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上) 女皇(2 / 2)

音尚正為此人獨到的見解深思,卻不想女皇過激的反應。連忙現身。

“微臣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叔免禮,皇叔來得正好,此人妖言惑眾,當眾詆毀皇叔,朕正要拿他法辦!”

音尚順著學音所指,看到一個不過十五六歲的少年,身著天日府的書生袍,一臉的淡定自若。

“女皇莫要氣惱,微臣設立這‘日經’本就是希望女皇能聽到不同的見解,求的就是暢所欲言,要是女皇拿此學子法辦,往後就沒有人敢在女皇麵前直言,這樣‘日經’就失去它的意義了。況且微臣剛才正巧聽見此學子的見解,認為非常有理,還望女皇給他講下去的機會。”

“皇叔,朕是要保護皇叔,朕不能聽任他人隨意詆毀皇叔!”

“女皇厚愛微臣感激不盡,但還望女皇記住,作為君王就要能忍他人所不能忍,聽他人所不願聽,心要絕對的公平大義,就像那日女皇出現在禦書房中所表現出的大氣。”音尚諄諄教誨,字字真切。

女皇嘟起菱唇,認真地點了點頭。

“如此看來,雅親王深諳為人君王之則,雅親王可有取而代之之心?”書生毫不示弱,一針見血地逼問,在場的眾人莫不為之驚歎。

音尚溫和地笑了笑,“東方曉若,南平郡王之子,連年蟬聯天日府第一,被譽為天日府最有前途的學子,本王沒有說錯吧?”

“是又如何?曉若要是怕親王報複也不會再次重申。”

“原來你早就知道本王站在門外,你是故意說給本王聽的是不是?東方曉若,本王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本王所追求的是保護好皇族,守護好天朝,僅此而已。”

“當真?”

“當真!”

“那曉若敬王爺為天下第一王爺!”

“不敢當。”

二人似是多年不見的好友,居然相視而笑。

之後音尚一同加入到“日經”中,和在座的所有學子一同探討當今的朝政,仿佛剛剛不過是不值一提的小插曲。

當音尚聽到女皇總結今日的“日經”時,心懷寬慰。

“今日譚生談到北方大片地區連年鬧災荒,民不聊生,朝廷除了每年撥款救災外,別無它法,朕認為最有效的救災方法就是百姓自救,朝廷應當設立各種獎勵製度鼓勵當地百姓努力耕種,雖然北方不適宜種植稻米等作物,但可以種植其他作物,可以代替稻米果腹,或者和南方的米商易貨。如果北方的百姓找到了一條生存的活路,更多逃離在外的北方人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帶動北方的生產力,如此,北方的現狀方可緩解。

與之相對的,洪生談到了南方的水患,朕兒時曾在書閣讀到一本記錄古人治水患的經書,朕雖然當時年紀尚小,但書中所寫曆曆在目,治水當以疏導為重,堵塞為次,值得工部治水的官員好好學學。

朕今日更學到了為人君的首要原則,能忍他人所不能忍,聽他人所不願聽,朕今後自當以此自勉,望各位今後暢所欲言,朕都不將降罪。對諸位的見解朕都命人記錄在案,會仔細思考,隔日再做深入評價。最後感謝各位參加今日的‘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