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如果活到現在,應該是2014歲了。這位偉人對世界文化影響之深,從慶祝聖誕節的舉世若狂,就可以知道了。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人享有這麼多的崇拜和信仰。但說到你自己,則是直到四十歲才知道這位偉人之偉大的。
1981年3月,你在香港跟三十二年不見的母親會合,然後一道赴美。你的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從此以後,你就知道關於耶穌的許多故事或說神跡了。在你母親的諄諄教導和頻頻催促下,你竟然很快受了洗,成了基督徒。雖然你後來不得不承認,你並沒有真正走進基督之門,你其實隻是為了孝順自己的母親,不忍拂逆她的好意而已。但人既到了美國,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就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無處不在。記得1981年的聖誕,你是在一個美國家庭裏過的,那時你在哥大的美語班(American Language Program)學英文,學校把你們這些外國學生分別送到不同的美國家庭裏去過聖誕節,從這次起,你才真對西方慶祝聖誕的隆重氣氛有了一個較為真切的了解。
西方的聖誕節其實是從12月24日平安夜開始的,一直要鬧騰到元旦,就好像中國的春節是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鬧騰到元宵一樣。如果把準備禮品也算上,那就開始得更早了,也跟中國家庭要提前辦年貨一樣。據說西方的百貨銷售量,聖誕節前後的十來天,要占全年銷售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有一樣東西是必買的,那就是聖誕樹,每家每戶都得有一棵,而且是真的樹,雖然大城市百貨公司裏也有塑膠做的聖誕樹出賣,但那是給窮人包括窮學生們預備的,一般的家庭苟非不得已不會出此下策。聖誕樹上一般都會綴上各種顏色的小燈泡,還掛上形形色色的小裝飾品,聖誕樹下則堆放著大大小小的包裝好的各種禮品,這些都要在平安夜前準備好。平安夜通常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兄弟姐妹從四麵八方趕回家來,雖不及咱們中國人的春運那麼浩浩蕩蕩,但也具體而微。新年鍾聲一到,大家就唱起聖誕歌,就是那首著名的《金鉤貝兒》(Jingle Bells),然後就是分禮品的時刻,孩子們最高興,還以為這些東西真是聖誕爺爺駕著馴鹿拉的車,從遙遠的北極或天堂運來,分送給每家每戶的。你那一年也得到一件禮品,拆開包裝一看,竟然是一架照相機,當然是比較老式的那種,但對一個剛從中國來的窮學生還真有點喜出望外呢。
除了每家每戶的熱鬧,還有公共場所的張燈結彩,那時節城裏鎮上的行道樹一棵棵都變成了火樹銀花,大城市裏往往有徹夜的狂歡。紐約的聖誕最令人忘不了的是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的大聖誕樹和時代廣場(Time Square)的跨年時刻。洛克菲勒中心的聖誕樹至少有十幾米高,可能是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高最大的聖誕樹,那繽紛輝煌睥睨一世的高貴而歡樂的形象,會使每個見過的人一輩子都會記得它。比起這棵舉世無雙的聖誕樹更令人難忘的是時代廣場的跨年禮。數萬名盛裝的男男女女,主要是青少年,從紐約的,也許是世界的各個角落,彙集到這個舉世聞名的廣場,為的就是守候從舊年跨入新年的這一刻。所有的燈都亮了,街燈路燈,店鋪的燈,五顏六色的霓虹燈,不停變換的廣告燈,全都亮了,把時代廣場以及周圍的街道照耀得如同白晝,不,比白晝更美麗。倒計時開始了,嘈嘈雜雜的歡聲笑語,立刻變成一片整齊的數數聲,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鍾聲響起來,全場鼎沸,所有的人都跟周圍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同族是異族,是健美是殘疾,互相擁抱,互相親吻。那一刻的幸福友好善良和平,會化成一世的溫暖和力量,讓你覺得在這個充滿了戰爭殘殺陰謀不公的世界上,還有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你至今記得在你到紐約第一年的平安夜那個美國家庭的十六歲的美麗的金發碧眼的少女所給予你這個異鄉人的真誠溫暖的擁抱與親吻,以及新年到來的時刻在紐約時代廣場上你旁邊另外一個美麗的金發碧眼的少女所給予你這個陌生人同樣真誠溫暖的擁抱與親吻。