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手段:獲取情報花樣百出(1)(2 / 2)

第二節 訛詐:獲得情報的拿手本領

由於業餘情報人員的戰鬥力不強,有時還不可避免地承擔“背運”的危機。因此,情報人員組織在傳統的收買手段上也進行了調整和改進,一方麵加大收買的力度,來確保萬無一失;另一方麵加重專業情報人員的角色扮演,演繹了一幕幕專業情報人員的拿手好戲——訛詐。

情報人員的訛詐術從根本上說也是收買之術,不同之處在於傳統收買是白臉收買,訛詐則當屬紅臉收買,這更類似於刑法理論共同犯罪中的脅從犯。

當今社會的訛詐現象非常之多。從技術上說,有盜竊隱私文件敲詐、合成淫穢照片敲詐、假冒交通事故敲詐等等;從主體上說,有冒充檢察官或警察進行敲詐的、綁架者敲詐的、三陪女敲詐等;從媒介上說,有網絡敲詐、電話敲詐、信件敲詐、麵對麵敲詐等等。但是傳統訛詐的目標是一定數量的金錢,而情報人員的目標是不可替代的情報或行為囑托,目標的唯一性決定了情報人員訛詐的難度,因而更需要精心策劃,甚至付出更多的代價。

有一部分佯裝成台灣商人的情報人員與之前說過的業餘情報人員不同,他們的任務是直接指向核心情報的。但這部分人獲取情報的手段卻與眾不同:他們利用台灣同胞的優厚待遇和自己的商人身份在官商勾結的道路上大作文章,其中最屢試不爽的手段就是突然翻臉“逼宮”的訛詐之術。通常他們的做法是,首先是利用一筆可觀的投資基金博得當地政府的垂愛,接著順水推舟地拉攏政府要員,與他們打成一片。隨後,這些情報人員開始有意識地搜集這些官員的隱私,當收集到足以令某位官員身敗名裂的時候,這位“台商”便會翻臉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容易想象了,這些官員妄圖用重要文件換回自己的難言之隱,不料越陷越深,不少人演化成了真正的傀儡。

當然,情報人員的訛詐術不僅僅隻有官商勾結那麼簡單,在獲取重要秘密上還有性情報人員訛詐之術。原東德情報人員機關在性情報人員訛詐方麵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情報局精心挑選一些美男,經過專門、秘密的訓練,成為職業“羅密歐”(男色情情報人員)。隨後,開始積極參與引誘西方重要部門及秘密機構中獨身女性的“羅密歐”專項行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羅密歐”成功勾引一位在西柏林聯邦德國重要國家部門工作的獨身女秘書並使其墜入愛河、提供大量絕密情報的案例。根據俄羅斯《女人ABC》網站的報道,冷戰期間,前蘇聯東歐情報機構派遣了大量男性情報人員,專門引誘在西方國家秘密機構中工作的女性,使讓她們落入情愛陷阱,出賣情報。挪威首相夫人納爾娜就在訪蘇時中了美男計,為克格勃情報人員控製,向前蘇聯提供了北約大量重要軍事情報。不過,民主德國情報局局長沃爾夫承認,“羅密歐”行動有時也會失敗,一旦雙方真正相愛,情況就會變得複雜而無法控製局勢了。

此外,在商業領域中的訛詐之術更是普遍,並且多樣化,甚至指向應聘者。一位姓張的女士畢業之後在XX電腦公司工作,但是臨時工的待遇和工作環境令她沒有安全感。某一天,張女士在報上看到了另一家電腦公司招收固定職員的廣告。為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她當天就寫了封應招信給那家電腦公司,並在信中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工作情況。時隔不久,那家電腦公司就請她去麵談。實際上,麵試的考官其實是一位專門負責打探張女士原來公司商業情報的情報人員。

“您在XX電腦公司做過什麼工作?”考官上來就直接問道。

“我對市場上所有廠家生產的電腦軟件包的數據加密功能進行過測試和統計。”張女士簡明、準確地回答道。

張女士說完後,看到考官仍然沉默並沒有表態,以為自己回答得不夠充分,求職心切的她立刻補充道:“我發現市場上所有的軟件包的保密功能均比XX電腦公司正在開發的新軟件包要差。老板對我的工作是很滿意的。”聽到這,考官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張女士以為是自己的工作能力等方麵打動了考官,殊不知考官已從她的話中發現了XX電腦公司的商業秘密——軟件包保密功能強。於是,這家電腦公司在錄用張女士的同時,立即組織技術人員主攻軟件包的加密功能。像這家電腦公司這種以招聘為由,通過和求職者,特別是曾為競爭公司效力過的求職者麵談,搜集對方生產、技術、經營等商業情報的手段,是訛詐之術中的常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