠不惜用盡所有財產,上下打點,打通關節,通過一番折騰,張家頗費了許多錢財,終於將張麗誠和張文修從大牢裏搭救了出來。曾老太公將自己養老送終的田地賣了,湊了一筆錢讓張善子到日本暫避風頭。張善子臨走時悄悄地回到家裏,與父母、妻子、弟弟們告別。他與妻子結婚還不到一年,眼前妻子還挺著個大肚子,即將臨盆,想到此,張善子真是心如刀割,沉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