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你也就養成了過聖誕節的習慣,事實上隻要你人在美國,不過聖誕節是不可能的,你不過聖誕節,聖誕節也會來過你。你在那前後總會收到一堆精美的聖誕卡,它們來自四麵八方,你的朋友和親人,於是你也就養成了寫聖誕卡寄聖誕卡的習慣,朋友尤其是長輩,給你寄了聖誕卡,你能不回嗎?到台灣後,發現台灣過聖誕節的熱鬧也不比美國差多少。幾年前回到大陸,沒想到大陸也開始流行過聖誕節了,雖然官方並不提倡,民間卻有越來越盛之勢。
豈但聖誕節,連西方的感恩節,萬聖節,情人節,乃至愚人節,也都在中國流行起來了。到底是崇洋媚外呢,還是洋為中用呢,還是地球村不分彼此呢,實在也說不清楚。年輕人還真有點曆史虛無主義,管那多呢,好玩就好,商人沒有國界,賺錢就好,倒是像你這樣的人,上了年紀,又讀了點書,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想虛無都虛無不起來。曆史是熟悉的,現實是親曆的,於是就免不了感慨。中國人過聖誕節、感恩節、萬聖節、情人節,乃至愚人節,為什麼洋人們就不過春節、端午節、中元節、乞巧節、中秋節呢?而且中國的聖人明明是孔子,這孔子還比耶穌早生了四百多年,為什麼不把聖誕節定為孔子的生日呢?或者“東聖西聖,心理攸同”,至少平等相待,把9月28日定為孔誕節,把12月25日定為耶誕節,不是更合理嗎?中國有十三億多人口,加上東亞儒家文化圈,至少有十五億人吧,還不該有一個自己的聖誕節嗎?
中國人以不好侵略為標榜,但是打起內戰來卻向來是很內行的,自古如此,近代更烈。左派罵右派崇洋媚外,但左派自己挖自己的祖墳,正好給崇洋媚外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左右勢同水火,而結果殊途同歸,一起把自己的傳統送了葬。。古人說,木必先腐而後蟲蛀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能怪誰呢?幸而最近幾年來中國人總算有點覺醒的味道了,民間有國學熱之躁動,廟堂有曲阜行之倡導,域外有孔子學之推廣,雖然非議不少,爭論仍多,但你以為大方向是對的,百年來數典忘祖、自毀家廟之風也許可以慢慢停下來了吧。
2014年12月25日
§§第四章 旅台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