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陸毅卻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要不然,也不會作出吻別洛陽的驚人之舉了。
接著,荀彧頓了頓又道:“陸大人之才,驚世駭俗,實乃有經天緯地之才,當為國家棟梁。可為何陸大人不留在朝中從政,卻要到這殘破不堪的邊地來呢?”
“那我就再解釋一遍吧。隻是,我想知道文若對如今朝中的局勢是否熟知?”
荀彧道:“略有而聞。”
“那文若以為朝中之事尚可為嗎?”
“這個”
見陸毅問得這樣直接,荀彧一時卻不好回答。
“嗬嗬,那公達以為朝中之事可為否?”
“不可為。”
見荀攸回答得簡潔而幹脆,荀彧不禁大驚失色,眼睛直直得看著荀攸。
看荀彧發呆,陸毅便道:“公達的話就是我的答案。我等來並州,也是無奈之舉啊。”
接著,三人便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片刻之後,陸毅正色的說道:“文若,而今我問你一言,我希望你能如實相告。”
“陸大人欲知何事?彧定會如實相告。”
“文若以為,如今朝中之局勢,因何會如此?”
“這”
接著,三人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片刻之後,陸毅道:“此話,不便與人言,但今日風卻不得不言,因為風並沒有把二位當作外人。故此,風才來到晉陽呀。並州地處邊陲,久遭匈奴人侵犯,且民生凋敝,人心思變,所以,風才想在並州施行新政。待他日有成,也好重整大漢朝綱,重振大漢天威。”
恍惚之間,荀彧答道:“陸大人所想,彧不及。”
兩個人正說著話,忽聽下人來報:管寧來訪。
一聽說管寧來了,三人便趕緊起身,出門迎接。
當然,管寧也不是自己來的,而是組織了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的成員不僅有邴原王烈國淵孫乾四個青州大名士,居然還有陳平和田疇二人。
看著這麼一大批人,陸毅不禁在心裏暗歎:這管寧也真是的,怎麼能組團兒忽悠人呢?
眾人相互見禮已畢,便落座攀談了起來。
文士們到了一起,自然便是之乎者也的開始“酸”了。不過,說了半天的話,陸毅才聽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管寧一行人是來勸荀彧留下來的。
看到他們如此的為自己著想,陸毅不禁感動異常。
見眾人很是殷勤,荀彧便道:“本來,彧並不想來晉陽,隻是聽說大賢管幼安居然也來了晉陽,所以,彧便來了。
雖然,陸淩宇並非池中之物,才名動於天下,可天下如此多的名士竟爭相歸附,實在是讓在下不解,不知幼安能否為在下一開茅塞。”
管寧笑道:“陸淩宇雖名高天下,但畢竟初出茅廬,不具赫赫之功。
然吾等歸附於他,卻並非因其名,因其人,而是因其心。
陸淩宇之心,路人皆知。但為道之所在,義之為先;但為並州百姓,天下蒼生;但為朝廷國運,大漢天威。
故此,陸淩宇之心,實為天下之心,仁者之心。
所以,我等才會千裏相投,因為我等皆感其心意。”
聽了管寧的一番話,荀彧歎了口氣說道:“南陽許劭曾言於在下‘王佐之才也’,吾便以為才高天下,目空一世了。而今到了晉陽,我才知道什麼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陸淩宇能夠才名顯於天下,令天下之士歸之,皆因其胸懷天下啊。”
見眾人這樣的抬舉自己,陸毅盡管臉大,可依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於是,陸毅連忙解釋道:“諸位實在是太過抬愛陸毅了,風可沒有你們所說的那麼偉大。不過,風曾送過季節一首詩,那首詩,便可以表風之初衷。”
說著,陸毅便把目光轉向了陳平,說道:“不知季節可曾記得?”
盡管陸毅的眼神很急切,可陳平卻沒有直接回答陸毅,而是起身朗誦道:“仗劍行千裏,微軀感一言。人生感義氣,功名誰複論?”
眾人一見陳平那威嚴剛毅的臉,一聽陳平那富有磁性男高音,都不覺心頭一顫,一股豪情湧上心頭。
人生感義氣,功名誰複論?大丈夫當如此啊。
見眾人肅然,陸毅便道:“人生其實不過如此,因為義氣相投,我們便走到了一起。表麵上他們是歸附於我,而實際上,我們確是同誌之友,是在人生路上有著共同理想的同誌之友!”
陸毅的話剛說完,眾人除了荀彧以外,都紛紛拜倒在地,口稱“主公高義,我等不及。”
一看到眾人這般表現,陸毅便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果是好:怎麼搞的?怎麼喊的這麼整齊?
而荀彧居然也緩緩的對陸毅深深一拜,顫抖的說道:“主公高義,彧拜服。”
一看荀彧歸心,陸毅便心頭大快,一高興,也就反應過來了。
於是,陸毅趕緊把荀彧扶了起來,並對眾人說道:“大家快起來,風受不起啊。”
在陸毅的攙扶下,眾人又都坐好了,不過,在眾人的眼中,明顯可以見到那晶瑩的淚花。
人生感義氣,功名誰複論?今天以後,這句話要流芳千古了。
見眾人激動的樣子,陸毅說道:“而今晉陽的現狀,諸位都已經見到了,我們的擔子不輕啊。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艱苦奮鬥,把晉陽建設成世上最美的人間天堂!”
聽了陸毅的號召,眾人又都齊聲稱是,都道:“願為主公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