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瑾元年
一轉眼離天朝史上最大的變故已過月餘,在一片混亂中,先皇和先皇後的葬禮、皇女的登基,各種大小事宜終於都落下了帷幕。
雖然朝中大小官員都對音尚的攝政王身份有歧義,對讓皇女登基有微詞,但都沒有大的舉動,朝中政事看上去漸入佳境。似乎可以有一段平靜的時期。
這一個月來,先是操持了先皇和先皇後的葬禮,接著安排登基大典和祭祀朝拜事宜,又徹夜翻看朝廷這十多年來記錄在案的文書、批閱湊章,有空閑就親自教導女皇,甚至大陽宮重建事宜也要親力親為……音尚即便是三頭六臂也不夠忙這些事情。
為了方便上朝和教導女皇,音尚選擇住在紫辰宮,由於大陽宮的重建,女皇住在月暖宮——先皇後的寢宮,音尚知道即便是個從小就很堅強的孩子總還是懷念自己的母後。
每次看到學音對著她母後的遺物發呆的時候,音尚就特別為她感到心疼,這是生在皇家的悲,大悲。母後生前就不能隨意承歡膝前,生後,一個八歲的孩子會漸漸忘了母後懷抱的溫暖,漸漸失去對母愛的印象,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麼?
女皇每天都勤勉地上朝,但是對於政事還是一知半解,她需要更多的學習。為了女皇的功課,音尚親自為她甄選了先生,共選得四位,分別教授經書、時政、雜學,另一位便是才情絕代的蘇慧慧,蘇先生負責教導女皇的才學,音尚還希望女皇可以像蘇先生一樣習得一手好字。
即便都是最優秀的先生,女皇有時還是會小孩子氣的粘著音尚,“皇叔才冠天下,無人可及,如若有皇叔教導,朕必將更加勤勉。”
“女皇如此看重微臣,微臣又怎敢怠慢,微臣自當盡心盡力輔佐女皇。”
這天,各地官員上報的奏章數不多,音尚用最快的速度批閱完畢,他幾天都沒有去月暖宮看望女皇了,為了不辱沒當日的“盡心盡力輔佐女皇”,音尚覺得有必要去月暖宮一趟。而且今日是“日經”開講的第一天,他希望看看女皇對“日經”的看法。
所謂“日經”便是效仿古人席地而坐,有識之士共商國家大事,談談對江山社稷、朝廷政策的看法,也可以談談對經書古論的獨到見解,每日一講,互相學習。受邀參加“日經”的都是天日府最頂尖的學子,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或是當世有名的學者。音尚特地安排這樣自由的學習方式,希望女皇有所收獲。
音尚特別示意太監不要通報,他不想打擾相談甚歡的學子們。
“在下要談的,有兩點。
其一,如今天朝換代,朝野內外卻出奇地風平浪靜,百官稱之天佑我朝,但是請恕在下直言,先皇的突然駕崩怎麼會不給朝廷帶來衝擊?當今局勢難道不是透著怪異麼?衣在下拙見,此乃暴風雨前的平靜,不久的將來天朝必將迎來一場浩劫。
再者,女皇陛下年紀尚幼,不諳世事,朝野大事都交給攝政王雅親王打理,雅親王即便是三頭六臂要打理這江山也是勞心勞力,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普通人怎麼會甘之如飴,況且當初也是雅親王力排眾議保女皇登基,這其中的情形隻能作如下猜測……”
“住口!”學音激動地站了起來,“好大的膽子,竟敢在這妖言惑眾,還詆毀朕的皇叔,來人,將此人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