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審訊技巧(二):確定反應,施加壓力(1)(3 / 3)

盡管人們的左右腦分工(視覺或聽覺)確實存在例外情況,但大多數人還是按照以下方式回應。

不常用數字的平方根計算(如果是81的平方根,就僅需動員記憶功能),會使人們看左下方,內心思維活動通常都會使人向左下方看。

當靠視覺來辨認一個熟悉的地方時,人們將眼光掃向左上方。這是由於使用位於大腦後部的視覺皮質而產生的結果。

觀察過葬禮上的人嗎?大多數都低著頭,注視著右下方。這暗示著他們正處於深深的悲痛之中。

為了回想起《星條旗之歌》這首歌的第5個單詞是什麼,人們通常會下意識地默唱那首歌,直到第5個單詞為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直視左方,準確地說是左耳上方。回答這類問題要用到聽覺功能,大多數人的這個功能都在左耳上方的區域。

長頸鹿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其實壓根沒有聲音。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所以他們會努力地“創造”出某種聲音。在此過程中,會用到大腦聽覺區域的創造力。如果他說自己從來沒聽過長頸鹿的聲音,那麼你可以繼續問他認為應該是什麼樣的聲音呢。這可能會引起一係列複雜的反應:促使對方動用大腦的聽覺記憶來搜尋相似動物的聲音,然後彙集這些對聽覺的構想,最後再回到正常狀態描述長頸鹿的聲音。

討論金星是需要發揮一下想象力的,除非對星球有很深的研究。碰上這類問題就得“虛構”一下了。此時眼神會相應地遊移到右上方。這表明也要動用大腦的視覺皮質,不過是更有創造性的。

以上這些內容,有文獻記錄的例外情況是巴斯克人。除此之外,這些可以看做原則:眼睛總是會向上方運動,所以動用聽覺功能時不會向左上方看,動用大腦的視覺記憶功能時也不會向正右方看。不同人之間的差異在於,哪一側是負責記憶的,哪一側是負責構想的。聽覺通常是來自側麵的,視覺通常是來自上方的。

但是,不能光靠這些典型反應來判斷某人是否撒謊。本領域的資深專家保羅·埃克曼(在分析麵部表情方麵的貢獻尤其突出),就曾碰到過一個極相反的例子,他稱之為布朗克事件,發生在NBC公司的新聞主播湯姆·布朗克身上。在一次采訪中,布朗克根據眼神的方向判定對方在撒謊,不過卻錯了,後來才發現這個表情對此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另一種因人而異的麵部表情是微笑。觀察一下身邊的人,看看他們自然的微笑和力圖有所控製時的微笑有什麼不同。也觀察一下自己不同情形下的笑容:麵對鏡頭時、開玩笑時、吸引別人注意時,表示認同理解時,看看有什麼區別?

第三節 肢體信號傳遞內心的真實世界

在破謊領域,我們試圖通過觀察身體語言來挖掘背後的秘密。標準(自然反應)的確定有助於判斷抱肩、抖腳之類的行為是否是正常的,是自我防衛性質的,還是為了緩解壓力。

請對方舒舒服服地坐好,然後問一些問題,從輕鬆的話題過渡到一些個人問題,留意觀察他身體隨之而起的變化。比如,可以按下麵的順序開始:

你有幾個兄弟姐妹

小時候喜歡玩什麼

小時候和別人打過架嗎

從小到大,父母對你和其他兄妹有什麼不同嗎

兄妹們做過的讓你最頭疼的事是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一定也做過傷害兄妹們的事情,比如偷看他們的日記、偷拿他們的棒球或者故意打破他們的某些東西,因為他們惹毛了你。那麼你做過哪些呢?即使現在長大成人了,你還有沒有因為生氣而傷害過兄妹們呢?另一種方式會讓你探到更多的信息,但等到對方沒啥可說的時候,他的情緒或者說壓力就上來了。

同樣,先請對方坐好,然後按以下方式進行:

在度假去過的地方中,哪個是你最喜歡的?

——“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托托拉島。”

你為什麼喜歡那裏呢?

——“我在那裏學會了潛水。”

潛水需要做些什麼練習呢?

——“我們每學習5天書本知識,就花半天時間去水中練習一次,日程非常緊張。”

你能夠記起潛水時最重要的事情嗎?

這類問題可以追問到非常複雜的程度,以至讓沒有足夠豐富經驗的人根本回答不了。當對方說“我不知道”或者“我想不起來了”時,你還在繼續追問,她會有力不從心之感,於是就會編造一些之所以不知道的理由或轉移話題。在談話中,請留意她的姿勢是否會突然變化,以及和剛開始談話時有什麼不同。

第四節 通過外在標誌掌控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