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鞋匠先到柴房裏把所有的木柴都看了一遍,他要找一塊全幹透了的楓木,那種細密的直紋楓木。
他找到楓木後,就拿出小鋸子,鋸下兩塊薄木片,一塊正好兩厘米厚,另一塊有一厘米厚,他測量了一下,把木片鋸成了四方形。
然後他拿著木片坐在補鞋凳上,打開工具箱。工具箱裏分成了很多小格,各種補鞋工具整齊地放在格子裏。
補鞋匠把較厚的楓木片放到他前麵的補鞋凳上,取出長長的尖刀在木片表麵豎著刻出了一條條凸起的細條紋,然後橫著刻了一條條細條紋,這些橫豎條紋交織後,就形成了許多凸起的小尖點。
他把薄刀片放入兩個凸起條紋中間的凹槽裏,用鐵錘輕輕敲打刀背,一塊細木條就劈下來了,木條的一邊全是鋸齒紋。他移動刀子,再用鐵錘敲,最後把整片木頭分成了無數塊長木條。然後他拿著木條的一端,把刀子插進鋸齒縫裏,一顆顆鞋釘就切落下來。每顆鞋釘大約有兩厘米長,寬和高各有四分之一厘米,末端十分尖利。
那塊薄點的楓木板也做成了鞋釘,不過隻有一厘米長。
現在,補鞋匠準備給阿曼樂量一量腳的大小了。
阿曼樂把鹿皮鞋和襪子脫下來,站到紙上,補鞋匠拿上一支大鉛筆,小心地圍著阿曼樂的腳描出輪廓,再從多個角度量了量,把尺寸記了下來。
量好了尺寸,補鞋匠就不需要阿曼樂了,於是阿曼樂跑去幫爸爸剝玉米棒。他有一根小小的剝殼木栓,跟爸爸這根大剝殼木栓一模一樣。他把木栓的帶子係在右手手套上,木栓在拇指和食指之間靈活自如,就如同多長了一根拇指。
冰冷的穀場上堆著玉米堆,阿曼樂和爸爸坐在擠牛奶的小凳子上。他們從玉米稈上把帶殼的玉米棒扯下來,用拇指和剝殼木栓夾住幹枯的外殼尖端,把外殼從玉米棒上剝下來,再將光光的玉米棒丟進籃子裏。
他們把玉米稈和沙沙作響的幹葉子堆放在一起,年輕的牲口們會吃掉葉子的。
等他們剝完手邊的玉米殼,他們就把小凳子向前挪了挪,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們不知不覺已經挪到了玉米堆中間,在他們身後,剝下來的玉米殼和玉米稈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爸爸把整籃子的玉米棒倒進玉米箱裏,箱子很快就裝滿了。
穀場上還不太冷,大倉庫擋住了寒風的入侵,積雪從玉米稈上搖掉下來。阿曼樂的腳凍得好痛啊,不過他一心想著他的新靴子。他簡直來不及等到晚餐時候,現在就想跑去看看補鞋匠做得怎樣了。
這一天,補鞋匠隻削出了做鞋用的木鞋楦,它們從中分開,正好是阿曼樂兩隻腳的形狀。兩隻鞋楦倒掛在補鞋凳長長的木栓上。
第二天早上,補鞋匠從牛皮中央很厚的地方剪下鞋底,再從牛皮邊緣較薄的地方剪出內層鞋底,用最柔軟的牛皮剪出靴麵。接著在縫鞋的線上打蠟。
他左手拿著做鞋用的黑蠟軟塊,右手將一段麻線從黑蠟軟塊中拉過去,然後把線放在右手掌下,在他的皮革圍裙上搓了搓。接著他又把這段麻線拉過黑蠟,又搓了一遍。打蠟時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補鞋匠的手臂拉過來,回過去,再拉過來,又回過去,反複打蠟,直到麻線變得黑亮、堅硬。
然後他在麻線的兩端各放上一根硬豬鬃,繼續打蠟,搓線,再打蠟,再搓線,直到豬鬃被黑蠟牢牢地附在麻線上。
最後,他準備縫皮靴了。他把幾張牛皮靴麵疊放在一起,用老虎鉗緊緊夾住,邊緣被固定在了一起,這樣就使得靴麵均勻、堅硬了。然後補鞋匠用鞋錐在靴麵上鑽出一個孔,把兩根豬鬃頭對穿過這個孔,雙手使勁把麻線拉緊。接著他又鑽了一個孔,兩根豬鬃仍然交叉穿過這隻孔,然後把線拉緊,直到打過蠟的線深深地陷進了皮革裏。這就算縫好了一針。
“喏,就這麼縫!”他說,“穿我做的靴子,即使你在水裏走,靴子也不會進水的。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縫過一隻會進水的靴子!”
他一針一線縫著靴麵。等兩個靴麵都縫好後,他把鞋底放在水裏浸泡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