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藥品的保管和養護(1 / 3)

第一節 藥品保管和養護的意義及任務

[教學目標]

1.掌握影響藥品質量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2.了解藥品保管和養護的意義及幾種主要劑型的保管方法。

一、醫藥商品保管和養護的意義

1.有助於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

做好醫藥商品的養護工作,對於藥品生產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醫藥企業隻有重視和加強對倉儲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他們的醫藥商品的養護技術水平,同時加強倉庫管理,才能防止醫藥商品的劣化,保證醫藥商品的質量,保護它們的使用價值,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

2.有助於維護社會財富

據統計,1980年以來,全國每年的倉儲商品損耗約3.4億元至3.8億元,而醫藥商品占有一定的比例,這說明搞好醫藥商品養護、降低醫藥商品損耗是有很大潛力的。另外,藥品在流通過程中停留在貯藏階段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做好醫藥商品養護工作,也是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增加社會財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3.有助於提高我國醫藥商品的國際地位

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國許多醫藥商品已經打進了國際市場。當前,我國許多醫藥商品的質量還比不上經濟發達國家,在造成這種情況的諸多原因中,醫藥商品的養護不善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因此,醫藥商品養護人員要認真學習醫藥商品養護知識和理論,掌握各種科學的養護技術和方法,提高我國醫藥商品的國際地位。

二、藥品保管和養護的任務

藥品的保管和養護是藥品質量管理工作在流通領域中的繼續,是在藥品貯藏過程中進行的維護藥品使用價值的一項重要工作,所以藥品的保管和養護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其主要任務是:掌握藥品在貯藏期間的變化規律、質量檢驗和維護質量的有關理論、方法和技術;積極創造適宜的貯藏條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護藥品質量,降低藥品損耗,最大限度地實現藥品的使用價值。

第二節 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

一、影響藥品質量的內在因素

1.藥品的化學結構與質量的關係

(1)易水解的藥品當藥品的化學結構中含有酯、酰胺、酰脲、酰肼、醚、苷鍵時,易發生水解反應。如青黴素的分子中含有β-內酰胺環,在酸性、中性或堿性溶液中易發生分解反應和分子重排反應,其分解產物與分子重排物均無抗菌作用。故青黴素隻能製成粉末,密封於容器中貯藏。

(2)易被氧化的藥品當藥品的化學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巰基、芳香胺、不飽和碳鍵、醇、醚、醛、吡唑酮、吩噻嗪等基團時,易發生氧化反應。如氯丙嗪屬於吩噻嗪類化合物,在日光、空氣、濕氣的作用下易變質失效,故應遮光、密封保存。

2.藥品的物理性質與質量的關係

(1)揮發性揮發性是指液態藥品能變為氣態擴散到空氣中的性質。具有揮發性的藥品如果包裝不嚴或貯藏時的溫度過高,可造成揮發而減量,如乙醇、薄荷等在常溫下即有強烈的揮發性,還可引起燃燒和爆炸。

(2)吸濕性吸濕性是指藥品自外界空氣中不同程度地吸收水蒸氣的性質。藥品的吸濕性並不限於水溶性藥品。某些高分子藥品和水不溶性藥品同樣可以吸濕。藥品不純或經混合後,吸濕性可增加。如純度很高的氯化鈉並不吸濕,但當含有少量的氯化鎂等雜質時,則表現出顯著的吸濕性。

(3)吸附性藥品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或特殊臭氣的性質被稱為藥品的吸附性。例如澱粉、藥用炭、滑石粉等,因表麵積大而具有顯著的吸附作用,從而使本身具有被吸附氣體的氣味,亦稱“串味”。

(4)凍結性以水或乙醇作溶劑的一些液體藥品遇冷可凝結成固體,這種固體會導致藥品的體積膨脹而引起容器破裂。

(5)風化性有些含結晶水的藥品在幹燥空氣中易失去全部或部分結晶水,變成白色不透明的晶體或粉末,稱為“風化”。風化後的藥品的藥效雖然未變,但影響使用的準確性,尤其是一些毒性較大的藥品可因此而超過劑量,造成醫療事故。

(6)色、臭、味藥品色、臭、味是藥品重要的外觀性狀,也是藥品的物理性質之一,當色、臭、味發生變化時,經常意味著藥品性質發生了變化,所以它們是保管人員實施感官檢查的重要根據。如維生素C片由白變黃,是由於發生了氧化反應;阿司匹林片出現針狀結晶或濃厚的醋酸味,是由於因吸濕而發生水解反應,產生了水楊酸和乙酸;某些藥品的臭味、異味可能是微生物所引起的發酵、腐敗等。

此外,藥品的熔化性、溶解性等均是影響藥品質量的內在因素。

3.中藥材的組成成分與質量的關係

藥品變質還與其組成成分有關,尤其是對於中藥材。

(1)含澱粉的藥材,易吸收外界水分,易受黴菌感染,有利於害蟲吸取養料賴以生存。

(2)含有揮發油的藥材,一般在20℃左右其油分就會揮發。

(3)含有糖類物質的藥材,遇水或受潮後即會膨脹發熱,引起發酵、黴變。同時糖類物質也是微生物、害蟲的最好養料,有利於其繁殖。

(4)含有油脂的藥材,保管不當,油脂就會發生水解、氧化而產生分解和酸敗現象。

(5)含有色素的藥材,色素若被破壞會引起藥材色澤的變化。

二、影響藥品質量的外在因素

1.溫度

藥物的成分在常溫15~20℃條件下是比較穩定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能使藥品變質。

(1)高溫會導致藥品黴變、揮發走油和理化性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